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超七成受访者担忧手机APP获取用户隐私

73.2%受访者认为手机应用商店要对APP承担把关责任

本报记者 王琛莹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13日   06 版)

    漫画:谢正军

    随着智能手机的加速普及,手机APP(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权限设置过高、偷偷走流量、捆绑安装插件等存在于手机APP里的隐患,也给许多用户造成困扰。有人认为应对手机APP的权限进行明确界定,有人认为应对违规APP加大处罚力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4%的受访者指出手机APP存在收集用户隐私的问题,76.0%的受访者对手机APP获取用户隐私表示担忧,62.1%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大对违规APP的处罚力度。

    76.0%受访者对手机APP获取用户通讯录等隐私表示担忧

    调查显示,受访者最经常使用的手机APP类型是社交类(62.8%),其次是新闻资讯类(49.3%)。接下来还有生活服务类(46.6%)、游戏类(46.3%)、学习类(28.0%)等。

    受访者在安装这些APP时,会被访问哪些隐私信息?

    调查中,58.3%的受访者本机号码曾被访问,56.8%的受访者表示是通讯录。其他还有通话记录(47.0%)、位置信息(42.8%)、短信彩信记录(30.8%)、图片库(23.6%)等。

    “我手机里比较多的是新闻客户端,团购、支付类应用都没有。即便如此,也会担心通讯录会被泄露。”从事出版工作的张安洋表示,自从参加工作后通讯录里他人的号码逐渐增多,一旦通讯录泄露可能会对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

    家住长沙的冯筱琪经常使用网购类APP。她每次下载APP时,手机系统都会询问是否接受这些APP的服务条款。“我会根据APP的性质去设置它的权限,像微信访问通讯录我觉得有必要,其它没必要访问的就不让它访问”。

    数据显示,76.0%的受访者对手机APP获取用户通讯录等隐私表示担心,其中26.6%的受访者非常担心。19.2%的受访者态度一般,仅4.8%的受访者表示不担心。

    喜欢玩游戏的高中生李佳认为,一些手机APP的使用时间很短。“有时凑个热闹玩一玩,图个新鲜,过段时间就卸载了。这种体验让许多人对应用的访问权限不是特别在意。”她说,“像游戏类应用也不太涉及个人隐私,所以我不担心泄露。如果遇见某个APP大量访问个人隐私的,或者下载时强制安装、捆绑下载的,我会直接选择不用这个应用。”

    受访者指出手机APP主要问题是收集用户隐私、盗取用户流量

    安装手机APP后,个人隐私是否容易被泄露?调查显示,27.6%的受访者曾出现隐私被泄露的情况,23.3%的受访者感觉隐私没有泄露,同时有49.1%的受访者表示并不清楚个人隐私是否被泄露。

    为了避免手机通讯录被泄露,张安洋在下载手机APP时,都会对下载说明特别注意。“有些应用比较好,安装时会清楚说明将要访问哪些信息。而有些应用就很糟糕,安装时没有一个清晰的条款告诉你它要访问哪些东西,只有软件后台管理的人才能看到。”张安洋介绍,她在下载一款云存储应用软件后,就经常接到陌生的骚扰电话。“从那以后我就只下载一些大公司出的主流APP了。”

    调查显示,收集用户隐私(60.4%)和盗取用户流量(49.9%)是受访者认为手机APP存在的主要问题。

    “很多新闻客户端也会访问短信、手机通讯录。我觉得这些软件访问的个人信息过多,但看也没发生什么事,也就算了。”张安洋说。

    李佳比较担心手机APP会“偷偷走流量”。“比如曾有一款手机游戏APP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安装了其它应用,结果每次打开这个APP,流量都走得非常快。”李佳说。通过后台系统对手机上APP的流量进行监测后,李佳最终卸载了这款APP。

    调查显示,恶意软件乱扣费(49.6%)、强制用户下载安装(42.1%)、有感染病毒风险(32.4%)、山寨APP严重泛滥(26.4%),也是受访者认为手机APP存在的问题。

    73.2%受访者认为应用商店要对APP承担把关责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8月,最近半年下载过手机软件的用户中,74.6%通过手机应用商店进行下载,手机应用商店已成为我国手机软件下载的主要途径。

    那么,面对一些APP的违规行为,提供下载的应用商店是否应该对APP承担把关责任?调查中,73.2%的受访者认为应用商店应承担把关责任,12.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仅14.8%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应用商店对APP上架负有把关责任,并且应该对APP进行全程的追踪监督。“我们要对应用商店进行监管,应用商店也要从是否违法、是否侵犯个人隐私等层面制定一个标准,对上架APP进行审核。哪些APP能上架,哪些不能上架,要明确。”刘兴亮说,同时对APP的审核也要把握好一个度,以免降低APP的创新能力和更新换代的速度。

    调查显示,要对APP进行监管,62.1%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强对违规APP的处罚力度,51.4%的受访者希望提高行业准入门槛,39.4%的受访者希望健全对APP的投诉制度,30.4%的受访者认为应对手机APP权限进行明确界定。

    虽然有过半数受访者认为应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但不少互联网研究者并不赞同此项举措。

    刘兴亮认为,行业门槛是由市场规律自主决定的,它不是一个主观因素。“你怎么提高呢?要求开发这些APP的公司必须有上亿的资产吗?我认为可操作性不强”。

    “门槛提高,只能有利于寡头垄断,甚至有可能滋生出以权谋私的贪腐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说。

    他认为,对APP的监管可以借鉴桌面互联网(即以电脑为载体的互联网——编者注)的监管体系,即从“备案”、“许可”和“特殊证照”这三个层级对APP进行监管。“比如有的APP是视频类APP,如果桌面互联网有视听许可证这类特殊证照,那么移动端就可以做APP,如果桌面没有互联网视频许可证,那移动端就不能做。”魏武挥说,“这套体系在桌面互联网运行得不错,具有可操作性,20年来也没有出现大的差错。”

    刘兴亮也赞同这种做法,他认为手机APP虽然发展很快,但它只是个表现形式,大部分手机APP依托的都是背后的网站。对桌面互联网的监管也可用于对手机APP的监管。

    魏武挥表示,对手机APP的管理应“适中”。同时应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加大对违规APP的处罚力度,抬高企业违法的成本,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敢去触犯法律的底线。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2%,90后占19.9%,80后占47.6%,70后占21.7%,9.6%的人为60后及以上。

90后进入职场有望扭转小微企业人才劣势
超七成受访者担忧手机APP获取用户隐私
消费者下载APP时要看清格式条款
防止“四风”反弹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欢迎订阅《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