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工作怎样才能做到青年心里?很多基层团组织在工作实践中都会有类似的困惑:有时候,团干部满腔热忱,青年却反应冷淡;有时候,用上了十八般武艺,却还是难以让青年满意。
“这不是因为我们对青年的感情不够真,而是因为对他们的了解还不够深。”团上海市委的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增进对青年的了解,上海团组织以“青年研究”为发力点,用这把钥匙打开青年的心扉。
独特视角 同频共振
在团上海市委看来,共青团研究青年,关键要在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这两个维度中,找到自己的独特视角,坚持党政关心和青年关注相结合,实现“同频共振”。
而这种“同频共振”的实现,则体现在青年研究的4个“新”上。
一是研究青年群体的新变化。2010年,上海团组织就开展了“新上海人生存与发展现状”的调查,并首次提出了“白领”、“金领”、“蓝领”、“灰领”等7类形象化的职业分类,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上海团组织又根据市委重点工作,把研究重心聚焦在自贸区青年人才、国企青年员工、新媒体从业人员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是研究青年发展的新问题。21世纪初,团上海市委针对“社区青少年犯罪”和“体制外青年自组织”开展有关研究,如今,这两项工作都已成为全团的重点工作。2012年,上海团组织又开展了关于“青年人才住房问题”的调查,并以内参的形式呼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上海转型发展和人才引进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阻碍。之后,时任上海市长的韩正同志还在两会期间专门向媒体表达了对青年住房问题的深度关切。
三是研究青年运动的新动向。2012年以来,团上海市委就开展相关研究,并形成了有质量的专报。
四是研究青年现象的新特点。近年来,上海团组织始终关注青年的关注,喜欢青年的喜欢,先后推出了“青年微博热”、“青年读书热”、“青年相声热”、“青年微视频节目热”等一系列新鲜时尚的青年现象研究。今年,他们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发现了青年体育运动时尚化、社交化、公益化的新特点,为引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虚功实做 搭建平台
青年研究,看上去是件挺“虚”的事情,要想做起来,必须讲究个“实”字。为此,团上海市委坚持实地走访和实证调查相结合,实现“虚功实做”。
团上海市委有关领导认为:“基层是团青工作活力的源泉,而青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到基层去调研走访,和青年面对面交流,是我们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应有的‘看家本领’,必须用好实地走访这个‘法宝’。”
去年,上海团组织按照团中央“大宣传、大调研”的有关要求,建立了密切联系基层的制度,要求机关同志每人联系一家基层团组织和一家社会组织,每周花一个半天,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到基层调研,了解青年在想什么、做什么,了解团干部在忙什么、愁什么。
与此同时,搭建实证调查“平台”。团上海市委根据“六普”结果,建立了青少年人口基础数据库和青少年群体结构样本框,为青年研究构建数据模型。此外,建立了拥有10个座席的舆情监测和电话调查中心,让调研领域和对象可以进一步向组织覆盖不到的青年延伸。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在青年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上海团组织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团的任何工作既要眼睛向下用好组织资源,也要眼睛向外用好社会资源,研究工作也不例外。
团上海市委每年都会面向全市征集青年工作课题,在年底评优表彰,集结成册,让青年研究成为各级团组织的“必修课”和“基本功”。此外,建立50多个基层信息直报点和逾200人的基层信息员队伍,以便第一时间掌握青年对国家和社会热点事件的反响。
在深耕组织内“智力资源”的同时,团上海市委积极拓展社会化的“合作伙伴”。通过广泛招募建立了青年研究的专家智库,并积极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上海市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等各类专业机构深化合作,共同探索青年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
研究也需要传播,越是好的成果越值得传播。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将青年研究的成果更好地传播出去,也成为团上海市委的探索之一。团上海市委还提出了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的理念。
自1999年开始,团上海市委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连续15年出版年度青少年发展报告(蓝皮书)。今年,该报告以“改革路上的上海青年”为题,关注和回应了“互联网经济”、“政治自信”、“传统文化”、“社会治理”等一系列社会热点话题,深入探讨时代发展和青年成长的内在联系。
此外,已经连续编发了232期的“传统”刊物《青年动态研究》,也因其视角新颖、话题鲜活、观点鲜明,成为基层团组织把握青年脉搏的“百宝箱”。
“传统”之外,团上海市委设计制作了“图说报告”系列产品,把青年研究的成果搬上了“青春上海”新媒体平台。其中,近期发布的《一张图知道国企青年员工在想什么》,还被被团中央微信公众号转载,在全国和地方两个微信平台上的阅读量近一万人次。
本报通讯员 申青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