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外军透视

美国中亚反恐战争的功与过

方光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21日   10 版)

    10月27日,阿富汗,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准备乘机离开赫尔曼德省。26日,美军驻扎在阿富汗境内的最后一支海军陆战队部队以及英国在阿境内的作战部队正式结束任务并撤离阿富汗,同时将大量军事基地转交给阿富汗军方。CFP供图

    10月26日,美英正式结束了在阿富汗的作战任务,美国领导的西方联军(“国际安全协助部队”)的作战力量从阿富汗撤退完毕,这也意味着美军经历的最长战争——13年的中亚反恐战争正式落下帷幕。

    反恐战争的得与失

    《孙子兵法》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然而,“9·11”事件使美国轻率地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连续发动两场战争,持续10多年将庞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投送到远离本土的区域作战。

    中亚反恐,确实击毙了基地恐怖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弱化了基地发展恐怖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能力。但以军事打击完全替代本应实施的综合手段,以莫须有的借口扩大战场(至伊拉克)替代原本可以进行的止戈修养,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道义基础、经济基础,最后在阿富汗内乱不止、恐怖组织蔓延等不宜撤军的情况下匆忙撤军,显露出美国战略收缩的总体态势。“战术上成功、战略上失败”,已是不争事实。

    美国反恐,只知“斩草”而不知“除根”。反恐,在更大程度上是人心之争、人力之争。反恐,更需要的是,去其土壤、减少仇恨、提升文明。所以西方媒体甚至决策者将击毙基地领导人当作战争成败的标志,是无法服众的。美国的中亚反恐战争,更像是“宁可误杀、不漏一人”。目标是砍倒大树,但大树未死,又新增埋怨与仇恨,为恐怖主义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同时美国还坚持反恐双重标准,以对自己有无威胁来进行区别化打击,甚至支持一些恐怖组织去损害别国利益。所以,美式反恐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越反越恐”,是美国反恐战争的残酷结果。

    “心脏地带”的去与留

    美国与西方的“去”,是因为中亚反恐已经成为一个“鸡肋”。撤军,并不是因为达成了反恐的主要目标,而是在“9·11”的盛怒平息之后美国发现,中亚反恐并不能为美国和西方带来多少重大现实利益。与基地组织关系密切的塔利班在等待“以时间赢取美国”,现在看来,他们的战略似乎可行。连美国也不得不承认需要将他们纳入和解进程,他们“胜利在望”。

    美国与西方的“去”,更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转移密切相关。当反恐战争取得击毙拉登等基地领导人“重大胜利”时,美国便开始“修正”路线,重拾“9·11”之前遏制中国的战略,实施“战略东移”、“转向亚太”、“再平衡”,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要竞争对手”身上。为此,美国筹划着增兵亚太、强化同盟、分化东亚、掌控地区。但实际上,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拥有战略反制能力的中国周边增加军事存在,一是没有防范必要,二是恐吓不了,三是使用不上,四是兼顾不了其他地区。而美国无论在欧洲、中亚、中东还是北非等问题上,在兵力使用时也体现出与其传统相当不一致的谨慎与迟疑,企图避开其他地区的干扰,聚精会神地推进注定是资源浪费、战略失误的“再平衡”。这些,也是美国撤离中亚的重大背景。

    同时,超级大国历来将中亚视为世界“心脏地带”,视为战略要地,视为遏制战略对手的潜在前进基地。美国、北约撤走了作战部队,但是他们一定会显示其重要存在。美国国内有种声音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现在美国不会完全撤离阿富汗。美国有一名学者也说,“零存在”将完全排除在美国的选项之外。然而,大国竞争和博弈,本身就是消极的,更没有尊重和兼顾地区国家自身的发展和安全,不利于地区国家自身的独立自主和独立外交,给当地带来了无数的政治动乱、内战,甚至军事入侵。

    没有干涉的乱与稳

    美国撤军之后,阿富汗是否会陷入内战、中亚是否会混乱动荡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长达13年的反恐战争之后,塔利班仍然得到相当一部分阿富汗民众的支持,仍然是影响阿富汗未来稳定的重要力量。塔利班有过执政经验,先后跟两个超级大国殊死较量,阿国内已没有真正能制衡塔利班、阻止其重新上台的政治势力及武装力量。塔利班说,美国有大炮,他们有时间,他们也真的熬来了这一天。阿富汗下一步是和解,还是内战?是长期动乱,还是短期阵痛?这已成为该地区国家与人民的重大关切问题。同时中亚地区错综复杂的宗教、种族和资源纷争掺合其间,也增加了动荡的概率。

    与此同时,中亚地区恐怖势力抬头的可能性随之剧增。中亚是恐怖主义发源地,当地恐怖组织曾多次提出“伊斯兰建国”,而今这一理念已在伊拉克实现,成为影响中东稳定的重要存在。伊拉克战争和中东、北非的政治动乱,使得恐怖组织可以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更可能从北非到中东、从中东再到中亚连成一片“恐怖地带”。美国在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但是“伊斯兰国”的战略纵深却愈加扩展,很有可能扩散或转移到中亚地区。为此,美军在中亚的撤退,从长远看来对地区是福;但其撤退的时间节点极其不负责任,短期内对地区又是明显的祸。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和平与发展必将成为中亚的主流。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扁平化。欧洲比较发达,东亚蓬勃发展,连接欧亚大陆的中亚不可能长期处于低谷,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在信息化浪潮下,其发展速度还可能更快,可在短时期内获得重大进步。中亚,不仅是世界的中亚,更是中亚人民的中亚,中亚的稳定必定是内源性的,域外国家至多可以提供所需帮助。

    中亚人民的望与路

    从历史角度看,和平与稳定,应属于当地、源于当地、为了当地。近些年来,中亚地区追求和平、稳定与发展的意识强烈,各个国家相继推出各种发展战略,部分国家GPD增幅达到10%。地区区域组织在安全、发展方面也发挥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地区政治界、学术界已经拥有基本共识:民族和解、宗教和解、国家和解,是最佳出路。

    地区国家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是一体的,如果在一个领域达不成和解,还可在多个领域追求“整体平衡”的和解方案。无论国际关系还是文明关系中,不仅需要西方的博弈和竞争,还应有我们东方的系统思维与和谐精神,“道”、“术”合一,方能久远。

    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更大作用。美国和北约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然后走人,理论上、道义上似乎都应当由他们“负责任”。但如果没有巨大利益可图,是谁也拉不回来的,何况他们“帮助”的方式还不一定受当地欢迎。缓解中亚可能面临的危机,应当由联合国来领头担责,比如有必要在阿富汗新开一个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以维持稳定、推进发展。同时,地区也应该联合求和平、共同谋发展;地区组织应当发挥更大作用,比如上合组织可以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合作更多,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合作更多。

    在西方媒体鼓噪中国“挺进中亚”的时候,我们需有自己的主张。中国有意愿、有需求、有能力帮助中亚地区。中国也一直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我们的“负责任”与西方动辄高举各种制裁大棒、发动战争、颠覆政权、军事占领是有所区别的。我们追求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我们追求互信、互利、平等、合作,我们将维护联合国宪章作为基本的大国责任。所以,西方成功诱惑中国在中亚搞西方式介入,是“零概率”。中国将积极参与中亚和平构建、发展重建,但一定会通过联合国平台、区域组织、多边合作或者双边合作框架的形式,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互惠共赢。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美国中亚反恐战争的功与过
邹宜:三点三秒挽救一个战士的生命
浮空器在军事上大有可为
“空军招飞不花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