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来自“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的报告

姜堰家庭农场怎样告别“靠天吃饭”

本报记者 骆沙 实习生 杨之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7月11日   06 版)

    最近,来自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曙光家庭农场的农户卞雨梅,切身体会到了规模化经营的好处。

    “我从去年开始承包家庭农场。现在整个农场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原来几个人一周干不完的活儿,现在一个人一两天就能搞定。每到播种或者收割季节,合作社就会统一调派播种机、收割机、种子烘干机等各类机械设备,工作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她告诉本报记者。

    这正是姜堰区发展示范性家庭农场的一个缩影。2013年,该区被确定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目前,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其下属各镇、村已初步走出一条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示范性家庭农场为载体,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规模经营之路。

    改变“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

    姜堰区兴泰镇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在全区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之时,兴泰镇率先建成了农业综合性服务平台——“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20145亩,占比72%。

    据了解,为顺应农业转型升级需要,兴泰镇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基本原则,构建了一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公共服务一定要紧贴现代农业主战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委员会主任王玉才表示。

    在整体思路上,兴泰镇按照“东工、中贸、西农”的产业布局,将“镇为农”服务综合体选址在西部农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30亩,计划总投资近600万元。目前,综合体一、二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主要建设1000平方米育秧中心。

    在王玉才看来,“镇为农”服务综合体的最大意义在于“有效优化了农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改变传统服务‘单打独斗’方式,相当于在基层直接为农民建一个‘办事大厅’,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    “对农民解决不了、市场和社会提供不了的公共服务,由当地政府主导,通过将镇农技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农经站部分职能整合至综合体,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站式服务。”他解释道。

    同时,兴泰镇还对经营性服务实行外包,鼓励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等社会组织参与经营,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

    “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地方财力给养的服务组织往往既缺乏长效支撑又缺乏服务动力。”王玉才介绍,“兴泰镇坚持不增加规模经营者负担,依靠优质服务得酬金,实行自负盈亏,维护正常运转,尊重了市场规律。”

    事实上,在整个姜堰区,规模经营已逐渐渗透至各地,其带来的好处也体现在诸多细节。农户卞雨梅告诉本报记者,“买种子、化肥这些琐事都不需要亲自跑了,相关的机构会专门组织公司送货上门、收购粮食,而且往往采购价格比外面还高出1角左右。原来我们经营需要雇佣很多工人,成本巨大,现在实现了统一的机械化管理,这笔费用也省下了不少。”

    据她粗略估算,目前,一亩地收入能提高三四百元。“我承包了300亩地,即使除去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一年的收入也能达到40万块。”她说。

    另一方面,由于工人的雇佣数量减少,农户也能够支付更高的工资。

    规模化经营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仅以兴泰镇为例,2014年上半年,农资超市、农机具存放租金收入累计达2.86万元;小麦亩均产量达430公斤,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20公斤。2013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2300元。

    姜堰区的创新也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今年4月,在农业部举办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绩效评价中,姜堰区改革试点工作在21个示范区试点中名列第一。

    告别“谷贱伤农”

    在王玉才看来,与现在的集约化管理不同,过去每家每户“自顾自”的经营模式使得不同家庭的收入差距很大,难以实现共同致富。

    不过,这样的局面已在全区推动新型经营体系后得到了迅速改善。

    “家庭农场的最大创新在于把独立的土地统一组织、管理,以农场的方式经营。我们成立合作社让土地流转,再将土地转包给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各个环节都由相关机构集中寻找企业。农户不需为琐事操心,也不会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此外,我们还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确保其缴纳相关保险。总体思路就是降低个体风险、提高利润、共同致富。”他说。

    据他介绍,目前姜堰区家庭农场的推进情况总体态势良好。全区已注册家庭农场103个,新增规模经营面积12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62.1%。

    “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农户对新方式存在疑虑,这时我们就要反思是否工作做得不到位,才会使农户持观望态度。”他说,“下一步还要在农田灌溉上下大力气,彻底改善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播种和收获时,机械设备供应仍然趋紧,这也是亟须改善的方面。”

    据他介绍,为了确保家庭农场的实施质量,姜堰区在前期审核上做足了功课。首先承包者必须是本地人,而且必须是农民身份。“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一些商人、企业老板借机转型,来农村占地、圈钱。这类申请一律不予批复。”他说。

    “为有序引导流转价格,还建立了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镇产权交易服务站和村产权交易服务点,每年发布一次土地流转指导价。同时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哄抬土地流转价。”他说。

    他表示,对农民群体而言,欠缺先进的农业知识、缺乏市场化理念是普遍存在的软肋。“正因如此,通过家庭农场将其组织起来,统一解决难题才显得格外重要。这样的经营方式,让农民不再面临谷贱伤农、靠天吃饭的困境,得到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对于未来,他规划明确:“目前已有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推行家庭农场,新增适度规模经营整体推进村75个、土地股份合作社30个,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再增加12万亩,以发展更多的家庭农场。”

    据了解,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国农业农村发展描绘的新一轮改革“路线图”中,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自2013年以来,姜堰区始终精心谋划试点方案,着力在创新经营主体、优化服务平台等方面先行先试。截至目前,在家庭农场的带动下,全区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56%的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

    “农户轻松了,收入提高了,这就是最直接的感受。”鸭凤家庭农场经营者卫泽明表示,“现在卖粮食比以前方便多了,我们拿到订单再将粮食送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用像以前和对方讨价还价。我打算长期经营家庭农场。过几年还想多承包几亩地,把规模做得更大。”

    大杨村的“共同致富经”

    “我们的目标是让全区农户整体受益,而不是个别家庭远高于平均水平。桥头镇大杨村就是个典型例子。

    桥头镇党委书记俞杨祖告诉本报记者,以当地为例,原来农户经营的大多是几十亩的小农场。“面积小,土地机械化程度又不高,很难致富。现在的家庭农场一般在200亩到300亩之间,机械化程度比较高了,播种收割、收购都是集中进行,收益大增。农民不用为购买优良种子和卖粮食犯愁了,从源头上都由合作社来组织,收购价格也比较高。”他说。

    据他介绍,目前桥头镇90%的农田都转化为家庭农场。“当初推广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要让农民心甘情愿地把土地交给合作社并不容易。多年来,农户已经习惯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他们接受新的方式难度很大。还有就是过去的农场大多是由企业老板参与,而这次,我们必须确保经营者的身份是农民。对身份的筛选也是工作中的一大难点。”

    在俞杨祖看来,大杨村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一“精”一“度”。

    首先,该村在经营主体定位上求“精”。按照该村规定,经营者必须是当地人,有多年种养经验,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和较好群众口碑。经营业主准入资格需首先经过本村老党员、老干部认可,经村民代表会议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招投标程序。

    其次,是在经营规模控制上求“度”。“‘度’是家庭农场生命力所在。规模过小,农场主年收入达不到外出务工家庭水平,就会影响积极性;规模过大,则容易引发攀比,不利于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稳定。同时,规模过大,需要雇佣大量工人,将导致成本增加,进而丧失家庭经营优势,容易造成管理粗放,降低亩均产出。”俞杨祖介绍说。

    “目前,家庭农场规模一般控制在50亩~300亩左右。现有的17家种植类家庭农场中,种植规模200亩~300亩的两家,100亩~200亩的两家,50亩~-100亩的13家。”他说。

    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农场健康、快速发展,大杨村亦不断完善和规范农场运营体系,通过建立六类专业服务平台,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切实降低经营风险,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保障农民收益。

    多项举措为当地带来了显著效果。土地集中流转后有利于开展集中治理、完善配套设施,全村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80%以上。

    与此同时,农民将耕地流转给合作社之后,可获得相对稳定的租金收入,同时又可将剩余劳动力转移至二三产业。年纪稍长的还可返聘至合作社务农,从而增加工资性收入。2013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700元,村净增收入达86万元。

    “农民既省心还增加了收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产业。一个200亩到300亩地的农场主,一年纯收入在30万元左右,更有一些好的农场主,一年纯收入在40万元左右。”俞杨祖说,“下一步主要为农场主提高科技上的服务,比如引进一些新的品种、增加机械设备的数量等。还计划将农场主培养成职业化的人才,成为群众干部、文明农村的带头人。这些人既是农村未来发展重要的力量,也将成为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骆沙 实习生 杨之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7月11日 06 版

“到老家,访乡邻”的反腐报道为何令人困惑
壶口瀑布旁的理想书房
姜堰家庭农场怎样告别“靠天吃饭”
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