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壶口瀑布旁的理想书房

本报记者 辛明 实习生 王婷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7月11日   06 版)

    理想书房吸引了孩子们前来读书。张俊敏摄

    理想书房里读书的人们。本报记者 辛明摄

    理想书房外景。本报记者 辛明摄

    张俊敏没有想到,县城如此“饥渴地”需要一家书店。

    早上8点,书店尚未开门,一帮孩子就在门外等着入场;整个白天,书店里人来人往;晚上9点,书店要打烊,他得一拨拨地往外轰。第二天,情况照旧。书店刚刚开业不到一周,他又喜又累。

    这家书店位于山西吉县一条繁华街道上,名字是“理想书房、张俊敏图书馆”,书店面积有120平方米,7月2日试营业。那天早上大门一开,先走进来的是孩子,乖乖地坐下看书,不一会儿椅子就坐满了,然后有人坐地上,孩子们不闹不喧哗,说话都是小声嘀咕。孩子又带来了大人,第一天的客流量轻松过千。随后的日子,人数持续上涨。小张说,吉县这个10万人的小县城,突然冒出这么个书房,他和顾客都得有个熟悉的过程,原本试营业后第三天,他想搞个简短的开业仪式,看看一早就排队的读者,小张一切从简,把仪式给省了。开业当天,他把微博名字也改成了“理想者张俊敏”。

    这是张俊敏的第二次创业,他第一次创业的故事,曾触动过总理。

    他的故事曾经刊登在去年5月31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名为《没有书香点缀的城楼》:张俊敏在北京大学做过4年旁听生,他想到家乡很多人没有亲近文化的机会,于是立志做一个文化转播者,回到家乡临汾开办了一家书店,取名“鼓楼书店”,创业3年让他备受折磨,去年,因不堪忍受基层各部门工作人员各种检查和“刁难”而关张。这篇报道曾引起李克强总理的注意,总理两次在会议上讲他的故事,力推简政放权。此后,本报连续关注他的动态,刊发了《关不住的创业梦》、《张俊敏:从头再来》、《“张俊敏之问”你听懂了吗?》、《张俊敏:离创业梦又近了一步》等系列报道。后来,张俊敏重燃创业梦想,他二次创业的地点不是城市而是吉县。从创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招险棋,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口偏少,最知名的是壶口瀑布,在这样的地方开书店,他内心也纠结了很久,上网查阅资料,没有成功案例。但是,对责任的考虑超过了对利润的追求,他决定在做文化使者的过程中,探索一下三四线城市文化创业的模式。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书店5月20日开始装修,7月5日正式营业,书店依然“固执地”卖着社科文史哲书籍。书店里,安静且简洁,专门配上了看书用的长条桌、沙发和椅子,一个小小的单独阅读间,挂着一幅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再见小张,他依然爱谈理想,这也成就了他的书店名字之一“理想书房”。小张说,“理想”二字来自法国《读书》杂志主编皮埃尔·蓬塞纳所著的《理想藏书》,这本书推荐了世界上最值得阅读的2401种理想藏书,成为爱书人的权威性读书指南。“理想,就是回归常识的愿景。”张俊敏说,“我的书店还起了个名字叫‘图书馆’,是基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文化环境,用好书作为引导,用文化来点燃书店之灯。图书馆是亲近文化的最好场所,从小孩到父母都能自由免费看书,不设任何障碍。预计9月开放1200册经典图书供大家借阅。书由我来精心挑选,保障每本书的品质。”

    为了保证书店的品质,书店的每一本书都是张俊敏亲手挑选的,“我不希望自己的书店充斥盗版、教辅、心灵鸡汤、低俗文学等烂书”。

    他的用心得到了回报。

    开业一周,“理想书房”就成为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天早上书店开门前都有很多小孩在等待,晚上打烊仍有很多小孩恋恋不舍”。

    小张说,孩子们的热情也带动了大人们读书的热情。家长们不仅愿意让孩子自由选书看,自己也陪着孩子们一起看书。环境的改变也带来了人们行为举止的变化,外面大声说话的人到了图书馆也能安静下来,跑来跑去的孩子们,也能或坐或站或靠在书店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天。

    这种“如饥似渴”、“如火如荼”的读书劲儿让小张感到震撼,也让他产生了很多思考和感慨。

    他说,孩子们读书的热情让他看到了“希望”。“谁说小地方不需要书店?”张俊敏说,“简直太需要了,需要好书店,需要用心经营的好书店。”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梦则中国梦。我看到了城镇、乡村文化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环境改善后,压抑已久的读书热情的喷发。我看到了文化的光芒万丈,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亲者近远者来。我看到了家长对文化的重视,不再囿于教材教辅,能把孩子放心地放在图书馆,让孩子自由选书看,甚至自己也能陪着孩子酣畅读书。我看到了自己,能发一分热,就发一分热,能发一分光,就发一分光。无数的光在聚合,无数的热燃烧了整个文化沙漠。”小张有些激动地说。

    这次开书店的过程,让他感觉有了很大改变,“以前办证得俩领导签字,跑来跑去”,同时还会遭遇工作人员彼此之间踢皮球,而这次办证“下放到县里,一个人签字盖章就行了”,跑了3次就“把文化许可证办下来了”,“此外市级文化部门的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我考虑书店的经营,比如建议复合经营,增加饮品文具,保障书店的可持续运营。”就连县文化局局长也在书店开业后的第二天进店看看情况,“说路过书店,进来看看,提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一年多的变化,让张俊敏感觉欣慰,“我看到了地方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这次落到了实处。”目前还有一个事情没有定论,房租比年初谈的价钱涨了很多,现在还在商讨。

    在微博上,天南海北的很多书友也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他也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帮助,“我在微博上说需运营饮品来补贴图书,打算去广州考察市场,就有个网友联系我,说他在广州上班,去了找他,尽可能帮助。”此外,还有很多网友想向张俊敏捐书。这些举动都让张俊敏“感动无比”。

    对于未来,张俊敏还是乐观派,“我想进一步利用这个文化平台,增加好书品种,拓宽孩子们的视野,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希望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张俊敏说,“在未来3年内,我还计划新增两家专业性公益图书馆,以满足乡村孩子强烈的读书需求。”

    张俊敏还对自己的第一个书店——鼓楼书店念念不忘。“如果有可能,我还计划再回到临汾市,把鼓楼书店重新开起来。有很多老读者想着我,我也想着他们,那里,依然需要一个好书店。”

    “这一周的尝试让我知道,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太需要好书店了,如果我能找到一条路,一个新的模式,我愿意多开几家。”张俊敏说。

“到老家,访乡邻”的反腐报道为何令人困惑
壶口瀑布旁的理想书房
姜堰家庭农场怎样告别“靠天吃饭”
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