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由三峡大学30名大学生志愿者拍摄的反映当地贫困现状的图片展,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博物馆展出。看着市民在照片前驻足,脸上流露出震撼的表情,和这些照片中的“主人公”同吃同住了十几天的班彩阳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这些摄影作品少了些书生气,多了些以现实眼光感受社会的成熟。”三峡大学的一位老师看完展览后这样感慨。
据介绍,自今年年初以来,宜昌市决定对30个特别贫困村开展重点帮扶,并发起“春暖扶贫摄影”行动。三峡大学30名摄影专业和爱好摄影的大学生报名成为志愿者。每人负责一个村,每村采访30户。他们利用节假日,数次住村入户,完成了对30个村中最贫困的900户家庭的调查,拍摄了8万多张照片。
学生们在拍摄中发现了许多贫困生活的真实面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楠木桥村的李圆娥,是一个得了佝偻病的老婆婆,儿子多年没有回来。独居在土坯屋的老人吃药时总是背对着班彩阳。班彩阳偷偷将老人放在枕头下的药瓶打开才发现,老人把整瓶的药片都掰成了碎片,每次只吃一小片。从李圆娥的家,到最近的卫生室,需要翻几座山。
走访长阳县古坪村的21岁女生郭秋源,头一回在陌生人家里睡觉,农户老俩口将唯一的床让给她,晚上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她发现有东西在撞床,吓得从床上跳下来。老人匆忙赶进来点亮灯,才发现是一头小猪。主人很不好意思地告诉她,前几天下雪,猪圈塌了,猪槽只能放在卧室。
远安县彭家湾村,每天早晨,志愿者刘晟喆跟随着村民走几公里的山路背水,先把土坑里漂浮的一些枯枝败叶撇开,再把发黄的水用木桶提上来。他喝了一口煮开的水,眉毛皱成了一团。“涩得很,还有一股霉味。”
在志愿者的镜头中,很少见到年轻人。贫穷,让村庄了无生气。老人和孩子,在偏僻的深山里独守困境。彭家湾村的一个姓黄的年轻人,专门到外面去学习种植技术,想回来改变一下村里的状况,最后放弃了。准备再次出门打工的他对刘晟喆说,在外面学得很好,回来没有一点用,土地不适合,种什么死什么。实际上,有可供耕作的土地在这些山村已是奢侈,大多数村里,守着几十平方公里的山地,人均耕地还不到1亩。
大学生们的镜头,为当地扶贫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影像资料。他们的记录已经产生了社会关注。目前,宜昌市政协已经启动实施了由30位政协委员为主体,以精准扶贫为主要内容的“春暖”助推扶贫行动,走访困难群众1388人,精准帮扶856人。此外,当地还拟订了相关的产业帮扶计划,总投入超过1500万元,通过扶贫产业化,帮助这些照片中的“主人公”脱贫。
班彩阳说,希望再过几年,她还能有机会回到这里,拍出完全不同的照片。
写文 何凡 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