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苍茫大地,深爱热土家园。叶子是碧绿的江水,花朵如天空般蔚蓝……”这是讲述“两弹元勋”邓稼先不凡人生的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的主题曲。11月3日晚,这歌声唱响上海戏剧学院——《马兰花开》作为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开幕剧,在该校实验剧场上演。它全景展现了大漠深处的“马兰花”——隐姓埋名28年的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少年有志、学成回国、报效祖国及至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奉献生命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今年,距离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但邓稼先的精神仍深刻影响着一代代有志青年。
该剧自2013年4月首演以来,已在北京、武汉等地演出6轮28场。该剧邓稼先饰演者、清华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博士生梁植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每当主题曲响起,“总有许多观众热泪盈眶”。据介绍,这些观众中,既有莘莘学子,也有我国一线科研工作者、部队官兵;既有我国“两弹一星”元老,也有在读高中、初中的“90后”、“00后”孩子们。
“马兰花开”有三年
《马兰花开》是一部由清华学子自创、自排、自演的话剧力作。自2011年清华大学开始策划该剧起,3年里,“马兰花”在当下清华师生的心中,已生根开花。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逾220名学生骨干先后加入该剧组饰演角色。并且,6轮演出已经覆盖观众达4万人次。并且,这些舞台上的英雄形象已经活在同学们的心中。戏里戏外,话剧《马兰花开》的扮演者已习惯了别人用剧中人物的身份称呼自己。如,饰演邓稼先的梁植,常被同伴们亲切地唤为“老邓”;扮演科研人员“小高”的清华化学系博士生吴昊,在同学们的口中也已经完全成为“小高”。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年轻人肯定是需要偶像的,关键在于社会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偶像和榜样?”2011年8月,在时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的指导下,清华大学计划编排讲述邓稼先的话剧。
史宗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邓稼先投身国防事业时不过35岁。他的助手们也是一群20多岁的、包括许多清华大学学子在内的年轻人。他认为,邓稼先的故事距离清华学子“并不遥远”。
“近年来,清华大学有上百名学生追随邓稼先的足迹,为祖国科研事业倾情奉献。”史宗恺相信,这部刻画邓稼先形象的话剧,在清华大学乃至全国大学生中间,“一定有土壤”。“清华大学长期开展各种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同学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并注重教育学生们在对国情、民情的深入了解中,逐步明晰自己的人生方向。”
2012年年初启动的中国科协“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为酝酿中的《马兰花开》添薪加火。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胡和平提出,要将该剧打造为“经典之作”。至此,《马兰花开》剧本开始了历时一年半的集体创作。
清华大学电视台主编、清华工程力学系1990级校友覃川老师担任剧本总执笔。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该剧原名叫“两弹元勋邓稼先”,胡和平提出要加入“马兰花”的元素。“邓稼先和同事们曾奋战在我国的荒凉大漠,那里的马兰花顽强扎根、美丽绽放。马兰花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生命力旺盛、默默奉献的精神象征,同时也是邓稼先的人格表征。”覃川说。
在现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看来,《马兰花开》“既唱响了主旋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又充满着戏剧张力和艺术创新,它在用艺术的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
陈旭认为,邓稼先等科学家是“共和国的脊梁”,《马兰花开》正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马兰花开》要成为清华的保留剧目,在代代清华人中演下去。
目前,《马兰花开》已经实现了对清华学生的“全覆盖”,几乎所有同学都看过、感动过。自2013年起,观看话剧《马兰花开》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部分。
清华大学团委书记赵博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清华大学已经探索出以话剧《马兰花开》创作排演为载体,思想性、艺术性、实践性相结合的思想教育新模式。并已形成面向创编团队、全校学生、社会观众三个不同群体,包括创作排演、观演讨论、宣传巡演三个环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教育系统”。
读懂邓稼先
赵博在《马兰花开》的演出现场对深受感动的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最受教育和感染的,首先是参与创作排演的演职人员。”
起初,对于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们来说,“邓稼先”只是一个遥远到只能在教科书中搜索到的名字——他是26岁从美国毕业回国的“娃娃博士”,父亲邓以蛰是清华著名美学教授,岳父许德珩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条件优越的他为何要长期隐姓埋名?为什么他不顾致命辐射,独自冲进核试验场寻找弹体,结果年仅62岁便患癌逝世……
带着疑问,剧组给全体同学开了书单,要在大量文献资料中与邓稼先“对话”。
为了让大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邓稼先”,2012年春夏,清华大学校团委组织部分剧组成员拜访了邓稼先的亲人、同事,并赴邓稼先工作过的地方采风。
在四川省,邓稼先曾任院长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被称作“九院”)坐落在山区深处。同学们看到的邓稼先办公地,不过是红砖砌成的小平房。在梁植的记忆里,它“简陋、灰暗,甚至有些压抑”。但是,那是梁植第一次“离老邓那么近”。他在惊愕之余不禁心跳加速。“我当时在想,当年的邓稼先是怎样的心境?”
邓稼先在九院的老部下们向同学们还原了老邓的“心境”。
邓稼先的同事李德元慷慨如昨:“我们对奉献精神是这样理解的——不能总想着以后自己会怎么样。我们当时想的,是以后国家会怎么样!三年困难时期,老邓和我们吃的是窝窝头和白菜帮子汤,谁也没觉得应该特殊一点。我们心里就是一条,要把原子弹、氢弹搞出来!”
在西部,同学们曾赴一座特殊的烈士陵园参观。300多位像邓稼先一样为“两弹一星”献出生命的先辈,就长眠在那里。剧中扮演科研人员“小高”的吴昊记得,当他从一个个墓碑的生平上发现了许多清华学子的名字时,顿有时空交错之感。
“跟我们年龄相仿的学长们跟随邓稼先,选择了一种默默无闻的伟大人生。今天的我们,不能辜负他们。”吴昊说。
剧组的部分同学还拜访了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许鹿希和邓稼先的家,在北京一处老家属楼里。“邓稼先的屋子,我完全按照原样保留下来。”同学们记得当时,已经八旬的许鹿希轻声说。屋内简朴得像是停留在上世纪:水泥地,白灰墙,没有现代的家具……
邓稼先用过的一切,都被许鹿希用塑料纸包好,用小楷写上:“邓稼先的磁带”、“邓稼先的唱片”……在许鹿希记忆里鲜活着的邓稼先,是个酷爱听戏、听交响乐的人。有时候他听戏买不到票,就去找黄牛买高价票。他喜欢在圆明园人最少的时候,带许鹿希和孩子们入园,在夕阳下划船……
当年,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直到去世前才被公开身份。28年里,许鹿希不知道丈夫在哪儿工作、在做什么;在有限的见面中,她也默契地从不问丈夫。在剧中扮演许鹿希的清华人文学院2012级硕士生张紫薇,则在感动中努力地体会着她。
是什么信仰,让邓稼先以一生为代价去奋斗、让许鹿希默默奉献?许鹿希给《马兰花开》剧组写了一幅字作答:
“邓稼先常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我们的工作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谨以此,与清华大学的同志们共勉之。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写。”
但许鹿希婉拒了张紫薇和同学们邀她去看《马兰花开》的请求。因为,“和你们聊了一下午邓稼先,我要一个月才能缓过来;如果去看这部戏,我缓过来不知要多久啊……”她的话让周围的同学潸然泪下。他们在逐渐读懂邓稼先。
与“邓稼先”三个字相匹配
话剧《马兰花开》开始了质的飞跃。
在剧组位于新清华学堂的排练厅里,一面墙上挂满了邓稼先各个时期的照片。它们是对同学们无声的激励。
空政电视艺术中心青年导演李欣凌应清华大学之邀担任《马兰花开》的导演。她对剧组全体成员提出的要求是:“我们所有的努力,都要与‘邓稼先’三个字相匹配。”
用李欣凌导演的话说,“这些清华学霸感动了我。他们拿出了邓稼先的拼搏精神来排这部戏,追求每个细节的完美。”
清华社科学院2011级硕士生袁昊,在剧中扮演一位被日军欺凌的老大爷。为了表演好一个“重重摔倒”的动作,他没事儿就研究摔倒的姿势,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痛并快乐着”。眼下,袁昊已经毕业,他对记者坦言,“舍不得《马兰花开》”,所以一有闲暇就回校排演。扮演日本兵的清华土木水利学院2012级本科生罗圣西记得,自己因在表现鬼子狰狞笑声时“感觉不对”,被导演要求反复练习、琢磨。从此,排练室外多了一个常常对着来往路人怪笑的人。
在剧中哭戏最多的角色“小辣椒”扮演者、人文学院2011级本科生魏慜慧,是个生性活泼的姑娘。起初排练时,她要么哭不出来,要么就是哭得不对。她逼自己沉浸在人物的情感里找感觉,“常常带着两只哭肿的眼泡去排练”。让魏慜慧难忘的是,有次演出前她不慎扭伤了脚,却硬是忍着剧痛完成了演出,“丝毫没让观众看出异样”。
清华材料学院2011级本科生韩屹,笑言自己是“舞台上最大的角色”。事实上,观众看不到他胖乎乎的身影;他只是一名躲在数米高的舞台移动布景背后的工作人员。尽管这活“又苦又累又不露脸”,但在韩屹看来,邓稼先不就是这样吗?每次走位,他都精确到厘米。剧中舞台移动布景共18块,包括韩屹在内的18名推景者,被戏称为“十八罗汉”。
剧组的同学们白天要上课,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几乎全部用于排演,还要见缝插针地温习学业。尤其是到了考试季,他们排练间隙就在外面桌子上复习,到了自己的部分就丢下书本上台演,演完了又接着看书。
“相匹配”的标准,让演员们自觉地“以邓稼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严格的要求与自我要求中,他们反而找到了满足感。
“马兰花”正在盛开
《马兰花开》所到之处,在观众中激发出巨大的情感碰撞。
2013年4月26日,该剧在清华首演,邓稼先挚友、杨振宁前来观看。他评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的具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他激动地说:“很高兴看到表现邓稼先科学报国的话剧在清华上演,这对青年学生非常有教育意义。”
沉浸于剧情的年轻观众们,不觉得自己被《马兰花开》“教育”了。在该剧面向清华附中的一场演出结束后,“00后”的孩子们哭得稀里哗啦。然后,全场起立,经久不息的掌声让演员谢幕3次。
今年5月,《马兰花开》在中国科协组织下赴武汉巡演。在一场同样是面向中学生的演出中,谢幕时小观众们的反应惊呆了剧组——几百名孩子都想往台上挤,迫不及待地要和演员们交流感悟。结果演出结束,演员们硬是在台上又多站了两个多小时。
一名观看演出的武汉初二女生搜索到梁植的微博,发了一封私信说:“梁植哥哥,谢谢你。今天被学校组织看戏,我本以为又是‘受教育’;我是抱着‘睡一下午’的打算来看的,没想到哭了一下午。”
这让演员们意外、感动。1987年出生的梁植本以为“00后”活在韩剧和动漫的世界里,“没想到孩子们对主旋律有这么强烈的认同”。他开始相信,“主旋律”也可以“零距离”,因为爱国、报国对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少年而言,都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年近八旬、从24岁大学毕业起就跟着邓稼先工作的老专家竺家亨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马兰花开》把我带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这部戏对老邓的刻画是真实感人的。我很感谢清华大学排出了这样一部戏!”
该剧在祖国西部“老邓”工作过的几个地方巡演时,观众的反应让演员们更难忘。
“那里的一线科研人员和官兵,看《马兰花开》时的笑点、泪点都与普通人不同。”在剧中扮演科研人员“小高”的吴昊回忆。如,“当演到邓稼先对许鹿希表示,对于自己的任务,他‘不知道、不能说’的时候,台下的观众都会心地笑了起来。”吴昊感到了这笑声中的沉重。
剧中最后一幕,是邓稼先去世前,要求警卫员带他再去天安门走走。这个情节,源于邓稼先警卫员侯泽华老先生的真实回忆。侯泽华曾告诉梁植,“老邓去世前一周,不顾医生劝阻,非让我带他去天安门广场。他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坐了半天,对我说,以后每年你都要来八宝山看我,告诉我国家的发展……”
那是1986年7月,生命倒计时仅剩一周的老邓,在侯泽华的搀扶下,离开天安门广场,又来到王府井书店。看到一本讲述计算机科学的书,虚弱的老邓眼睛一亮,对侯泽华说:“计算机这个东西以后会有大发展,对国家非常重要。如果我病能好,我就想再研究研究这个……”
马兰花谢,老邓没能再起来。但新一代马兰花正在盛开。
赵博透露,清华大学团委坚持以“社会实践年会”的形式,每年组织大批学生在全国各地实践。他说:“近5年来,全国有500多名清华毕业生赴乡镇一级的基层工作。”《马兰花开》在校园内外引发的反响,进一步坚定了同学们献身基层的决心。
“两个曾分别担任我校化学系、水利系团委书记的同学,在看了《马兰花开》以后告诉我,自己也想去西部‘建功立业’。结果他们毕业后真的去了西部,已经在基层扎根了。”
《马兰花开》主题曲的作曲者,清华校友、“水木年华”主唱缪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马兰花开》是直击心底的。作曲时,我觉得一种温暖又庄严的情感在慢慢流淌。”
11月3日晚,《马兰花开》把这份流淌的感动带到了上海。梁植希望《马兰花开》能到全国各地更多学校巡演,给更多的同龄人乃至“00后”带去震撼和思考。因为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属于他们的“马兰花故事”,还需用一生去绽放和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