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110条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成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欧洲拿出的第一份大单。
在这份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纲要中,“工业4.0合作”的内容颇为引人瞩目。
“李克强总理在这个时候提到工业4.0合作,意味着我国要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中更快地促进两者的融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邬贺铨说,工业4.0对我国很有用,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这是李克强今年第二次访问欧洲。“不论是工业、农业、环保等具体领域的合作,还是制度、文化层面的合作,透露出来的都是创新。”中国驻德国前大使梅兆荣说,李克强总理此次欧洲行会谈下很多项目,但灵魂是创新。中国与欧洲要通过共塑创新实现新的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该怎么走
在信息化浪潮中,没有人想到,中德两国依然对工业发展情有独钟。柏林当地时间10月10日,中德两国共同发布《中德合作行动纲要》。这份长长的纲要中,“工业4.0合作”的字眼异常显眼。
就在当天,中国工业与信息化产业部部长苗圩出现在德国工业4.0平台相关机构的座谈会上,他想听一听中德在制造业创新上能有怎样的合作。
这个座谈会得到了德国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德国信息通信与新媒体协会、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弗劳恩霍夫协会、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蒂森克虏伯公司、博世集团、SAP公司、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工业企业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和专家代表都出现在这个座谈会上,向苗圩讲述德国工业4.0的设想与经验。这些机构与公司是德国工业4.0的发起者与实践者。
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黄阳华看来,这是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制造业大国对工业化的新共识。
所谓工业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被正式推出,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通俗地讲,这意味着未来工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智能通道。机器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各种智能设备将被内置在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运输的各个环节当中,云技术将把所有的要素都连接起来,生成大数据,自动修正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这对传统的制造业将是巨大的冲击。在信息化时代,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制造业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信息产业将颠覆一切。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已经占据全球制造业20%的比重。但在世界金融危机、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产能过剩成为困扰中国的大问题,制造业一度不再是资本追逐的热点。
不过,德国的实践却在证明,制造业依旧是一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2009年以来欧洲多个国家都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但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
其实,对制造业的重新认识也不仅仅发生在德国。
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美国先后拿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三个方案,鼓励制造企业重返美国。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开始回升,从2010年的12%回升至2013年的15%。
与中国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也开始加强对以信息技术、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扶持。IT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太阳能发电、绿色技术等产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我国其实也一直在推动信息化与产业的融合,只是做得比较简单。” 邬贺铨告诉记者,互联网技术在国内的应用非常广泛,但集中在消费领域,很少向产业渗透。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2年过去了,互联网技术、生产技术的变化都很大,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该怎么走,需要重新认识。”黄阳华说,德国的实践给了中国一个很好的借鉴,那就是要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要在新的工业革命中分享红利。
按照《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德两国相关部门将建立“工业4.0”对话,为两国企业集团及行业协会之间专业交流与合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框架条件和政策支持。中德两国将在标准问题上紧密合作,并将“工业4.0”议题纳入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
实际上,已经有国内企业开始了行动。据德国《世界报》报道,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德国企业完成了总价值超过350亿美元的98起收购和合并,其中82%的收购案发生在机械、汽车和化工等制造业领域。
“李克强总理此次访欧提到工业4.0,对中国来说正当其时,有助于中国跨越式的发展,解决经济转型面临的种种难题。”邬贺铨说。
要产品创新,还要制度创新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欧洲在中国的对外合作中越来越重要。
按照海关的统计,2013年,欧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5590.6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是自2004年以来欧盟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国,而欧盟是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与欧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增长的伙伴。”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这样解释为什么中国如此重视欧洲。
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希腊和英国;时隔4个月,李克强再度访欧,与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深度交流。
在外媒眼中,2014年是中国外交的欧洲年,王义桅也颇为认同这个观点。在他看来,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深度合作不仅会极大推动双方经济增长,也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的贡献。
“以德国为例,中德之间在经济领域一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德贸易占中国与欧盟贸易的1/3,但两国之间不仅仅是互补,还存在着竞争。”王义桅说,这种互补加竞争的关系迫切需要双方的创新,通过创新来延续双方合作的黄金季。
数据显示,2013年,中德贸易额达1616亿美元,是1972年两国建交时的580倍。今年1月至8月,中德双边贸易额已达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12%。
“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买创新、用市场换技术的阶段了,中国需要更高层面的创新来推动发展。”王义桅说,中国希望与欧洲共同创新,在研发投入上加强合作,在制度创新上加强合作,从而推动双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
梅兆荣告诉记者,明年是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元年,中德要共塑创新。
中德两国共同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为两国未来5至10年各领域合作作出了战略规划。中间重点提到要共塑创新伙伴关系,特别是加强工业领域创新合作,打牢人文交流基础,进一步提升双边合作水平,形成更多合作成果。
作为创新合作的重要领域,交通合作首次成为中德政府磋商重要议题并被纳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包括智能交通、车辆法规、道路交通安全、内河航运、环保型交通体系建设、铁路和国际航运等都将成为未来双方创新合作的重要内容。
“此外,与俄罗斯的能源技术创新合作,与意大利的创意创新合作等都将是李总理此行的重要议题。”王义桅说。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部主任崔洪健看来,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形成的经济大发展更多地是通过外部技术转让实现的,今后的发展则要更加注重质量和附加值。这需要欧洲的帮助和支持,欧洲在很多领域的创新是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已经给自己设定了创新的目标,而欧洲也需要通过创新来引领产业升级,双方的共同诉求正好可以通过创新得以实现。”崔洪健说。
高端产能走出去的机会
“创新与开放相关,不开放就无法创新。”梅兆荣告诉记者,如今所说的开放体现在技术、理念、机制等等方面,不再是以前单纯的技术引进。
柏林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中,李克强总理用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描述中德之间的合作。他说,中德合作领域和内容非常广阔和丰富,双方要像吃螃蟹那样,用智慧、技术和耐心抓好落实,把“螃蟹”吃干净, 不能吃一口就算了。
这种吃螃蟹式的合作,体现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政治、经济、安全、农业、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几乎都列了进去。
“过去中国与德国之间互补性很强,主要是技术与市场的互补,现在则是全方位的合作。”梅兆荣说。此外,从能源到卫星导航,从大飞机到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是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重点。特别是能源合作,今年5月,中俄两国签署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正是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
意大利则在制造业上有深厚的基础,“这个国家还有很大的区位优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崔洪健说,中国与意大利的合作同样意义深远。
“中国现在同时具备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很多发达国家也没有同时具备这些比较优势。”王义桅说,欧洲也在改造自己的基础设施,有的国家缺钱,有的国家缺少廉价劳动力,有的缺少效率,这恰恰是中国一些高端产能走出去的机会。
在王义桅眼中,这样的高端产能包括高铁、国家电网、通讯产业等等。以往世界眼中的中国,能转移出去的都是低端劳动密集型的过剩产能,但在王义桅看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具备了一些高端产能的转移能力。“伴随着高铁、电网、通讯等等产能的走出国门,中国不仅收获了资金,还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可能将中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王义桅说,这些都将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不仅如此,在欧亚大市场的概念下,中国与欧洲的合作更有价值。
“一带一路”是当下热议的话题,是中国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线。所谓“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点与欧洲恰好有结合点。
王义桅告诉记者,欧盟提出欧洲新丝绸之路计划,目标是建立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贸区,这就为中欧洲际合作提供了对接的可能。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欧、中非,打通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的纽带。 “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的开发。
不仅如此,欧委会日前还推出欧盟互联互通项目,将于2030年建成欧盟核心交通网络。2014至2020年欧盟互联互通项目拨款总额将达到260亿欧元,将主要用于建设9条交通走廊,力争成为欧盟单一市场的“主动脉”。
“这个欧盟核心交通网络如果能与中国的丝绸之路计划对接,更能建立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沿这些线路将会逐渐形成为这些网络服务的相关的产业集群,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最终形成欧亚大市场。”王义桅说。
在产业发展上,中国与欧洲同样面临改革的需求。
“这些年中国与欧洲关系的最大变化是,双方都不再满足于只把对方当作贸易伙伴。”崔洪健告诉记者,中国已经不再仅仅是贸易大国,还是制造业大国和投资大国。中国需要更宽的领域与欧洲开展合作,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欧洲都需要改革,在改革中双方可以相互借力。
中国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很多欧洲经验。比如英国的全民医疗服务制度,比如德国的工业4.0战略等。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李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