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针对转型期青少年成长新特点——

湖北多方联动编织未成年人“保护网”

本报记者 雷宇 徐霄桐 通讯员 陈艳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03日   01 版)

    父母离异后,10岁的小丽从一个原本乖巧听话的女孩渐渐变得叛逆——喝酒、抽烟、夜不归宿。

    在社区的指引下,小丽的父亲找到了湖北武汉江汉区友谊青少年空间的“知心姐姐”陈宇。家庭探访、学校调查,与朋辈、亲友沟通,再结合心理辅导,陈宇很快帮助小丽重新适应了环境,恢复了简单、快乐的学习生活。如今,小丽已经顺利考上高中。

    在江汉区友谊青少年空间工作6年,陈宇累计服务青少年7万人次,这位“中国最美社工”最大的感触是,“对问题青少年,拉一把他就能成才,放一把他就会掉进深渊”。

    湖北省现有未成年人146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6%。小丽的故事只是湖北关爱青少年群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湖北省先后成立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简称“预防办”、“未保办”),办公室均设在团省委,共青团组织和公检法司、文教卫等近20个部门联动,针对转型期青少年成长新特点,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和制度建设,为重点青少年群体构筑“新希望工程”,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力量,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牢牢地编织起一张未成年人的“保护网”。

    用制度和法律为“荆楚花朵”成长护航

    尽管自2011年以来,湖北省未成年人犯罪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减,团湖北省委副书记、省综治委预防办主任金鹏依然感觉“压力山大”。

    多次调研中,一个新的现象引人关注:过去未成年人犯罪大都是16岁以上;而现在,十三四岁犯错的孩子越来越多。

    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北,一边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一边则是武汉等中心城市随迁子女密集,其中一个共同特征是,部分孩子缺乏家庭关怀,监管也乏力,很容易被侵害或误入歧途。

    异地监护人、组织机构的监护责任如何设置?发生问题后相关部门如何补位?面对新课题,过去工作主要法律依据中对于责任部门分工规定亟待调整完善。对此,团湖北省委联系专家组织多轮调研,争取形成新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条例纳入省级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启动立法程序。

    深入一线调研,直面时代关切,团湖北省委类似的努力还有很多。

    2009年至今,团湖北省委每年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各级团组织围绕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等内容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600余篇,向各级人大、政协提交建议提案612件。

    湖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谭先振介绍,在湖北,未成年人保护和服务管理工作一直是综合治理的“源头工程”,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用制度和法律为“荆楚花朵”成长保驾护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

    2007年,湖北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省级年度综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青少年预防犯罪工作成为地方政绩考核的重要一环;2009年,湖北推出《湖北省实施<中国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成为全国率先完成地方修订的省份之一;2011年,湖北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推动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为推动工作落实,从2013年起,湖北预防办、未保办以年度形式推出“十件实事”,由成员单位申报认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形成合力。

    重点群体有了“新希望工程”

    28岁的江汉大学毕业生简曼丽没想到,6年前自己的一个个人尝试成为惠及全省留守儿童的大工程。

    2008年,简曼丽来到宜昌市远安县茅坪场镇担任大学生村官。她发现很多中小学生暑期无人辅导,一些无人看管的孩子经常到河里捉鱼或游泳,于是萌发了为农村孩子办个“假期兴趣班”的念头。

    在当地团组织和几位返乡大学生的帮助下,2010年7月,简曼丽开办了全省第一个“希望家园”暑期留守儿童培训班。

    不久,这一解决乡村留守儿童暑期安全隐患的关爱模式进入团湖北省委的视野,随即在全省推广,“希望家园”项目成为湖北对农村122万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和犯罪预防的重要抓手。

    自2013年暑期起,在湖北省委组织部等单位的支持下,全省各地依托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筹集资金790万元,建成“希望家园”2176个,参与志愿服务人员6000余名,覆盖湖北省17个市州,惠及10万名农村留守儿童。

    如今,“希望家园”已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业余学习中心、生活救助中心、校外活动中心、心理辅导中心和亲情联络中心。

    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一项调查显示,家庭缺失、教育失衡、交往不当,极易让未成年人在人生道路上走偏。为此,湖北将目光重点投向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留守儿童、流浪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五类群体,构筑起“新希望工程”。

    在城市,湖北发起“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截至2014年7月,湖北团组织结对1633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和50万余名农民工子女,48万志愿者开展亲情陪伴服务89478次,学业辅导服务84240次,感受城市服务54893次,自护教育服务58424次。

    2010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和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方向全国试点。

    依托宜昌探索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湖北省按300户的标准建起网格19899个,配备网格员19935名,网格员逐户走访,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家庭状况和自身状况等进行摸底排查。

    “一人一格”的网格化信息迅速成为职能部门工作“利器”,湖北司法厅推出服刑人员亲子见面会,打造100个未成年人“四无”(无犯罪、无闲散、无吸毒、无流浪)社区……2013年12月至今,共帮扶弱势青少年8764人。

    政府引导的专业服务迸发力量

    团湖北省委联合湖北省未保办发起的调研显示,未成年人伤害事件一大原因是未成年人自护教育普遍缺乏,这一调研结果得到湖北省主要领导的关注和批示。

    寻找专业机构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教育由此催生。

    2007年,还是医生的王辉发现许多普通民众缺乏自我救护的知识和技能,常常导致他们错过最佳救护时机。为此,她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成立了武汉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义务普及自我救护知识。

    因为王辉及其团队的专业性,团湖北省委希望他们能够进入社区对未成年人开展安全教育;而这恰恰也是王辉一直想做的事——以组织的形态扩大服务范围。

    2014年7月至9月底,团省委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在武汉及宜昌、鄂州等周边城市社区,围绕水域安全、消防安全、意外伤害、家庭救护等主题,开展“青春护航”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社区行活动。

    手骨折了怎么包扎,火灾了怎么办,小女孩身体哪些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碰的……依托社区的暑期小课堂,“王辉们”专业的训练和互动教育引来好评如潮。

    如今,政府购买服务中不断增添“新鲜血液”:面向残疾未成年人和社区青少年服务的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针对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武汉爱心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社区未成年人的荆州四叶草社工服务机构……

    借助专业人做专业事,政府引导下的专业服务迸发出巨大力量。

    湖北团组织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开展“中高考减压”、“自护教育课堂”等活动2000余场次,服务青少年及家长40万余人次。

    针对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监管缺失、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容易滑向流浪边缘的问题,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引入专业心理干预专家,推出控辍保学“小橘灯”项目,心理辅导、早期干预、一对一服务,大量服刑人员子女迅速走出心理阴霾,健康成长。

    “专业社工全面参与的社会教育优势逐渐凸显。”团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未保办主任张桂华说,湖北的未成年人保护和服务管理工正在汇聚三方力量——以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主的正面联系力量、以青少年社工为主的专业教育力量、以各类志愿者为主的社会帮扶力量,一张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防护网络越织越密、越织越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
在古田会议光芒照耀下继续前进
湖北多方联动编织未成年人“保护网”
第十届“振兴杯”决赛即将举行
英雄城市被“黑金”绊倒
蓝天目标倒逼京津冀启动超常规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