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纸上中国

迪斯尼版《神笔马良》:中国壳 美国核?

洪画千:马良不能太洋化

本报记者 蔡梦吟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7月08日   10 版)

    洪汛涛和马良木偶。

    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神笔马良》要被搬上大银幕了。从7月25日起,由迪士尼中国创意技术支持、中影股份发行的3D动画电影《神笔马良》将在全国上映。

    此前,也曾传出《神笔马良》将被拍成电影的消息。2009年,香港导演马楚成宣布要筹拍真人电影版《神笔马良》,并计划把主人公马良由小孩改为青年,加上恋爱和搞笑的戏份。他还称:“我也姓马,也是神笔马良的后代,虽然迁徙到中国香港,但拍了这个戏就可以认祖归宗了。”殊不知,马良并非古代神话中的形象。《神笔马良》是已故童话家洪汛涛于1955年发表于《新观察》杂志的原创童话故事,屈指算来,“马良”即将步入“花甲”。

    洪汛涛之子洪画千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时他一听说马良要变身“搞笑恋爱青年”就急了:“他从未征求我们的同意,马良是孩子们的榜样,怎么能被恶搞呢!”在洪画千的公开反对下,马楚成版《神笔马良》最终搁浅。对于将在本月月底上映的3D动画电影《神笔马良》,洪画千则抱以期待:“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团队从2010年就开始和我接触、讨论,电影经过了4年的打磨。”

    据了解,洪汛涛在世时,曾对好莱坞打造的动画片《花木兰》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借了中国传统故事的“壳”,表现的却是西方的文化思维与价值观。有《花木兰》前车之鉴在先,洪画千对动画电影《神笔马良》的片方反复强调:“第一,要忠于原著;第二,马良不能太‘洋化’,马良身上善良、勇敢、惩恶扬善、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一定要得到体现。”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导师常江认为,由好莱坞打造的中国元素动画片,“中国壳、美国核”在所难免。常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首先,好莱坞一直在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着‘世界性’元素,不仅有中国题材,还有《阿拉丁》、《狮子王》等各种地域的童话故事。但其所呈现的‘异域风情’,实质上有意无意地植入了价值观的改变,或者说,好莱坞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存在肤浅、误读的现象。”

    常江举了几个例子:“在动画片《花木兰》中,花木兰出征前去宗祠祭祖,结果祖宗们的灵魂就跳出来,七嘴八舌地和木兰说话。好莱坞知道中国人有祭祖的传统,但他们不理解祭祖的情感与氛围。”

    “又比如,在《功夫熊猫1》里,熊猫被打得鼻青脸肿,螳螂给熊猫针灸治疗。结果每扎一下,熊猫就会瞬间面目扭曲,表情夸张。这是针灸,又不是条件反射实验!好莱坞知道中国有针灸,但并不懂这到底是什么。”常江说。

    但常江也认为,对中国文化的概念置换无可厚非,“如果换了我们,估计也一样。换言之,我们如果有能力,也可以创作异域题材动画片,用我们的文化理解去讲故事。”

    对于此番将要上映的《神笔马良》,常江表示会持续关注。“其实,好莱坞对于中国文化的包装和营销做得比较成熟,中国文化元素在其中虽然不可避免地有所变形,但也毕竟是中国元素,得到全世界观众的欢迎与认可,是一件好事。”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对动画电影《神笔马良》表示看好。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迪士尼挖掘《神笔马良》的故事,我觉得他们有慧眼。中国儿童文学有非常优秀的作品,我们要有文学自信、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王泉根教授说,今天的文坛难觅像《神笔马良》这样的传世之作,原因在于年轻一代的儿童文学作家不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根基进行创作。“洪汛涛一生的童话创作也都没有离开过民族化的追求。他用艺术实践向世人表明,儿童文学的民族化是切实可行的。而当下许多年轻作者,只知《哈利·波特》,对本民族的文化宝库却视而不见。”

    在洪画千看来,目前儿童文学创作鲜见精品,原因或许要归结为“浮躁”二字。他说:“现在都是快餐文化,粗糙的作品必然没有生命力。没有丰富的人生积累,没有对民族深厚的爱,是写不出《神笔马良》这样的作品的。”

    洪画千认为,《神笔马良》凝聚了父亲毕生的心血,应怀着珍重之心去传播、发扬。他印象中的父亲是个爱童话如命的人。“我记得小时候,我父亲闷在书房里写童话,一写就是十几个小时,完全是废寝忘食。每次吃饭,我都要去敲门叫他好几次。”洪画千说,“父亲一生留下了500万字的作品,《神笔马良》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在创作《神笔马良》之初,洪汛涛本想给主人公取名“冯良”——“冯”是洪画千母亲冯佩霞的姓,“良”则取“善良、优秀”之意。但后来觉得“冯良”这个名字不够响亮,在冯佩霞的建议下,主人公改称“马良”。回忆起往事,洪画千觉得,从马良的“良”字上,他总能感到父亲的影子:“父亲和马良很像。”

    王泉根教授不无担忧地说:“眼下一些童话、动画片,比如《熊出没》,有很多暴力、庸俗的元素。作为儿童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一定要有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文化担当、道德底线,就像我们不能把有毒的奶粉给孩子喝一样,我们也不能把有毒的精神产品提供给孩子。否则,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从小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终其一生,洪汛涛都在为启迪儿童心灵而耕耘着,尽管这项工作毫不瞩目——在他逝世13年后的今天,提起他的名字,大多数人仍不知道这就是“神笔马良”之父。

迪斯尼版《神笔马良》:中国壳 美国核?
万方:如果《雷雨》的故事发生在当下
《一代宗师》编剧徐皓峰:武侠片 士精神
“个人图书馆”带动73个农家书屋
人生拐角处的创痛
《大地上的事情》诠释自然文学写作
《野人山淘金记》拷问人性善恶
《赤驴》讲述人驴不分的“文革”轶事
《小说选刊》创作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