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融合诗歌、戏剧、音乐与视觉艺术的深圳文化品牌活动——“第一朗读者”第三季在深圳中心书城举办。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近年来,不仅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也诞生了这样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地标性名片。
从2012年秋天始,“第一朗读者”运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开创了“诗剧场”新形式。历经两年,它以其独特的视觉、听觉、思想冲击力,在深圳及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国内新诗传播的跨界艺术样式。“第一朗读者”不仅让诗歌走进咖啡馆,也让更多普通市民、打工者听到、看见诗歌。
自1999年起,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剧、诗人从容,就带领她的团队开始进行诗歌与戏剧的跨界探索。日前,记者采访了从容。她说:“深圳是充满诗意的城市,我们的行动同样充满诗意。”
中国青年报:“第一朗读者”通过话剧手段,把诗歌推向公众视野。创意从何而来?
从容:我与诗歌的跨界实验与探索可追溯到1999年。那时,为庆祝深圳成立20周年,要做一台以诗歌为主要形式的纪念晚会。我们尝试把诗歌做成有一定的戏剧情节、有人物贯穿的朗诵形式,然后运用了多媒体及艺术手段,如,小提琴、二胡、钢琴等,配有舞者,加之戏剧场景,形成一出多媒介联袂的艺术盛典。
中国青年报:“第一朗读者”读诗活动的主题是“深圳为你读诗”?
从容:多年来,诗歌跨界传播活动中我们融入先锋戏剧和当代艺术。现在“第一朗读者”把诗歌还原到戏剧中,把戏剧还原到身体活动中,把身体还原到生命的场域中。
艺术家置身于今天的文化环境,其作品必然要反映出21世纪的现实特征。在诗歌活动中“演诗”环节所体现的,就是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
中国青年报:诗歌的这种朗诵形式,能否赢得普通市民、打工者的欢迎,还是依旧局限在诗歌的小圈子里?
从容:“第一朗读者”尽可能地走进咖啡馆、中心书城、广场。我们期待的目标是,让公众能够因朗读听见诗歌、因戏剧而看见诗歌、因音乐而热爱诗歌、因点评而领悟诗歌。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普通市民和打工族也能进入诗歌的高雅的殿堂,提升城市的精神品位,打造城市的文化名片。通过我们的表演者唱诗、演诗、评诗、读诗等环节,拓展了当代诗歌的立体呈现方式,让公众在场体验、感受、参与,全方位领略当代诗歌的审美妙义。
中国青年报:为使诵诗“更好看”,还请来了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来进行编导?
从容:我们力争对诗歌做进一步的探索,也因此有了“第一朗读者”这个品牌。第一届、第二届“诗剧场”分别是“我听见深圳在歌唱”和“穿越百年”的主题诗剧。《穿越百年》之后,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使诗真正走近大众。“第一朗读者”是我经过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思考和准备而产生的。
中国青年报:“第一朗读者”预算是多少?政府支持这一项目的理由是什么?
从容:深圳市委宣传部有文化基金扶持有创意的文化品牌,“第一朗读者”这个项目提出来之后,当时就被市委宣传部基金办的专家审批通过。很多台湾、澳门、香港诗人来到现场,都很佩服深圳政府部门的眼光。
深圳是一个文化包容性极强的城市,也是移民性的现代化前沿都市。正因为有这样的大环境,“第一朗读者”才应运而生。如,2013年,“第一朗读者”第二季在中心书城成功举办,就在于这座城市和市民的特殊性。中心书城的场合来的听众基本上都是来休闲的市民,深圳最早提出来就是让大众享受文化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什么文学,需要什么诗歌,需要什么传播形态和各个环节的产生,正好深圳做了一个回答。
中国青年报:“第一朗读者”的活动还有那些地方需要完善?
从容:在诗歌中寻找跨界的规律,是我所注重的。并希望能将其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能感受到这种艺术的魅力。期待深圳乃至全国有更深厚的文化情怀、更深远的文化眼光,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给予“第一朗读者”更多的支持。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吴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