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争议衡中系列

衡水中学的现实与未来

熊丙奇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0月28日   06 版)

    衡水中学的争议,一直没有断过。有些人希望这次由中国青年报开启的讨论,能达成共识。但在笔者看来,这十分艰难。因为很多围绕衡中的争议,根本就是各说各话。要让讨论有成效,必须厘清一些基本概念。

    其一,一切为了高考,是高考制度的问题,还是衡中模式的问题?

    “衡中模式”饱受诟病之处是一切为了高考,并把这做到“极致”。批评者认为,它把应试教育做到登峰造极,只育分不育人,把学生当作高考的机器;赞成者不以为然,其理由是,现今中国教育评价制度,不就强调考试分数吗?哪一所学校不在进行应试教育,差别只在于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以及只做不说上。很多学校也在全力做应试教育,但不得法,成效不大,还有的表面上宣称做素质教育,但搞的完全是应试这一套。在这种背景下,衡中把应试教育搞得很成功,难道有错?如果有错,错就在评价体系上。

    以笔者之见,衡中其实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一个样本,分析衡中的办学,应该重点挖制度根源,否则,就把应试教育的板子打在学校身上,一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二来学校也不服,其他学校也是应试教育,以为“只因我做得最好才被质疑”。

    必须意识到,评价制度不改,唯分数论就难以打破。切实推进制度改革,才能把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这是争论双方需要达成的共识之一,一方淡化制度,只批评学校,一方强调制度之下的现实合理性,难以找到交集,如果制度不变,批评者继续批评,办学者继续老样子办学,这能促进教育进步吗?更重要的是,如果制度改革作为不大,大家认定制度难以改革,赞成衡中模式的声音不会减弱。

    其二,教育改革,是体制责任,还是学校责任?

    批评衡中模式者,期待衡中能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进行教育改革,因为衡中有资源也有空间,在教改上做出探索;而赞成衡中模式者,则呼吁尊重衡中办学取得的成就。

    在笔者看来,制度改革和学校自身的努力,不能割离开来。高考制度必须改革,否则基础教育学校自身的改革空间有限,不能脱离高考制度奢谈只要学校转变,而与此同时,学校在当前高考制度下,也应该积极作为。这是一所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名校而非高考名校的必然选择。

    衡中的办学者应该从争议中看到,就是取得如此辉煌的高考奇迹,但学校得到的社会认可度、满意度并不高。

    衡中重视高考成绩,这是中国教育的现实,但现实不代表未来。衡中要拥有更好的未来,必须思考在目前的办学基础上,怎样推进改革。

    据笔者的观察,衡中近年来也在寻求突破,但他们也背负着压力——万一成绩下降怎么办?如果衡中考上北大清华者减少,可能又会遭遇新的质疑,就像当年的黄冈中学一样。从这一角度看,不以高考论英雄,还需要社会舆论的配合。

    衡中模式是现实评价制度、地方政府教育战略、社会名校情结的综合产物,改革不是衡中一校的事,必须从各个环节共同努力,围绕衡中的讨论,应深入揭示评价制度的问题,政府教育战略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教育价值的导向和办学者、受教育的选择影响,但有一个前提是,所有人要意识到,升学教育模式并非好教育模式。打破升学教育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学校办学的共同追求。

火箭小子创业经历人生过山车
衡水中学的现实与未来
优良校风塑造了这所“不一样”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