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11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振兴杯”十年,美发工种首度登台

能站在这里,就是美发师的胜利

本报记者 袁贻辰 黄丹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06日   08 版)

    11月5日,辽宁省沈阳市,第十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美发师实操项目,选手们在进行比赛。该项目是第一次被引入大赛。本报记者 赵迪摄

    指甲缝被染发剂侵染成棕红色,指间遍布厚茧,掌心因为长期被药水浸泡而皴裂蜕皮……这是罗旺凡的手,一双美发师的手。在这位广西小伙子将至而立的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光与“美发”息息相关。

    罗旺凡参加过不少技能竞赛,成绩不俗,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但他渴望被更多人认可。得知“振兴杯”开设了美发工种,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举办10年来,“振兴杯”舞台上首次上演“美发”项目“处子秀”,实现了“振兴杯”竞赛工种从二产制造业“唱主角”到三产服务业“露头角”的突破。

    在“振兴杯”赛场,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77名美发师选手辨识度极高,他们“头发很潮、衣着抢眼”,让参加过5届“振兴杯”的团陕西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挂职干部鲁靖连连感叹:“这次‘振兴杯’变得更有活力,更时尚了!”

    宁可少赚钱,也要“往外走”

    顶着一头黄色短发、鼻梁上架了一副超大号黑框眼镜的李桂花“惊到了酒店工作人员”。她听说,前几届“振兴杯”选手穿着打扮比较“老式”,看起来就是“传统的青年工人”。但她并不打算因此收敛,因为“美发师就是来引领潮流的”。

    李桂花来自青海省海东市,从业16年,已经拥有美发师高级职称。报名参加“振兴杯”时,她最先听到的,是质疑的声音。有同行“阴阳怪气”地问:“美发师会剪头发就行了,整这些有的没的干啥?”

    这些同行“固步自封”在美发行业这个“小圈子”里。在他们眼中,“少开一天店,就少赚很多钱。参加比赛划不来”。因此,得知举办“振兴杯”的消息,很多美发师虽然“动心”,却迟迟下不了决心。有的人“担心钱赚少了”,还有的人“不知道这种比赛对美发师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团甘肃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孙燕看来,美发师想“往外走”很难。因为收入取决于工作量,他们“被困在美发店里”,很难意识到“往外走的好处”。

    而“振兴杯”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能让这些美发师明白“天外有天”,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在甘肃省美发美容协会副会长周力的印象中,美发行业还从未有过如此大型的赛事。而“短发潮流修剪”和“中长吹风造型”这两项决赛考核内容,尤其能够检验美发师的剪功、吹风功、造型功等综合素质。

    在李桂花工作的海东市,“会剪头的满大街都是”,但拥有职称资格证的却不超过10个人。放眼整座城市,大多数美发师“只关心自家几十平方米小店的生意”,他们学习技术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视频或图片进行模仿。加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仅外人常常“轻视”美发师这个职业,李桂花甚至觉得,很多美发师“自己也轻视了自己的职业”。

    这种“轻视”,在不知不觉中已严重影响到整个美发行业的发展。2004年~2008年期间,青海省还曾举办过美发师技能竞赛,在那之后就“一次比赛也没搞过”,因为“连符合条件的裁判都找不到”。

    这也是34岁的李桂花打着“高龄擦边球”来到沈阳的最大动力。她想要证明,“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无法被轻易替代,美发师是一份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职业”。

    得知自己将作为青海省美发师代表角逐“振兴杯”时,李桂花突然觉得“身上担子重了很多”。因为费用需要自理,李桂花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赛。她的态度十分明确:“我一定要去,要填补这个空白,更要努力拿到好成绩,带动更多的美发师学习技术。”

    他们的努力,终于有机会被看见

    9月底,甘肃省几十名优秀美发师齐聚兰州,参加团甘肃省委和甘肃省美发美容协会举办的全省选拔赛。在比赛中,周力第一次发现,许多工作了十几年的“资深”美发师,握着吹风机的手竟然在发抖。他知道,对于这些“一直不怎么受人重视”的年轻人来说,这场比赛“太重要了”。

    在开往沈阳的火车上,最终脱颖而出、代表甘肃省参赛的宋承军和娄重阳“一刻也不敢闲下来”。他们戴上耳机屏蔽外界干扰,互相考问理论知识考点。遇到不懂的,两个已经30岁出头的美发师会像个“认真的学生”,一遍遍向周力求教。

    “去办信用卡,一提自己是做美发的,人家都不给办。”广西小伙子梁彦荣笑得有点苦。“没文化”、“没素质”一直是大众贴在美发师背上的标签,“洗剪吹”几乎成了不靠谱的代名词。“社会对我们的确有点误解。” 梁彦荣说。他的队友罗旺凡并不服气,为了“弥补自己欠缺的东西”,罗旺凡报考了成人大学。

    “振兴杯”开赛前夜,他们“挑灯夜战”,直到凌晨两点。“能走到这儿,肯定要付出很多辛苦。”梁彦荣说。

    陕西的3名参赛选手也“憋足了一口气”,要到“振兴杯”的赛场上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都是85后,却已有着10多年的从业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伴随他们的,还有“无处不在的歧视”。

    罗洪波直到32岁才结婚。十几年来,他从洗头小弟成长为知名发型设计师,每月也有不错的收入,但许多女孩一听到他的职业,就会躲得远远的。得知“振兴杯”将举办美发项目比赛,这个每天都要站着工作至少12个小时的美发师积极地报了名。他想用实力为自己,也为这个职业赢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3个年轻人的备战状态,让陕西省代表队领队鲁靖非常吃惊。刚一下火车,3个小伙子就齐刷刷站在大街上,盯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鲁靖怎么叫,他们都不走,硬是在冬日沈阳的街头站了好几十分钟。后来,他们才告诉鲁靖,这是在“观察沈阳当地发型的潮流特点”。

    鲁靖突然很为3个小伙子抱不平:“该是多有心的人,才会这么关注细节。要成为优秀美发师真的很不容易。”

    5日上午的比赛让平日里慢条斯理的李桂花“大受打击”。按照要求,选手必须在40分钟之内完成“短发潮流修剪”项目。她发现,现场许多选手做得“又快又好”。“一看就是为比赛练习了很长时间,准备得太充分了”。

    美发组副裁判长陈丽红经常担任国内各项美发赛事评委,她坦言,参加“振兴杯”的选手让她“出乎意料”。“以前总说国内美发师眼光差,这次我才发现,其实我们的美发师眼光也非常不错了”。

    陈丽红说,在一般美发行业的比赛中,表现优秀的选手大概会占到三分之一,但在“振兴杯”赛场上,至少三分之二的选手都有“成为资深美发师的水准”,他们当中很多人是“专业发廊的老板”。“希望这些美发师能利用好国家给予这个行业的机会,把美发行业的专业程度展示给社会大众,让更多人明白,美发行业不是‘剪剪头发而已’,而是一门艺术,更值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从“振兴杯”开始,摘下有些人的有色眼镜

    “前些年,美发师这个职业跟瓦工、水电工都没法比。”上海华安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副经理姜海平说。这次,他作为上海队技术指导,带领3位选手来到“振兴杯”赛场。“从事这个行业很艰辛。房租在涨,物价在涨,瓦工一天收入都三四百了,可是美发师收费还是很低,竞争越来越激烈。”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国际美发品牌的进驻,上海美发行业被“扬州帮”统领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各地优秀人才纷纷涌入,虽然美发师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却还“远远不够”。姜海平曾到日本、法国等地进修,他介绍,在日本,美发师都是拥有高中甚至大专学历的专业人才,而在国内,许多年轻人选择当美发师只是为了“学门手艺,混口饭吃”。“未来的市场对美发师的要求会更严格,需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姜海平说,“‘振兴杯’比赛对他们来说是个提升的机会,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政策和平台,参赛选手真的是幸运儿。” 

    在罗旺凡心中,“美发”不仅是一个服务行业。“做这一行,有技术才是根本,才能走得更远”。为了“走得更远”,他来到“振兴杯”决赛赛场。“公司对我也很支持,说你只要拿到名次回去,提什么条件都满足你”。

    其实,和公司“口头承诺奖励”的诱惑相比,罗旺凡更在乎的是比赛本身带给他的“奖励”。“一个是和更多地方的同行接触,一个是提升我的自身价值”。

    而陕西小伙子李明灏更想要的,是社会对美发师这个职业的认可。这次来沈阳,他的目的很明确,“要瞅瞅国家到底有多重视这行业”。这两天,通过和全国各地的美发师交流,他感觉很庆幸,自己“来对了”,在团中央和人社部举办的全国大赛中,这么多优秀的美发师能和焊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这样“有技术含量的工种”同台竞技,说明美发师“被认可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把激动的心情传递给他的同行们:“我们要有信心,国家已经很重视我们美发师了,社会上有些人对美发师的歧视早晚有一天会全部消失!”

    周力也是欣喜的。虽然他暂时丢下了自己学校的工作,花费大量时间为甘肃两名美发师选手做培训,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计划着,在比赛结束后,借助甘肃省美发美容协会的平台,让甘肃省两名参赛美发师好好跟同行讲讲自己走出去的经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过一个带动一个,最后大多数人一定能看到走出去的好处,也能真正让美发师的想法从‘我守店’变为‘我走出店’”。周力相信,这些奋斗着的美发师终有一天会明白,美发行业不仅仅是一份用来赚钱养家的工作,更能成为一项事业。

    李桂花一直想在海东市职业院校里开设美发专业,可惜好几年都因为报名人数太少而无法遂愿。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选择“老一辈口中的技术活儿”。他们学焊工、学开挖掘机,就是不学美容美发。

    这次“振兴杯”在她看来,向社会释放了一个信号:国家越来越重视以美发行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她希望,人们能够改变固有观念,让更多喜欢美发行业的年轻人不再有后顾之忧,从而使多年困扰美发行业发展的人才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本报沈阳11月5日电

本报记者 袁贻辰 黄丹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11月06日 08 版

能站在这里,就是美发师的胜利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