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栩栩如生的中国牛渐渐在一面土墙上成形,围观的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快去看看,大学生来画娃娃呢!”他们纷纷赶到墙绘现场看热闹。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蔡卫东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虽然听不太懂老乡们在说什么,但是他们质朴的笑脸,让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蔡卫东说,“第一次知道‘会画画’这件事能让自己这么幸福。”
7月12日至18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美丽乡村”墙绘小分队奔赴张家口市赤城县后城镇上庄子村、张北县双面井乡和高新区老鸦庄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同学们以“中国梦”为主题,以墙绘为载体,结合各地风貌,共设计绘制墙绘500余平方米。
烈日下的墙绘,累并快乐着
赤城县后城镇上庄子村位于坝上,太阳光格外“热情”。而小分队需要绘制的墙体四周,没有丝毫阴凉。不到半天,大家裸露在外的胳膊、脖颈就被晒得通红,只能靠小桶里洗画笔的凉水来降温。檀浩来自外地,第一次上坝,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一天下来,脖子被晒得脱了皮,疼得直咧嘴。可他却笑着对同学说:“这免费的‘换肤手术’可真不错,彻底美容了一把。”
由于当地水质偏硬,许多同学都开始拉肚子。为了不耽误活动进程,他们就尽量少吃东西,少上厕所。实在饿得不行了,才啃上几口自己带的饼干。
于博爱美,平时特别喜欢拍照。没想到刚到实践地,她的脸就被一种虫子叮咬,半边脸都肿了起来,又疼又痒。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一直坚持参加活动。只是在拍照留存资料时,她一直回避着镜头。
两天时间里,队员们顶着坝上强烈的紫外线高强度工作,顺利完成了100余平方米墙绘。活动结束后,他们又花了3个多小时搭车返回市区。一路无座,加之颠簸,终于回到学校宿舍时,大家都已筋疲力尽。“别说吃饭,连饼干都没吃一口,就直接爬到床上睡着了。”刘明月笑道。
“在这个暑假,队员们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建筑与艺术学院分团委书记刘晓慧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热情、奉献、乐观,看到了新时期青年大学生身上的活力和精神。”
精神传承比技巧传承更重要
“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专业,用自己的绘画特长,为我们的第二故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一想法的驱动下,2011年,指导教师刘峻岩牵头成立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美丽乡村”墙绘小分队,团队成员都来自建筑与艺术学院。
每年,伴随着老生毕业新生入学,团队都会“送别”老队员,迎来新面孔。虽然成员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团队始终秉承“艰苦朴素,勤奋进取”的校训,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实践活动经验通过“传帮带”进行传承。
画墙绘这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每一处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成果。从选择颜料,购买材料,到根据实际墙体比例从图片库里挑选图案,都需要有经验的老队员带领新队员共同完成。但对于这支墙绘小分队来说,技巧的传承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其实是‘精神’这两个字。”刘晓慧说,“每年选拔优秀的学生,首先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认可。其次要让他们感受到,从学校到地方政府,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尊重。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需要,人生价值能够得以实现,才是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
不论是灰扑扑的水泥墙,还是凹凸不平的红砖墙,都可以变成大家的画布。一勾一挑,一抹一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墙上。成立至今,“美丽乡村”墙绘小分队已前后辗转五个区县十余个乡村,共绘制墙绘近2000平方米。
“三下乡”实现自我价值
从前,李友伟对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些概念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媒体上的报道。这次走进农村,他才有了切身体会。“青壮年基本见不到,看到的都是老人、儿童,整个村庄显得特别寂静。”李友伟说。墙绘给老人和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为沉寂的村庄带来了一丝活力,这让队员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基层,而高强度工作,艰苦的条件,也磨练了大家的意志。“我们希望‘三下乡’不仅仅是一次行动,而要转化为一种精神,烙印在大家的思想中。”刘晓慧说。
不管走到哪里,小分队所到之处,都会吸引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有个害羞的孩子躲在老人身后,在队员的邀请下抿着嘴上前涂了几笔,就笑着跑开了。过了一会儿,他又悄悄回来看。有时队员们画着画着一回头,发现孩子们已经帮忙洗好了画笔。相信留在墙面上的每一道简单的线条,每一片鲜艳的色彩,都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美丽的种子。
韩晓伟已经是第三年参加墙绘活动。她是张家口本地人,能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让她感觉非常开心。“有这样的专业特长,能够出一些成果,觉得很骄傲,很光荣。”郝朝旭说。牛宗仁也觉得,得到认可的感觉特别好。大家都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坚持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的同学,助力农村建设,寻找到自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