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孙铁翔)全国文明城市以其评选标准严格、含金量高而为各城市和广大市民群众广泛关注。日前,中央文明办颁发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推出改进文明城市测评若干举措。记者采访了部分城市党政干部、地方文明办主任和普通市民,他们普遍认为新版《体系》和测评改进措施符合基层实际、顺应市民需求,将有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健康深入开展。
坚持问题导向 完善制度设计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全国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8年来,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覆盖城乡、深入基层,已成为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生动实践,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创建活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基层干部群众集中概括为“假”、“繁”、“急”三个方面:假,就是一些地方做面子工程,日常工作松松垮垮,评选前临时抱佛脚,搞突击迎检;繁,就是文明办布置创建任务重、上报材料多、工作程序繁;急,就是一些城市存在短期行为、急躁冒进、急功近利,有的提出两三年就要创成文明城市,缺乏过程、缺乏质量。
今年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之年。为贯彻中央文明委领导关于切实改进文明城市评选的重要指示,整改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今年2-3月,中央文明办赴12省份进行专题调研,听取干部群众关于改进评选测评的意见。7月至9月中旬,中央文明办干部赴25个省(区、市)省会(首府)城市,以骑自行车或步行看、听、问的方式,着重听取市民群众的反映和建议。中央文明办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分析梳理,有针对性推出修改《体系》、改进测评方法、提高市民评价权重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对此,福建省文明办主任石建平说,文明城市创建当初便是针对普遍存在脏乱差问题而提出的,也是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持续深化的。中央文明办针对基层普遍关心、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立行立改,有的放矢作出整改,很有必要,值得肯定。西安市文明办主任裴靖瑜说,此次改进力度之大,是大家没有想到,这是中央文明办认真回应基层呼声的结果,是大范围调研成果的具体转化。
测评体系“瘦身” 基层负担减轻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设置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八大环境建设的指标任务,是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落到基层的有效载体。为回应基层“减压”呼声,中央文明办对原《体系》369项指标作了大幅缩减,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删除了同质化、时效性不强、过于琐碎的指标,保留146项与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紧密相关、对塑造社会文明风尚作用重大的指标,删减比例达60%。哈尔滨市文明办主任吴国恩说,新版《体系》内容明显“瘦身”,指标简明扼要,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光为基层减了负,更突出了以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以往文明城市测评中,专业调查队员要到城市实地翻检创建工作材料,到市民家中入户问卷调查。本届评选,中央文明办研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选网上申报测评系统”,城市申报材料和审核均在网上进行。测评组到城市暗访,不查阅材料、不听取汇报、不入户调查。贵阳市世纪城社区党委书记莫宇说,新的测评方法使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资料准备、测评迎检中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创新服务群众方法,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
突出思想内涵 强化道德要求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文明城市创建就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塑造城市好品质上下功夫。进入新世纪,文明城市创建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这次新颁布的《体系》集中突出创建的思想道德内涵,强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这一根本任务细化为80余个测评指标,引导各地牢牢抓住根本,把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王中和认为,新版《体系》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建设制度化等重点部署摆在前面最重要位置,占《体系》内容的40%,加上原《体系》中保留的道德建设方面指标,使新版《体系》中软件建设内容达到70%以上,充分凸显了思想价值内涵,强化了道德要求,将引导基层集中力量把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有力推动城市塑造正确价值取向。
重在创建为民 重在群众评价
城市是载体,市民是主体。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广大市民生活得更美好。新版《体系》保留的指标大多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空气和饮用水质量、市容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社会风尚等,重在引导各地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这次测评将通过看、听、问的方式街访群众,综合群众满意度,加大群众评价权重。多数市民对创建不赞成、不认可的,一律不得参评和入选文明城市。连云港市委书记杨省世认为,新测评方法更加科学务实,评价标准让市民对创建工作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话语权,这将推动各地集中精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济南市趵突泉街道党工委书记杜宝现说,新《体系》突出关注市民日常生活、大众需求,真正体现了创建让市民生活得更安全、舒心的工作思路,会吸引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文明城市出谋划策、出力流汗。威海市网民刘天放说,新《体系》注重民生,把惠民利民作为创建的出发点、落脚点,指导各地解决好空气、水质污染、制假售假、黄赌毒和公德失范问题,是以真心换民心、以行动赢信任。
加强常态管理 夯实文明根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建文明城市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注重日常、平常、经常,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为此,中央文明办推出三项改进举措:一是改集中统一测评为分散暗访;二是改固定时间测评为随机测评;三是改专业调查机构单一测评为统计局专业调查评价、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评价、专家评价和省级文明委综合评价。江苏省文明办主任杨志纯说,改进措施通过制度化设计,使创建工作由面面俱到转为突出重点,由“临时”转为“平时”,由“突击”转为“常态”,由大呼隆集合上阵,转为各部门强化日常管理,有利于推动创建活动健康发展。上海市文明办原巡视员陈振民说,这种办法注重引导各地激活城市文明的细胞,在基层、基础、基本上下功夫:抓基层就是一个个社区去覆盖,一个个行业去推进,一个个单位去落实。打基础就是要用“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日常管理。解决基本问题就是要回应社会关切,集中整治呼声高、意见大的重点问题。张家港市委书记姚林荣说,今年测评不定时间、不集中统测,取消了以往的“样本框”、“申报点”,体现了文明创建重在常态,能够考察城市文明创建的“真功夫”。武汉市文明办主任严宏说,采取随机暗访和看、听、问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防止一些地方搞会战式创建,有利于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更加注重过程、注重质量。
改进工作作风 务求取得实效
文明城市创建是接地气、连民心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所需所盼,掌握实际情况。在赴20余个省会(首府)城市骑车调研之后,9月上旬,中央文明办全体干部,分赴北京市6个城区,到180多条大街小巷,90多个小区,30多所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30多家商场、市场,20多个火车、地铁、公交车站,10多个公园景区,十几处城郊接合部,对北京市创建文明城区开展骑车、走路实地调研,在街面上发现问题,在社区听取市民意见,并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首都文明办,面对面指导推动工作。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认为,中央文明办改进测评,以骑车、步行实地调研指导创建的工作方式,是转作风、惠基层的务实之举,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的要求。岳阳市文明办主任许卫国说,中央文明办采取骑车调研方式,深入各地城市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城中村和城郊接合部,看创建实效、听基层意见、问百姓诉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尽快跟进。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改进和完善文明城市测评各项举措,增强工作实效,提升创建水平,真正把文明城市创建做成惠及群众、造福百姓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