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伯、南邵、苏庄……这些位于城市铁路线末端的名字,并不为多数北京人所熟悉,尽管它们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这些地方,有的正日以继夜地大兴土木,到处都是工地与尘沙;有的还如从前光景,散落着庄稼与农户;有的已成为荒地,让人很难把它们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联想到一起。
公共交通的出现使得城市规模的大小不再受步行距离的限制,城市扩大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各种力量的牵扯下,城市的边界不断被突破……
“我家买水果从来不花钱”,9岁的鲁成得意地拍了拍家成的肩膀:“家成的爸爸就是做水果生意的,我们是邻居!”家成家的水果摊就在紧邻北京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不远的一片露天菜市场里,在这里花10元钱可以买到4斤烟台梨,猕猴桃低至1.5元一斤,在晚上收摊前甚至能买到1元钱1斤的苹果。
位于西五环外的苹果园站自1973年启用以来便一直是地铁1号线的起点。40年来,1号线的终点从复兴门到西单到建国门,不断向东延伸,像条点燃的引线,点燃了西单、王府井的繁华,催生了CBD商圈的崛起。如今从西五环外的苹果园站到东五环外的土桥站,距离超过46公里,乘坐地铁1号线和八通线,只要2元;乘坐地铁4号线和大兴线,从北京西北角的安河桥北站到南六环外的天宫院站,全程50公里,也只需要2元。公共交通的低价福利对每天奔波在这座城市的工薪族来说,多少是一种慰藉。10月13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地铁与公交的价格都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位于通州城区东南的土桥站是八通线的终点,站外堆积了大量建筑垃圾,形成一座高约3米、绵延数十米的泥山。车站因临近土桥村而得名。土桥在元代是南粮北运的主要通道,为了便于车马通行,在通惠河咽喉必经之地,修建了一座木桥,该桥的桥面旱时为土,雨时为泥,俗称“土桥”。早年间土桥只是一个小村落,人口不到1000人。当年随着地铁八通线的开通,土桥一带也得到迅速开发,新兴的住宅区成为不少在CBD上班的年轻人的首选。
2012年12月30日开通的6号线也是一条贯穿北京东西的地铁线路,一期最西端位于海淀区五路居,从地铁出来穿过人行天桥便可以横跨西四环,一对年轻的夫妻将天桥下的空地用铁皮围起来,暂作栖身之所。而紧邻四环的小区内,二手房每平方米均价已突破5万元。
而6号线另一端的草房站,已经成为北京东部最密集的居民居住区。牛女士钻过草房站外围墙下的窟窿,是一片坡地,她发现自己种的大葱又被人偷了。牛女士抱怨道,车站外没有公共厕所,很多坐地铁的人到这里解决问题,顺便拔几根她种的葱就回家了。对于从老城区珠市口搬到草房附近的牛女士来说,没有公共厕所的街道让人难以忍受。早在今年上半年,位于东五环外的草房站因附近交通混乱、垃圾成堆而被媒体曝光。
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紧邻北京最大的社区——天通苑,每天早上7点至9点,排队的人群就持续处于超饱和状态。这里早年以较低的房价和房屋租金吸引了近60万居民,如今房价、房租已随着市场行情飞涨。不过,翻过车站外围的铁栅栏,穿过一片荒草地,在临近的村庄里,村民特别改造的带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小公寓,月租金在600至900元不等。这并不是最便宜的,地铁14号线位于西五环附近的终点张郭庄站,类似的公寓,月租仅500元。10月6日,赵先生专程赶抵张郭庄,再三权衡后放弃了在此租房的打算。他个人可以忍受比较偏僻的居住环境,但妻子和孩子刚从沈阳过来,他表示实在不太放心。
地铁越建越长,截至2013年,北京地铁对公众开放的运营里程已达465公里;城市也越拉越大。60岁的董永峰是土生土长的房山人,现在在位于西南六环附近的房山线苏庄站外从事建筑工具租赁业务,尽管今年业绩有所下滑,但他仍感叹道,房山线开通3年多以来,车站周边的发展比过去30年都快!
制图:徐珍珍
吴海浪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