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一副黑边眼镜和一对水晶耳环,美国少女埃米莉怎么看都不像“电锯杀人狂”。
“我想先把他去皮,然后像鱼排一样摊开。”这个脸上还长着雀斑的姑娘拿出一把刀。“这让我想起了麦当劳!哦,说实在的,我有点饿了!”
即便我告诉你,“他”其实是只名叫“雅各”的野狼,你是不是依然觉得重口味?
埃米莉是美国蒙大拿大学动物博物馆的标本制作员。“雅各”只是她解剖的众多动物之一。从3年前在这里工作起,她解剖了大约30只动物并制作标本,其中大部分是鸟、老鼠和浣熊。
如今,以她工作内容为主的视频在Youtube上吸引了超过20万订阅者。这档教育视频被命名为“脑勺”。脑勺是制作动物标本的必备工具。用这个小勺子挖出动物的脑浆,然后填充棉花和铁丝,固定之后做成标本。
上面提到的“剥狼皮指南”是其中最受欢迎的系列。在视频里,埃米莉或是戴着甲壳虫耳坠在熏天臭气里侃侃而谈,或是在割皮锯骨的解剖过程中满身沾血挂肉。
有时,她会用“脱掉一件高领毛衣”的比喻,来形容如何把整个狼皮从头部剥下来:“第一刀要从下颚切入,用解剖刀轻轻划破底层绒毛,刀头探入,避开肌肉和血管,沿着锁骨、胸骨向下滑,一路直到耻骨;然后用刀将包裹住四肢的皮毛一寸寸挑开,翻身之后背部用解剖刀进行同样的皮肉分离。”
“注意眼睫毛。”这个金发女郎不忘提醒说。
谁能想到,这个25岁的女人是学艺术出身。起初,她对科学并不感兴趣。2010年担任博物馆志愿者时,她只是好奇。但自从第一次给一只老鼠剥皮,埃米莉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感觉就像达尔文从天而降,指引我说‘去吧,去奋力一搏’。”这个喜欢涂着鲜红色指甲油的女人开始了“和尸体打交道”的工作。
蒙大拿大学动物博物馆拥有大约24000个头盖骨、标本鸟和金花鼠标本。埃米莉还在库藏室的壁橱后面找到了第24001个。那是一颗未被记录在案的浣熊头骨,博物馆把她送给埃米莉当作纪念品,埃米莉给它起名叫“小宋”。
“脑勺”并不像好莱坞血腥大片,更像集合各种元素的迪士尼动画片。其中动物们负责血浆和惊悚,“公主”埃米莉负责幽默和科学。
她会戴着狼喉管做成的手镯,用以证明喉管柔软结实的特征;她用狼骨髓做成的橡皮泥搓球玩,为了解释骨髓黏黏的特质;她不断地摘下口罩凑近狼腹部腐烂了的“幽冥地带”,然后告诉你这味道:“就像一桶肯德基鸡腿——桶底还有一层水——是的,在40℃的汽车里放了8年”;她甚至举着狼的阴茎调戏在场的男同事,仅仅是为了向你证明这也是一截可以骨折的骨头。
她认为自然博物馆最大的问题,在于大众并不知晓背后的故事。“我们需要向世界宣传这是做研究的地方,只有这样做,博物馆才能繁荣。”她说。
但她的努力没能挽救蒙大拿大学动物博物馆。这家博物馆因为空间和经费不足而关门。在最忧伤的剧集《再见,蒙大拿》中,埃米莉感叹说:“只有信息和数据是无法替代的,人类不可能回到1900年的弗拉特黑德湖去寻找鲟鱼。”
她带着小宋投奔了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这家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博物馆之一,拥有2500万个标本。
她担任这里的首任“首席好奇者通讯官”。她通过“脑勺”向公众介绍博物馆的库藏和幕后的工作故事。比如“聚在一起吼叫着吸引小姐们的”锤头果蝠、像“UFO一样的”中国飞鼠、“免费的、不要工会、不要咖啡、不要加薪的”蠹虫群。有时候她还会到野外制作“腐肉陷阱”,捕捉马陆、蚱蜢、食腐甲虫,要将六位数写在比指甲盖还小的骨头上进行编号。
她说自己很喜欢这种生活。每天下班回家当别人问起“你今天干了些什么”的时候,可以说“不过是给一头雪豹冲洗了身上的尿罢了”。
“瞧,还有脑浆卡在上面。”在每集视频结束时,埃米莉都会来这么一句。听起来,这像是一个邀请,你要来一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