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幅幅当代中国文化名人的书画作品。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驻足欣赏、切磋评品。“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日前在内蒙古乌海市建成开馆,再一次激发了这里的人们对书法的热爱。
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书法艺术馆,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功能齐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的建成使用,是中国书协和乌海市合作共建、全力打造的成果,是乌海书法城建设的一件大事。”乌海市委书记侯凤岐在开馆仪式上这样评价。
乌海是西部的一个资源城市,人口仅有55万。这个西部“小城”,为何能建成国家级书法主题馆?为何成为“中国书法城”?书法文化在城市转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还要从乌海近几十年的发展说起。
一个以书法为底色的城市
1976年,国家在乌达、海勃湾两大煤矿的基础上,批准成立了乌海市,至今不到40年的历史。这里曾经煤烟缭绕、房屋破旧。但这样的环境,却孕育培养了一群书法爱好者。王厚孝是其中的代表。
上世纪80年代,王厚孝在乌海老石旦煤矿,“受父辈的影响”,十几岁就喜欢上了书法。“煤矿的生活单调枯燥,练书法,成了一些矿工的精神追求”。
现任乌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厚孝对当时的艰苦条件记忆犹新。“没钱买字帖,常常把别人家的春联偷偷撕下来回家临摹;没有墨汁,就把煤灰倒上水蘸着写字”。
1985年,当时的海勃湾矿务局工会在乌海市创办书法函授大学分校,参加人数最多时一期达四五百人。王厚孝也“咬牙”拿出50元,报名参加。两年后,他成为内蒙古书法协会会员,年仅19岁。
2005年,已经小有名气的王厚孝用“买断工龄”的钱加上借款,凑足7万元学费,前往中国书画院研习书法,从一名煤矿工人成长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频频获奖。
那个年代,不到30万人口的乌海,书法爱好者就有上千人。
群众基础好、普及率高,是乌海书法文化的一大特色。另一特色,就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
早在1994年,乌海市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书法城”,并将“书法城”建设列入城市发展远景目标纲要;4年后,乌海市再次发文,作出了创建书法城的总体规划。
2008年9月,在第二届乌海文化节上,乌海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书法城”。
“中国书法城”扭转了城市形象
自从乌海开发以来,人们从各地来到这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所谓“乌海人”,其实就是一个各地移民的共同体。
经过50多年开发建设,乌海形成了能源、化工、建材、钢铁冶金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城市经济实力大增,市民的钱袋子也一天天鼓起来。
曾经,越来越多的“乌海人”发现,自己的家园终究逃不出资源城市的魔咒。很多人没有了归属感,选择了离开。
“一个市民共同体的成长,离不开共同的精神家园和优美的城市环境。资源城市转型,首先要改变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品位。”乌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平说。
书法文化建设为乌海转变城市形象提供了一个“抓手”。
命名“中国书法城”后,乌海的书法文化建设并没有止步,而是趁势而上。乌海市政府对获得国家级“兰亭奖”提名奖的获得者进行了一次性重奖,出资选送书法协会骨干到清华大学书法研究生班学习,还连续举办三届全民书法大赛,启动书法大讲堂,开展以书法文化进学校、机关、社区、企业、军营为主题的“书法五进”活动,进一步推动书法普及和书法文化的内涵建设。
2012年5月和2013年8月,乌海市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中国美术馆分别举办了乌海城市形象展和乌海书法美术摄影展,全方位展示了从“煤城”到“书法城”的嬗变进程和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引起关注。
现在,乌海常年坚持练习书法的爱好者有上万人,很多市民还加入了各种书法协会,人们因书法结缘。在书法文化的滋养中,整座城市也显现出包容、厚德、友爱的精神气质,“乌海人”发现,他们在这座城市有了共同的精神寄托。
乌海的幸运还在于城市环境的彻底改观。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完工后,在乌海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水域——“乌海湖”,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水城”。
大片水域的出现,使这座沙漠边上的城市平添了几份灵秀之美。乌海抓住机遇,做城市环境改造升级的大文章。一个个市民小区拔地而起,一座座公园镶嵌在街道、社区,一条条宽阔的马路连接各方,一片片绿地装扮着城市的肌肤……从黑烟缭绕、平房成片到干净整洁、道路纵横,乌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环境改善、人文底蕴不断积淀,乌海从“煤城”嬗变为一座具有独特自然神韵的城市,这让“乌海人”出走的脚步停了下来,还吸引着一批慕名而来的书法爱好者。河南人冯印强就是其中的一位。
出身农家,家境贫寒,却从小酷爱书法,34岁时,冯印强就被吸纳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年前,冯印强来乌海考察,他很快作出决定,投奔乌海。
沉浸在乌海的独特的自然神韵中,冯印强潜心读书、安心研习。几年来,他佳作频现。2012年,冯印强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佳作一等奖,成为乌海书法界的明星。
打出文化旅游转型组合拳
乌海煤炭资源丰富,可经过50多年的开发,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
“按照目前的开发力度,再有10到15年,乌海将面临资源枯竭问题。我们总得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资源。因此,乌海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资源开发力度,更需要转型,城市发展同样需要战略转型,且早转早主动。”乌海市委书记侯凤岐说。
几年前,煤炭市场需求旺盛。乌海市抓住机遇,加快推动煤化工产业延伸升级,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接续替代产业,工业初级产品不断向煤焦油、炭黑、PVC管材型材、高档建材等多元深加工产品延伸。
乌海长期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在推进产业多元化方面,具有绿色、环保、产业链长、带动就业多等特性的文化旅游产业亟待破题发展。“挖掘书法文化内核,打造乌海文化旅游品牌大有文章可做,且恰逢其时。”乌海市主管文化旅游事业的副市长冀晓青信心十足地说。
冀晓青认为,乌海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书法文化和“乌海湖”。她透露,乌海正在高起点、高标准进行环山环湖旅游规划,依托周边大河、大湖、大漠、湿地等资源,对当地的甘德尔山与环乌海湖、高山草甸景区、四合木保护区等景区提升改造,目的是要加强旅游与历史、文化的融合,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就建在“乌海湖”边,相距不到500米。“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地说。
乌海的城市面貌和精神气质一天天发生着改变。
乌海的华丽转身甚至吸引着外国人前来兴业居住。一年前,偶然听到朋友介绍,27岁的瑞士女孩艾玛从北京来到乌海,在乌海著名的汉森酒庄当了一名侍酒师。
刚到乌海时,艾玛还有些担心,在如此偏远的西北小城,自己能否住得惯、待得住。一年过去,艾玛结交了很多乌海的朋友,学习了摄影,还在乌海机场办了反映乌海百姓多彩生活的摄影展——《一个瑞士人眼中的乌海》。每到节假日,她都会收到邀请,和朋友一起包饺子、出游,“在乌海有了家的感觉”。
“前50年在‘乌’上做文章,后50年在‘海’上做文章。”这是侯凤岐对乌海城市转型发展的定位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