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陕西汉中宁强县的一个偏远村落,小时候常常爬到山顶,却依然看不到远方。这就是贫穷与落后的生我养我的秦巴山区。因为大山环绕,交通极为不便,在我孩童的记忆中,村子里除了鸡鸣犬吠,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声响。
2010年,我的第一次高考失败,因为不甘,第二年继续埋首在试卷题海中,很不幸,这一年的努力只考进了省内一家三流的二本学校,专业还是被调剂的。感觉梦想离我渐行渐远,只能硬着头皮在班级里“滥竽充数”。
高考结束的那年暑假,虽说也是“金榜题名”,但却没有丝毫高兴的资本。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我只身前往湖北赤壁投奔在外务工的继父,在工地的一个月里切身体验农民工的真实生活。白天,我顶着赤壁的炎炎烈日,在工地上的钢筋水泥中穿梭;晚上,在灯下看书、学习、写作,创作了《在湖北赤壁》4首组诗。
这首《一个工人的死亡》写的是我亲眼目睹一个农民工因为高温下水游泳而被淹死的事情。这件事情对我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一个生命像一只溺水的蚂蚁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当天夜晚,我唯有用笔,用苍白的语言记述心中的绞痛。
这组诗歌让我获得了“陕西省十佳校园诗人”称号。陕西省省刊《延河》杂志编辑在点评这组获奖诗歌时说道:以农民工的生存背景作为创作题材,反映社会底层的真实现状,王飞的眼光是独到的。对于一个尚且在校读书的大学生,很显然他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未来的担当与使命。
之所以关注农民工的生活,跟我父亲遭遇矿难离世有很大关联。2003年4月的一天,父亲在太原的一家煤矿坍塌事故中死亡。父亲的骤然离世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后来,母亲改嫁了。原本活泼开朗的我从那以后不再多言,性格变得孤独沉默。多少年来,我始终在逃避,不愿回忆或提及此事。
8年以后,我把这段痛苦变成了诗歌《一块变白的煤》:“当那白色的消息插上翅膀,以死亡的速度飞向陕南,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年轻的母亲一夜间流干了泪,洪水淹没了小山沟,冲毁了两个白发老人的笑容……”
进入大学3年来我一直坚持创作诗歌,孤独地追寻着属于我的梦。我的诗歌陆续发表在《渭南晚报》、《榆林新青年》、《陕西省青年文学选》等报纸、杂志上。我坚定了自己在文学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决心。
2014年,大学进入尾声。这一年,我的诗歌登上国内权威诗歌杂志《诗刊》。
今年夏天,我的第一本书籍《故乡的原风景》出版。9月在拿到样书的那一天,天空下着大雨,我提着几大捆书籍在雨中慢慢行走,雨伞打湿了衣服,书籍却完好无损。打开牛皮纸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细数剩下的日子,我拿分秒来计算,珍惜每一天的大学生活。毕业季全力投入找工作的行列,不挑不拣,任劳任怨,努力用双手把生活布置得更加美好。
(本文由杜克海和李菁莹根据作者的口述整理而成)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