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火热的马拉松赛事影响下,彩色跑、竞速跑、迷你马拉松等形式各异的跑步活动,不断点燃公众的参与热情。跑友、晒跑步足迹也成为年轻人热衷讨论的话题。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218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长跑,57.6%的受访者认为当跑友已成为当下时尚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计划、自制力强、性格开朗是受访者对跑友的普遍印象。
受访者中,00后占0.3%,90后占6.1%,80后占40.6%,70后占35.8%,60后及以上占17.2%。
64.5%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长跑
每天睡前都要刷几遍微信朋友圈的陈铭瑾,发现如今晒跑步足迹的朋友特别多。“经常是一堆人一起晒。今天去了滨江大道,明天去了浦东世纪公园……手机都快被‘跑步族’刷屏了。”陈铭瑾说。
调查中,6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长跑,17.2%的受访者不确定,仅18.3%的受访者不愿意参加。
唐东成一直比较喜欢跑步,他参加了2014北京马拉松赛。“要不是2012年参加过‘北马’,跑得不错,估计今年都报不上名。”谈及对跑步的喜爱,他言语中透着兴奋。“高中时为了减压,把半个永州城都跑遍了。”他回忆道。
在北京求学的庄英涵,经历了从“厌恶跑步”到“享受跑步”的过程。“初中时为应付800米考试跑过步,一圈圈地跑特别枯燥。”上大学后,庄英涵在前辈的带领下,每周都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公园里景色好,空气不错,是个天然大‘氧吧’,跑起来特别过瘾”。
调查中,47.7%的受访者经常跑步,26.8%的受访者偶尔跑步,21.4%的受访者很少跑步,还有4.1%的受访者从不跑步。
受朋友的影响,陈铭瑾最近也加入到跑步的行列中。但她没有购买专业装备,只买了一条宽松裤和一个腰包。“我是业余级的,目前穿专业的跑步鞋、速干衣太奢侈了”。
大学时经常绕西湖跑步的周枫,曾为跑步添置了跑步鞋和跑步手环。他认为,购买跑步装备最重要的标准是自己感觉舒服。如果穿着现有的鞋子和衣服跑起来很舒服,就没必要特地买。“不过你最好有一款特别喜欢的衣服或鞋子,这样你就会喜欢穿出去运动”。
调查中,51.9%的受访者会为跑步购买专门的装备,28.2%的受访者不会购买,19.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57.6%受访者认为当跑友已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
“购买跑步装备,在朋友圈晒足迹,近两年跑步突然变得特别‘潮’。”庄英涵说,“有许多创新的跑步形式,吸引年轻人参加。”
调查显示,57.6%的受访者认同,当跑友已成为当下时尚的生活方式。
曾参加过上海“彩色跑”活动的金嘉羽,在朋友圈晒出了染有彩色粉末的跑步服装。“以前觉得跑步都很枯燥,没想到还可以这样玩。大家一起冲过终点的瞬间好像穿过了彩虹。太欢乐了!”她说。
这项发源于美国的跑步活动,如今已在中国的深圳、重庆、北京、上海等城市展开。“彩色跑”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彩色跑”跑者都是第一次参加5公里跑步,他们参加“彩色跑”的驱动力,是为了追求更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之前担心彩色粉末会对身体有伤害,后来知道是玉米淀粉,就放心啦。”金嘉羽说,比赛结束后她专门把衣服收藏起来,只为“留个纪念”。
“跑步中好玩的元素越来越多,它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而是社交的一部分。”陈铭瑾介绍,上个月她参加了公司客户组织的一场竞速跑,绕着陆家嘴跑了一圈,结识了不少同行,“大家都互相加了微信”。
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79.8%的受访者参加跑步是为了健身,59.1%的受访者是为了放松心情、舒缓压力,26.4%的受访者是为了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24.9%的受访者是受身边人跑步影响。
已有6年马拉松长跑经验的王冬,现在是多威南戴河跑友会的领队。“刚开始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这么多年跑下来,一般的感冒发烧基本摊不着。后来一起跑步的人多了,大家就想着加入跑友会,一起去跑马拉松赛事。”他说。
王冬带领的跑友们,在2014北京马拉松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9个人参加,全都跑下来了。”他说,结伴跑的好处第一是开心,能够认识一些跑友,第二是有团队,方便参加比赛。
庄英涵认为,之所以产生“跑步热”,一是受马拉松赛事的影响,二是手机跑步应用软件增多,促使大家越来越爱跑。“比如这两天流行于北京高校的‘高校吐槽跑’,跑步者的运动轨迹构成了一个个搞笑的吐槽文字,看起来非常有意思”。
生活有计划、自制力强、性格开朗是受访者对跑友的印象
在跑友的选择上,唐东成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我会比较欣赏有意志力、性格阳光的跑步者。以前一个人跑得比较多,现在工作了,会经常和兴趣相投的同事、朋友一起跑。”他认为,与朋友一起跑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张枫对此表示认同:“一个人跑长距离是很无聊的。和小伙伴一起跑不累,能坚持下去。”
受访者对跑友有什么样的印象?调查中,66.9%的人表示是“生活有计划、有规律”,59.1%的人认为是“有自制力、能坚持”,54.0%的人表示是“阳光、性格开朗”,还有21.7%的受访者认为是“时尚,有人格魅力”。
“受天气影响,最近已很少去奥森公园跑步了。”庄英涵说。为了保持健身的习惯,她将跑步地点换到了学校体育馆的跑步机上,“但室内跑的感觉不好,心情不是特别顺畅”。
人们都在什么地方跑步?调查显示,公园(31.3%)、小区(27.6%)、马路(18.7%)成为受访者最常跑步的地方。其他还有:学校或单位场馆(10.0%)、健身房(6.9%)、家里的跑步机(5.5%)等。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提出创新体制机制、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等举措,得到王冬和身边跑友们的认可。
“马拉松这样的比赛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等地,都非常普遍,审批手续也比较简单。而我们这边马拉松赛需层层审批,盖章等手续繁多。”王冬说,“希望以后能多一些像‘北马’这样氛围比较好的赛事,有更多大众化、平民化的跑步活动。”
城市管理者还应该为全民健身做哪些工作?调查中,76.8%的人期待增设全民健身设施,63.5%的人认为要改善城市环境,48.7%的人希望举办多种体育赛事,39.6%的人认为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27.8%的人表示赛事组织的服务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