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生死不离

面对灾难总有一批勇者

本报记者 王鑫昕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05日   08 版)

    8月4日,云南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43岁的夏彩凤(左三)在弟弟夏大猛的遗体旁哭泣。龙头山中学的老教学楼和龙头山派出所办公楼在地震中倒塌,派出所所长夏大猛等3名民警和1名辅警不幸遇难。本报记者 赵迪摄

    8月4日晚,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巧家县包谷垴乡附近,一名救援人员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本报记者 王鑫盺摄

    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本报记者 赵迪摄

    武警官兵在龙头山镇龙泉村挖出一具遇难者的遗体。吴章军摄

    龙头山镇,李善才(中)抱着2岁半孩子的遗体往外撤离。本报记者  赵 迪摄

    龙头山镇,村民背着家里仅存的家当往外撤离。本报记者 赵 迪摄

    龙头山镇,村民普美丽行走在自家损毁的房屋废墟上。本报记者 白 皓摄

    龙头山镇,来自云南省军区的民兵正在抢运重伤员。本报记者  赵迪摄

    龙头山镇营盘村,村民们自己搭起防震棚。本报记者 白皓摄

    包谷垴乡,一个紧邻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的地方,隶属云南省巧家县。有消息说,包谷垴乡和震中龙头山镇的地震烈度同为八度。

    由于同事已经抵达震中鲁甸县采访,我决定转向另一个受灾地巧家县,并按照地图的指示选择包谷垴乡作为目的地。包谷垴乡是巧家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

    不过,从鲁甸县到包谷垴乡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我搭乘的陆军第十四集团军的一台军车只好绕道100多公里从会泽县前往灾区。

    路况一直不错,直到过了巧家县老店镇,我们意识到灾情渐渐严重起来。道路两边的塌方渐渐增多,有的公路护栏被砸断了,有的路基被冲垮了。马路左边好几米深的悬崖,令人胆战心惊。不过,由于救援人员对道路做了基本的清理,塌方路段我们都顺利通过了。每通过一处几乎被冲毁的路段,我就松一口气。

    看着导航地图上包谷垴乡越来越近,我的心情渐渐放松。因为担心到了目的地后没有采访时间,我一路上很着急。

    晚上8时左右,我们的车开到了一个塌方体跟前,我原以为我们乘坐的猛士战车可以像征服之前遇到的塌方体一样,轻松地翻越过去。但开车的战士犹豫着摇了摇头,然后下车,爬上塌方体查看路况。

    等他下来的时候,他坚定地摇了摇头,表示不可能开得过去。

    我几乎要绝望了。那时我们已经绕道长途奔袭了5个多小时,眼看着只有几里地就能到达目的地,却被一个塌方体挡住了去路。更要命的是恐惧随之而来。此时天黑了,路边的悬崖峭壁和前方的塌方体只剩下黑色的轮廓。我感觉松动的石块随时可能朝我们滚落下来。

    我参加过汶川和芦山地震的采访,随着灾难报道经历的积累,遇到这种情形时心里愈发脆弱,因为明白了自然灾害会导致什么后果。

    “赶快上车,不可久留。”同行的战士提醒我。他在倒车的时候,我感觉时间像停滞了一般,生怕此时来一场余震……心里害怕极了。

    不过还是有勇敢的人。首先是当地的老乡,他们有的就住在悬崖边上,家的不远处就是滑坡体。就在我们返回重新找路的时候,我们看到几个老乡坐在大桥边上聊天。原来,他们正在等车进来运走遇难亲戚的遗体。桥对面,亲人的遗体被一堆衣物和树枝遮盖着。

    另一类勇敢者是抢修道路的工人、军人,他们长时间战斗在危岩旁边,甚至在那里吃泡面充饥。

    我默默地在心底向他们表达了敬意。面对大自然的灾难,总需要有一批勇者能够站出来带领大家战胜困难。

    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我们换了另外一条路,终于在晚上10时多抵达包谷垴乡。相比一路上的冷清和荒凉,包谷垴乡因为各种救援力量的到来而显得很热闹。在山顶的学校里,忙碌了一天的战士正在炊事车前排队,等候开饭。

    夜色沉沉地压下。包谷垴乡至少已有50人因地震遇难,受伤106人。

    (本报云南巧家8月4日电)

面对灾难总有一批勇者
一名救援人员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
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
夏彩凤在弟弟夏大猛的遗体旁哭泣
武警官兵在龙头山镇龙泉村挖出一具遇难者的遗体
李善才抱着2岁半孩子的遗体往外撤离
村民背着家里仅存的家当往外撤离
村民普美丽行走在自家损毁的房屋废墟上
来自云南省军区的民兵正在抢运重伤员
村民们自己搭起防震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