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来了、篮球明星姚明现身、演员张译到场……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展”的上海书展历时一个星期,于8月19日闭幕。书展期间,共有500余家出版单位、15万余种图书参展、举办了700场各类阅读文化活动。
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韬奋书店副总经理张作珍介绍,书展上,三联共推出图书500余种,总销售达到100万元左右。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销售情况也较去年翻了一番,该社发行部副主任王博文称,书展上,总共销售了约1.3万册图书,完成码洋35万元。
由于上海书展已形成品牌,文学也在“升温”,书展期间,热门展馆一度“寸步难行”。在王博文看来,经过这次书展,他看到“人们对文学仍充满期望”。 当然,在人头攒动的书展上,主角是文学。
今年书展的一大特色是主题类图书颇受关注。大量以宣传中国梦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图书、一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和反思甲午主题的图书成为热点。
一本《之江新语》成为畅销书,它辑录了2003年到2007年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的232篇短论。许多总书记如今许多思考的脉络,如,反腐问题、美丽中国、三农思想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线索。
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也引发从历史中学习“新知”的话题。
“反思‘甲午’,是为了拒绝耻辱。”在上海书展“回望甲午:中国与世界”论坛上,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少将如是说。
作为甲午战争史专家,姜鸣从国家战略等角度着重分析了甲午之前的中日关系。 “120年来中日两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许多需要面对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要以史为鉴,为建设强大的国家和强大的国防力量而努力奋斗”。
在同类图书中,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的《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显得特别。该书是将120年前西方出版的数十种报刊对甲午战争的报道编撰而成的图文书,从西方媒体观察的角度呈现甲午之战。全书12章,共收入了400幅当年登载在报刊上的版画,而这些版画均源自当年随军的西方记者的摄影作品与画师的速写,同时配有当年西方记者的部分文字报道,其中大部分为首次披露,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包括《邓小平时代》等图书仍在热销。”在张作珍看来,这些图书受到关注有其原因:“这与国家大形势有关,关心政治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历史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读者想从中找到答案。”
除了主题书受追捧,名家新作也备受关注。
刚斩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格非的出现,吸引到大批拥趸。这次,格非带来他的新书《雪隐鹭鸶》。早在20多年前,格非就与批评家朱伟以及几位作家就《金瓶梅》和《红楼梦》孰优孰劣发生争执,当时身为铁杆“红迷”的格非却在之后渐渐被《金瓶梅》所吸引。此番写作,格非从思想史和文学史切入,对《金瓶梅》涉及的问题进行了独到考证。
不仅是格非,张炜、余秋雨、叶兆言等暌违许久的作家也在书展上都推出新作。
丰富的活动也是上海书展的另一特色,论坛、签售、首发式,各家出版社频出新招推广阅读,甚至为宣传一部悬疑推理小说,出版商竟将5具假“尸体”布在现场,并打出“上海书展最惊悚活动,你敢来吗?”的广告语。
张作珍认为:“以博眼球为主的活动会引起读者的反感,要以读者为重,以引导为主,真正服务于读者。”他强调:“出版社的活动对读者的购书选择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大,读者有自己的选择能力,真正受他们欢迎的还是品质高的图书。”
无疑,上海书展已成为读者的一次“狂欢”,更多读者选择在这里回归阅读。
“上海书展越办越有特色,已经形成良性循环:书展越成功,人越多,销售情况更好,出版社就会更加重视,请到更多有分量的作家。”王博文如是说。
张作珍也认为,上海书展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它的定位很清楚。“书展可以更多些,常态化。”张作珍表示,此举正是让读者回归经典、传统阅读的“良方”。
本报记者 张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