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为孩子上名校下跪太不值

汤勇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06日   02 版)

    很多家长都非常在乎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名校,往往为此煞费苦心,既舍得破费,又能够承受折腾,甚至还丢得下尊严,即便干一些让自己人格受损的事,也在所不惜。就在前几天,四川某地家长为孩子读名校竟然不惜放弃人格尊严,长跪在教育局长办公室门口,这种举动确实不值,更令人匪夷所思。

    一些家长认为,只要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让孩子一路都上名校,孩子就一定前程似锦,前途无量,否则便人生惨淡,没有前途。果真是这样吗?

    很多大有作为者,并没上过名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他只念了小学五年级。童话大王郑渊洁最高学历是小学四年级,而且是被开除的。当时老师要求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为题写作文,他却写成《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这还了得!接下来便是老师的羞辱和除名。他对儿子郑亚旗的教导早已为大众熟知:因为不适应应试教育,儿子小学毕业后郑渊洁就把他领回家里,自编教材,“自我”教育,让儿子同样成才、成功。恢复高考制度三十多年,全国的文理科状元那么多,大都出自名校,但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成为某行业、某领域的领军人才?

    孩子个性有差异,兴趣有不同,天赋有高低,成绩有好坏,这是一种必然,注定他们将来会从事不同的职业,都应该拥有一个不同的而最终指向幸福的人生。

    然而,家长总喜欢用一把尺子去丈量,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总期待孩子人人会读书,个个像神童,总是过分高估了教育的力量,总是用一厢情愿去与孩子的成长规律较量,总是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和愿望一股脑儿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希望孩子能通过上名校,考一个好大学,将来能够大展鸿图,功成名就,显赫门庭。其结果,完全有可能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成为对教育的怨,对孩子的恨,也成为自己的苦恼。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我们太看重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什么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他们实际上可能会成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之处,都有适合他的道路,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在于他的天性,只要你不去压制他的天性,按照他的天性去培养,让其按照自己的规律去成长,就是最好的。莫言虽没有上过名校,不过他很感谢他的母亲和小学老师,因为他从小喜欢读书,母亲和小学老师顺从了他的天性,支持和鼓励他读书,他的这种天性在小学时代没有受到压制。同样,郑渊洁没有盲目追求让儿子上名校,而且自办“私塾”,顺应儿子天性,把儿子教育成人。

    周国平先生在《周国平自选集》中说:“现在我自己有了孩子,我不会太看重她能否进入名校,我要努力做到的是,不管她上怎样的学校,务必让她有一个幸福自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保护她的天性不被今日的教育体制损害。”

    其实,不少名校也只是个传说。据我所知,一些名校把学校办成了应试工厂,把学生当成了应试机器,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赢得“名校”桂冠;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到处买学生,挖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这些名校内部的教育生态很不健康。

    对名校,不必太在意,也不必太勉强,呵护好孩子喜欢玩的天性,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现他们成长的可能,循着他们的个性放飞其理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冲抵郭美美留下的道德负资产
为孩子上名校下跪太不值
别被“车改省千万车补四千万”吓着了
通报衡水中学“违规收费”暗示什么
权力独断者根本不理会“他人的批评”
别忘了借钱总有要还的一天
我如何“白手起家”考上耶鲁大学
试药
关注“中青评论·海运仓内参”给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