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一家之说

带着遗憾的点赞

舒云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9月15日   02 版)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规定,每一个政治局常委都有一个基层党组织的“联系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联系点”是河南省兰考县。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兰考县委的头头儿们有时就要向习总书记直接汇报。汇报他们的工作近况,也交流学习心得。于是,便有网友说,兰考县的书记真牛,经常与总书记一起学习!

    笔者在看到这番“点赞”时,不知怎的,心里竟会泛起一种异样感觉,说不上是良多的感慨,还是带着遗憾的高兴。

    按理说,在把为人民服务奉为最高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党内,任何一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哪怕是最高一级的领导人,都是一名普通党员。他与党组织中每一个成员一样,都具有同样的权利义务与责任,都要遵守同样的规定和纪律,都是这一组织中普通平等的一员。可以说,我们党一贯主张的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和每位成员的人格平等,这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在党内的必然要求;也是它的先进性即建设民主富强现代化中国的必然外化。如果要代表进步的最有活力最积极的社会生产力,怎么可能不去接触生产力的主体——社会大众呢?又怎么可能不去倾听来自实践一线的心声和呼声?又怎么可能不去询问和体察千万百姓的疾苦呢?

    正因如此,老一辈的中国共产党人才会深知人民的痛痒、才会那么自然而不造作地融入群众之中,才有朱德在红军时期担谷上山的故事和他后来的大实话:“我们是为人民闹革命,而不是为了革命扰人民。”毛泽东当初在延安为什么会那样认真接受党小组的批评,因为身为炊事班长的党小组长认为他对待胞弟毛泽民的态度不对,“爱训人”,“有家长作风”。周恩来为什么回到中南海西花厅还要吩咐秘书看看刚才路过的电线杆上贴的是什么,因为他怕是告状信,担心老百姓受委屈!同样出于对人民的尊重,邓小平在登黄山路上偶遇几个大学生时会停下脚步与“娃娃”们闲谈,而在“十一”游行的队伍里,更有莘莘学子对他称名道姓、直问“你好”。我在1980年代亲耳听到一次胡耀邦同志对一“小事”的批评,他说,有些领导同志看戏散场后,坐着汽车还要按喇叭驱赶群众,好像封建社会的官老爷,搞鸣锣开道那一套,简直不像共产党员!

    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不像共产党员”的干部确实存在,所以,当人们从电视荧屏中看到习近平在一家普通的包子铺和老百姓一起排队买饭,看到国家主席和总理弯腰走进低保困难户简陋的房间,就会心潮起伏心绪难平……而对一个世界上最大政党的总书记与一个党的基层组织的“小”书记的交流,大为惊叹就不足为奇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把一件正常的事情视为稀有之物,是社会风气的不正常、是党内风气不正常,还是人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下降?我以为只能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不客气地说,即便是在今天,在一些人头脑中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尊卑意识、浓厚的等级观念和驱之不散的官本位思想。这些打着封建烙印的东西不仅与共产党的宗旨与先进性格格不入,甚至与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社会趋势也背道而驰。经常听到国民素质差的议论,但政治学的常识却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里,公民的社会参与度是与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成正比的,无参与就无责任,无权利也就无义务。

    我相信,习总书记所表现出来的民主作风是他内心对民主法治追求的外化,当然也是提高社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一种个人化的理性垂范。也许有一天你在餐馆就餐、或在一次演出的中间休息时会遇到省长、书记;也许你在某次郊游或在书店淘书时,会发现身边的长者正是在电视中经常露面的部长、官员,我相信此时的你不会吃惊,只是点头微笑。因为,社会进步已在你身边。

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说“不”
高扬和平与正义的旗帜
迷上“弹幕”的诸种理由
带着遗憾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