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沥青公路、漂亮的羌村藏寨、“绿色”的水果蔬菜……来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参加全团“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的团中央第22调研组一行被这个藏、羌、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震撼了。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紧邻震中的理县是重灾区。如今,灾后重建已经让这里面貌一新,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藏羌民族文化走廊,灾难的阴霾已经散去。
自抵达理县以来,调研组一行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与藏羌群众同吃同住,拿到大量一手的基层情况。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当地青年的生活和工作现状,让调研组一行感到,共青团工作的担子还很重。
在老村支书的家里,主人热情地带着调研组参观自家的房子。“还有WIFI呢。”老支书特别介绍了家里安装的无线网络,这让调研组感到惊讶。他们注意到,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让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但调研组也发现,在那些漂亮的羌村藏寨,年轻人很少。全县注册的163家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在40岁以上的占绝大多数。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其中大部分选择在近处的都江堰、成都等地。旅游旺季或农忙的时候,年轻人才回家帮忙。
有商机,年轻人为什么不留在家乡创业?带着这个问题,调研组深入走访村民和青年创业者,并向党政部门取经。他们注意到,青年创业者对资金的需求目前还是一个很大的瓶颈。在当地产业发展方面,政府的推动力很强,但是市场的作用很微弱。
这让调研组意识到,共青团在帮助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方面,还有很大工作空间。9月初,团中央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宣布在举办青年创业创富大赛、深化青年创业贷款工作等方面开展合作,着力解决青年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等问题。
“我们感觉到,团的农村工作在基层是有现实需求的。”经过持续3个星期的调研,调研组形成了共识。“共青团工作的前沿阵地要往前靠、再往前靠,支持乡镇团委更好地服务青年。比如,这几年,各级党政为乡镇团委工作提供了经费、人员等大量支持。乡镇团委有了钱之后,干点啥是个问题。怎么激励考核?怎么更好地服务青年?需要进一步破解。”
率队调研的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部长次旺平措说,青年的流动已成常态,但户籍地的基层团组织仍然有它的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团组织要改变过去仅仅在春节等特殊时期开展服务的状态,应该借助现代即时通讯工具,为农村青年提供信息服务,及时传递家乡发展信息,形成联系、服务青年的常态机制。
“在新的历史时期,维系农村青年的乡情,需要团组织为之付出努力。有了常态化的联系,有了针对性的服务,共青团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影响就有了基础。”次旺平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