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社会调研首进西藏

收获藏民的质朴与友好

本报记者 崔玉娟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0月10日   08 版)

    “你们住在帐篷里吗?”,“你们平时穿着藏袍吗?”,“你们那儿有足球场吗?”……达瓦罗布去年9月刚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时候,同学们对这个来自西藏山南的同学充满了好奇,常常围着达瓦罗布问个不停。这些问题让达瓦罗布应接不暇,但是也常常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他的家乡并不像同学们想象的那样。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社会调研的成员,达瓦罗布和5名人大学子一起,走进拉萨才纳乡才纳村,领略西藏的人文风情。“即使是作为藏族学生的我,从这样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家乡,也有了颇多感触。”达瓦罗布说。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在全国100个行政村开展“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2013年“千人百村”样本村扩展至162个。今年,该项目首次走进西藏开展调研活动,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授亲自赴西藏看望慰问调研团队的同学们。

    才纳村调研团队成员涵盖大一到大四,其中有两名藏族同学。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通过7天的调研,共完成65份问卷。其中33份为进入才纳村农户家中调查完成,23份是在才纳村村委会会议室询问参与活动、到村委会办事的村民完成,6份在才纳村茶馆询问当地村民时完成,3份通过访谈才纳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完成,实践队员详细记录了才纳村64户人家,284位村民的详细信息。

    “真正到了西藏,见到的、感受到的还是不一样。”调研团队成员、国际关系学院2010级本科生孙润南说,“每天都是在‘填空’”。

    入村第一天,实践队员走访了几户人家之后,发现很多人家大门紧闭。队员们询问当地人后得知,当天是藏族传统节日望果节的最后一天,所有村民都到村部看节日表演去了。同学们决定到节日现场就地采访。

    村部的景象震撼了同学们。他们看到村民穿着节日盛装,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乐在其中。同学们还看到了原汁原味的牦牛舞,这一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我们的调研活动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藏家风情。”达瓦罗布说。

    谈起到第一家藏民家中访谈的情形,调研团队成员、财政金融学院2011级本科生姜力群记忆犹新。由于语言不通,问卷调查只能靠两名藏族同学做翻译,原本只需要40分钟就能完成的问卷最后花了两个多小时。

    “我曾担心过调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比如可能被拒之门外,或是得不到真实的答案,然而在真正开始调研时,村民们真诚、朴实、友好的态度,让我们觉得之前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财政金融学院2011级本科生杜安然说,在一户村民家中,阿公在跟同学们交谈时,阿公妻子坐在一旁,不时会向同学们面露微笑,“虽然有点羞涩”。“当问到阿公收入与支出情况时,阿公要仔细算一算,然后再给我们答案”。那个认真劲儿给杜安然和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才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拉珍说,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团队离开后,老百姓普遍反映,“这样的形式好,学生应该多一些社会实践”,“他们跟老百姓谈得可投机了” 。

    事实上,村民的开放也体现在调研团队成员与当地同龄人的交流中。由于调研时间在暑假,才纳村在外求学返乡的大学生们,主动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一起开展调研。杜安然对一个跟她同级的当地女生印象非常深:“她是读英语专业的,非常了解外国文化,在学校经常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调研,队员们发现,才纳村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在10年前就已普及,很多年轻人都上过大学。

    第一天调研活动过后,调研团队在整理调查问卷、录入数据时发现了问题,“我们走访的更多的是家庭条件较好的村户,这使得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并不具备代表性和说服力。”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2级本科生刘子豪介绍,在之后的调研中,同学们及时优化了抽样方式,调整了采访人员结构,弥补之前工作中的疏漏,其中也包括对问题设置的调整。

    结束调研工作时,队员们一致感到:“才纳村的居民无论家庭条件如何,都有着昂扬的心态、热情的态度、幸福的微笑。他们并不以物质条件的好坏作为自己幸福的标准。”

    在调研团带队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阿勒泰·赛肯看来,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与调研活动本身同样重要,“千人百村”调研队走进西藏,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宏大主题如何在基层青年中落地生根
收获藏民的质朴与友好
寻找乡村好青年
我爱国以兴邦 邦兴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