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车拐过太平庄村口,里面的水泥路窄而平坦。车进不去了。一行人下车走,远远地听到锣鼓喧天,也远远地看到,路的尽头,十来个大妈正拿着粉的、绿的、红的扇子扭着秧歌。
显然,这是她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欢迎远来的“客人”。她们知道笔者是为采访马雄而来的,所以表演得更起劲。因为,这支秧歌队是马雄一手组建起来的。
“同志们辛苦啦!”马雄冲大爷大妈们开起了玩笑。
“首长辛苦!”大爷大妈们也不含糊。
这支秧歌队是今年1月办起来的,马雄走街串巷时,觉得村里的老人们没什么乐趣,就想着给她们组建支秧歌队。从服装到音箱都是马雄一手操办的,他还学了广场舞、扭秧歌,亲自教大妈们跳舞。
“到现在秧歌队已经组建大半年了,下载歌曲、联系演出等事情都是马雄做的,马上九月九,这次应该还是去敬老院演出。”大爷一脸期待地说。
一个河北固安供电公司的包村电工,怎么会成为一支秧歌队的发起人呢?
“抄表收电费、哪根电线断了、哪家灯泡不亮了,都要去修,时间一长,哪家哪户都熟了。”马雄说,对村里每家每户,他比村长还熟。
这种感情,是通过十几年如一日的服务培养起来的。
刚工作时,马雄时常听到村民们抱怨:“你们收电费时跑得比谁都快,有事情找你们时来得比谁都慢。”
村民的不满,马雄记在了心里。他决定以行动作出回应,便自费印制了写有“用电故障找马雄,马雄为您送光明”的连心卡。连心卡上印有他的电话,“有事打电话,随叫随到,决不隔夜。”马雄笑呵呵地说。
但也有不被村民理解的时候。
记得3年前的一个晚上11点多,刚刚送电回来的马雄被叮叮咣咣的打门声叫醒。“开开门!开开门!我家没电了。”门外一个已经有些口齿不清的男人大声地叫着。马师傅赶紧起身去开门。门刚开,一股酒气扑面而来。原来是宫村整日喝酒打牌的汉子。“我家没电了!赶紧去我家修,不然老子把你家都砸了。”醉汉见马师傅开了门,酒疯撒得更厉害了。马师傅二话没说,挎上工具包,骑上车,连夜赶到了宫村的醉汉家。查线路、排事故、接新线……直至凌晨1点多,醉汉家里亮起了黄白色的灯光。
还有一次,2012年2月6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风很大,晚上11点,马雄正在和家里人一起看元宵晚会。节日气氛正浓,一通电话打破了这个平静节日的夜晚。
“你家现在有没有电?”
“有电。”
“你来看看我们整个村子有没有电!你给不给修!今天我们这儿没有电,你们家也别想有电……”
这个电话是申庄村的村书记打来的。申庄村距离马雄家11里地,当时马雄刚刚接管这个村子1个月。11里路,马雄骑着电动车走了40分钟。到了村口,整个村庄一片漆黑,村子里的人等在村口,“怨气十足”。经过认真排查,马雄最后发现停电的原因是水利出口线总保护跳闸,抢修完毕,村子里又恢复了供电,大家的怨气烟消云散,“非要找车送我回来”。
马雄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1点多。
随着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化,马雄的服务也在不断升级,自制的“连心卡”换了4版,每一版的内容都有新变化。当记者问道,是否还要改进制作第5版连心卡时,马师傅摇了摇头,笑着回答:“不用了。现在每村每户都知道我的电话号码了。真的是心连心,不用再送连心卡了。”
从业十余年,马雄的“坐骑”由最初的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今天的电动三轮车,换了好几代。如今的“光明直通车”,被他打扮得焕然一新,十分醒目。印有自编标语和他本人服务电话的电动三轮车成了村子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路走来,马雄骑着他的“坐骑”走进千家万户,为各个家庭抄表、收费、抢修,忙了大家,却没有顾上小家。
马雄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所住的西屋,开关用的灯绳坏了。马雄就从地里随便找了一根种菜插架用的细竹竿,搁在母亲屋里,“妈,您先拿这个凑活一下。我有空立马修。”马雄母亲每次都垫一下脚,用那根破竹竿把灯开开、关上。老太太知道儿子忙,但时间一长,也会嘟囔他,“你真是‘忙真妈’(当地土语),也不知道一天天是真忙还是假忙,家里的灯绳坏了这么久,你就不能修修。” “咱们家自己灯什么时候修不行”马雄总这样说,一说就说了很久。这竹竿一用就是几个月。
他老婆也生气,因为马雄老自己垫付电费,还总用老婆打工的工资。
马雄笑着打趣道:“每到月末,老婆一发工资就赶快对她热情点儿、话多点儿,好把电钱垫上,不然怕乡亲们这电供不上。都是一个村的,总不能给人断了电吧。”
他说,电费交不上,有的是因为出门没赶上收电费、有的确实是因为经济困难。“倒没有谁真要为难我,不愿交”。
但村里一个老太太的电费,马雄却从来都是自己垫付的。
2007年,太平庄村以捡破烂为生的王淑兰老太太找到了马师傅,提出要装电表的想法。老太太年近古稀,有儿有女,却没人赡养。将心比心,为人子女的马师傅给连户口都没有的老太太家里装上了电表。
装上电表后,生活拮据的老人家生怕多用电,马雄宽慰她说:“您别担心,这电您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就这样,马师傅每个月为老人多垫付电费,虽不多,每月只有几元,但老人心里知道马师傅是好人,一直关心她,照顾她。
一次,老太太突然跑到他家里,从兜里掏出7颗花生,说给孩子们吃。马雄一看就感动了,7颗花生是再小不过的东西了,但他知道,这是一个一无所有的老太太所能拿出的所有心意。“老太太70多岁了,眼神儿也不好使,7颗花生整整齐齐的,一看就是大秋后,从地里拾秋特意挑出来的。”
马雄把这7颗花生装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放在装满荣誉证书的壁橱里。“我就相信,人心换人心啊!只要付出真心就会感动。”马雄感慨地说。
纪明 高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