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体育课像“大杂烩”,高校高水平运动培养“软硬皆失”——

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落到实处存在难点

本报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04日   04 版)

    教育部近日提出将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让校园足球在真正普及的基础上令广大学生身心受益,进而发挥培养足球人才的作用。

    这一消息引人关注,外界既对校园足球从体育部门转由教育部门主导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也提出了诸如学校体育活动一向不受重视、学校积极性差、体育特长生升学过程中存在不公平因素等一些质疑。教育部门同样注意到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从教育部学生体协了解到,学生体协与上海大学合作建立的“中国学校体育运动科学研究中心”,近一年来对中国学校体育运动中存在的和急需解决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包括高校运动项目布局规律与体育特长生政策改革、以学生体育兴趣培养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学校体育特长生培养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根据“中国学校体育运动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学校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目前存在的和急需解决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主要有:

    当前体育特长生能参加的重大比赛只有两年一届的大运会和一年一届的单项比赛,如此少的比赛机会,很难深挖一个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以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布局及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一个地区只有两所学校设置了游泳项目,而组织一项比赛至少要有5所学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府审批权力下放,但是教育部放权后,地方需要怎么用,如何用好?高校需要发展什么项目,如何发展好?也都是问题。

    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教练,而目前高校高水平教练员的培养、准入、转会、等级、考核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仍处于管理松散的状态。

    中国各级学校的体育课像是“大杂烩”,很难培养学生对特定体育项目的兴趣。如何把“公共体育课”转变为帮助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培养课,需要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培养方式上也需要改革。现在,很多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与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相隔离,甚至走入两者相互对立的误区。但实际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学校各项体育项目活动的开展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本报北京8月3日电

本报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8月04日 04 版

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火又有爆燃之势
美欧不满格鲁吉亚当局起诉前总统
安倍有意重用右翼女政治家
中国男篮队员靠竞争赢得机会
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落到实处存在难点
因扎吉空有野心难耐现实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