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塞西就任埃及总统满两个月的日子,历经3年动荡的埃及人民寄厚望于这位前军方领导人。虽然塞西在今年5月的大选中以压倒性的96.91%的得票率胜出,但这次大选的投票率仅有47.45%,因此,稳住执政地位,保持社会稳定并重振埃及经济,是塞西必须要走的“两步棋”。而塞西所祭出的“大招”,大概可以用“开源”和“节流”来概括。
开源:再修一条新的“苏伊士运河”
埃及的“开源”措施,更接近其字面意义——再修一条新的“苏伊士运河”。
现有的苏伊士运河全长193公里,历经10年修建,于1869年11月通航。作为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运河开通后,地中海和红海被连接起来,自此,从欧洲至亚洲的水运不必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程被大大缩短。同时,作为全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苏伊士运河也成为埃及最重要的外汇来源,每年可为埃及带来约50亿美元的收入。
“新的苏伊士运河将与原来的运河平行,其长度将达到72公里,其中37公里是在陆地上重新开挖,另外35公里是将现有的运河拓宽、加深。”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莫哈布·马米什在电视讲话中说。据称,新的运河通航后,船只等候通过的时间可从11个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运河同时通航的船舶数量也将从平均23艘增加到97艘。此外,新运河工程预计还将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
这项新的运河工程,造价预计将达到40亿美元。8月5日,塞西在新运河项目启动仪式上表示,新运河项目将全部由埃及本国资本投资,拒绝外国资本。他号召埃及民众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为该项目投资,国外埃及侨民每股100美元,国内埃及居民每股100埃镑(约合14美元),学生每股10埃镑(约合1.4美元)。塞西说:“希望每个埃及人都能在这个项目中拥有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军方将在新运河开挖项目中起主导作用。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辞去军职出任总统的塞西所领导的政府,本来就有着非常浓厚的军方背景。但塞西表示,军方参与新运河项目并非出于政治目的,而是出于保卫国家安全的目的。他说:“我们都知道西奈半岛的敏感情况。”埃及其他国土与西奈半岛之间是由苏伊士运河连接起来的,而西奈半岛又与以色列以及加沙地带接壤。
在新运河项目启动仪式上,塞西还为新运河工程定下了非常紧迫的期限。“无论付出何种代价,这个项目必须在一年内完成,这是埃及人所期待的。”塞西说。此前,这项工程的预计耗费时间是3~5年。
节流:破例在能源补贴上“动刀”
塞西“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仅来自埃及经济百废待兴的形势。塞西和埃及新政府也希望,大型工程能对民生经济起到提振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从上个月开始实施的财政“节流”措施对民生所带来的冲击。
7月,埃及政府正式宣布大幅削减能源补贴。自7月5日零时起,该国油价大幅上调,涨幅最高达78%。埃及政府的这一举措,意在减少该国高企的财政赤字。6月底,塞西批准了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的新财年预算,该预算计划削减480亿埃镑财政赤字,从而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现有的12%降至10%以内,其中440亿埃镑赤字削减将通过取消能源补贴来实现。
塞西此举被外界认为很有魄力。因为“补贴”是历任埃及领导人都不太敢碰的一块“奶酪”。1977年,时任总统萨达特曾试图提高粮食价格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此举立即导致了全国性动乱,迫使他放弃了这一计划。有鉴于此,随后的继任者都不敢在此处“动刀”。
但是,人们注意到,这次塞西削减能源补贴的举措,除了零星的出租车司机抗议活动外,并未引起广泛的社会动荡。一方面,这是因为在塞西政府上台后,对游行示威的管制比以前更为严格;另一方面,许多埃及人也意识到,埃及能源价格目前在世界上处于最低之列,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本来已经遭受重创的埃及经济将更接近于崩溃。
“你们给了我一个使命——拯救这个国家的使命。”塞西在宣布能源价格上涨后的讲话中说,“你我之间的契约是,你们需要努力工作,和我一起承担这一切。”
期待以紧缩换取国际援助
事实上,埃及的补贴政策已经持续了几十年。长期以来,埃及政府为民众提供能源和食品(包括糖、面粉和茶)的补贴,仅这些补贴每年就“吃”掉了埃及国家预算的26%以上。巨额补贴利弊并存。从有利的方面来说,补贴政策给民众带来了不少实惠;但其弊病近年日益凸显。有人批评说,补贴制度效率低下,容易导致浪费并滋生腐败。享受实惠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大企业,而不是埃及最贫穷的底层民众。另外,巨额补贴也使得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此外,虽然目前还未实施大幅削减粮食补贴的改革措施,但埃及政府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卡”监管粮食补贴,以减少在这个领域的浪费和腐败滋生。
除了降低财政赤字的诉求,塞西砍掉能源补贴还意在打动国际贷款机构,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紧缩”换“援助”,是典型的IMF风格,IMF曾长期敦促埃及进行此项改革,但埃及前任总统穆尔西一再拖延。目前,埃及政府还在靠着去年7月开始由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科威特提供的120亿美元援助勉强支撑。塞西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和贷款迫在眉睫。
塞西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措施,使外界对于埃及的经济形式持谨慎乐观态度。但是,要全面“收拾”好外资撤退、旅游业崩溃的经济烂摊子,塞西的努力还只能说刚刚开始。埃及还有着近半民众在贫困线上下挣扎,如何在紧缩和民生之间找到平衡,不让老百姓再次涌上街头示威,是塞西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需要下大功夫面对的一个课题。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