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校园内,绿荫树下人头攒动,师生忙而有序。这是去年的迎新生工作场面。校园里随处可见迎新志愿者的身影,有的在校门口指引方向、疏通车流人流;有的帮新生拿行李,送到宿舍;有的为新生及家长送水……一切都井然有序。但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校园里那些笑意盈盈、忙而不乱的迎新志愿者,大多是提前来学校报到的新生。
当多数新生还在面对大学这个新环境不知所措时,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3800多名新生早在入学前就已经接受了“入学教育前移工程”的洗礼。而这只是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新生“融入”系列教育的一个前奏。
大学是青年学子人生的新起点,面对新的环境,大学新生往往容易产生困惑和矛盾。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校园,体验美好、体验崇高、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从数量到难度日益加大。作为本科三批院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群体特点和个性特征,如何准确问诊把脉,激发他们的自信和追求,使他们从心理上和行为上真正融入到 “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命题。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针对新生特点,不断完善新生“融入”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引导中融入要求,在活动中蕴含教育,在管理中体现导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新生入学教育前移——让准大学生提前进入角色
2009年始,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启动了“入学教育前移工程”,在寄发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特别给每个学生布置了三项作业:撰写一篇感恩父母与老师的文章;进行一项独立生活的训练;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设定一个目标。与此同时,每个新生家长也收到了来自学院的三项请求:帮助孩子了解社会与他人,懂得感恩;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学会独立;帮助孩子确立新的目标。“完成这三项作业不容易!”一些同学在谈到自己最初的感受时说,“高考结束后觉得自己该放松了。这些作业对自己触动很大,有压力,但更有激发自己面向未来的思考。”
入学教育前移工程的实施,对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型大有裨益。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新生面貌大为改观,报到时“家长忙的团团转、新生闲的悠悠看”的现象少了,家人相送的规模逐渐减少。据学院新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独立来校报到的学生达到30%,而学校“如何独立生活”的考题则是影响他们做出这一决定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新生入学之初就对未来学习、生活有了雏形规划,并对学院有了归属感和参与学院活动的热情。本文开头描写的情形,就是自愿提前报到的新生,经过学院几天的培训,热情投入到迎新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的一段佳话。
理工学院前移新生入学教育的做法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日生活制度化——促进行为养成教育
刚到理工学院的学生常有人抱怨说:“以为到大学就轻松自由了,可现在感觉比高中还累!”这种感觉源于学院几年来坚持实施的一日生活制度化的举措:所有大一新生必须参加早读、晚自习,学习期间宿舍楼一律封闭,学院大门凭假条才能出入。新生的每日作息、课外活动、文明礼仪、就餐、就寝等也都做了严格规范。
为什么要对大学生做这样严格的规定呢?事实上,这是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大一新生进行调研和深入思考后做出的决定。众所周知,本科三批学生高考分数与本一、本二学生有着几十乃至上百分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输在了考场上?这些因素会不会在大学期间依然存在?学院对大一新生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生活中缺乏自控能力,55%的学生自认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只有客观地面对现实,我们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现实中崛起,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成功!”学院党委书记张立忠如是说。为了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院着实下了大功夫。召开座谈会,耐心给学生讲解利弊得失;设计专门表格,学生人均一日一张,每天早上填写当日计划,晚上做出总结;辅导员每天早晨到宿舍检查是否有学生赖床,周日晚讲评时间还要启发同学互相交流体会等等。
“刚开始我们都反对,认为学院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曾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国贸专业学生索鹏飞回忆那段时光时说,“后来觉得每天都有所收获,读英文原版书时陌生的单词越来越少,才逐渐理解了学院的规定,并形成了一种好习惯。”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李明的妈妈在写给学院的信中说:“从学校回来后,孩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理解,生活上也学会了自立,作为母亲真不知该如何感激学校。”
鼓励参加社会实践——让知识内化为素质和能力
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朝英常说:“人才培养的根本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十余年来,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始终重视将实践融入到学生教育中,让同学们在基层实践中触摸生活温度、感受社会发展。一些学部坚持每学期带领大一学生到农村小学或市福利院进行爱心传递活动,为孩子们带去文具、课本、体育用品等。在学院的精心设计、组织下,大一学生在课余和寒暑假成立了各种主题实践团队,分赴各地调研。2013年,河北省主题实践活动官方网站共刊登实践调研日志65篇,其中33篇为科大理工学院学生发布,位列全省高校之首。在该网站开展的网络评选中,理工学院“幸福小团队”以第一名的成绩当选为优秀团队和优秀队员。2013年7月,相关教育媒体全面报道了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看到这里,你会以为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每天停留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单调的主旋律中吗?如果你走进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彩色周末文化广场,你会惊叹:大学,原来可以如此多彩!
学院每年9月举办“迎新生交响音乐会”,定期开展“走近经典”读书节、“相约梨园”戏曲展演,还把“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独具河北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引进校园里。这就是理工学院坚持多年、颇具特色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想参加更时尚、更青春的活动?没有问题!校园歌手大赛、阳光体育运动、“彩色周末”广场、“地球一小时”低碳宣传活动、“启益人生”大讲堂等等,这些主题各异、风格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理工学院的文化名片,吸引并滋养着一届又一届的理工学子。
社团生活也是理工学院一大特色。绿心社、轮滑社、纵横棋社、文学社等保持常态化的社团就有50余个,成为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绿心社作为学院最大的环保社团,常年坚持公益活动,连续两年获得了香港环境保护协会授予的全国高校环保公益项目管理证书。街舞社、轮滑社、纵横棋社等社团更是在省、市各类大赛中获奖无数。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经过四年的培养和塑造,使学生都能走向成功”。正是在这样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中,理工学子一点一点地改变着,滋养内心、走向成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培育他们的母校和可敬可爱的老师:
入学不到一年,有200多人提交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请;有徒步90公里、成为30年来走到西柏坡的第一支大学生队伍;组建 “诚信驿站”,在校园内倡导诚信之风,并成功入围 “善行河北·寻找校园中的追梦人”活动; 参加“美丽课堂”支教活动,义务支教上百小时……这些都是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大一学生展示给母校和社会的一份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