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志交会做大了“垃圾回收大篷车”

本报记者 刘芳 实习生 梁碧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02日   04 版)

    第二届志交会上,爱心企业家与项目代表签约。

    近些年,国家及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广州更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地方性法规。2011年4月1日起,广州正式施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但是,广州的垃圾分类依旧道阻且难,目前的垃圾分类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较低。

    为推进垃圾分类,创新传统的海报、告示、座谈会等宣传方式,垃圾回收大篷车项目以有趣为基调,通过志愿者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说唱、舞台剧等表演形式中,使市民更容易明白垃圾分类的知识。该项目负责人李小伍说,“目前广州的垃圾分类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市民不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认为这都是环卫工的职责。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市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互动中,使他们更容易地学到并牢牢记住这些知识。”

    从2011年5月开始,垃圾回收大篷车项目就开始到社区表演创作节目,而垃圾回收大篷车项目是从垃圾分类进社区项目逐步发展而来的。“市民熟悉垃圾分类的知识后,还要学会垃圾回收,变废为宝,这也是在倡导勤俭美德。因此,今年我们的工作重心将放在垃圾回收部分。”垃圾分类大篷车项目艺术团团长陈美楣谈道。

    如今,垃圾回收大篷车不仅开进广州的社区、校园、企业等,还开到了广东省内的中山、佛山等城市,向更多人传达垃圾回收的理念。这得益于2013年垃圾分类大篷车项目参加第三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并获得铜奖。志交会促进了项目的发展,表演人员从仅有10人到38人,表演节目从3个到13个,表演类型从单一的歌唱到情景剧、舞蹈等多种形式……李小伍认为,“志交会这一大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垃圾分类,也知道了我们这个大篷车项目。这个项目得到很大的提升和帮助,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并可用于购买演出所需的道具。同时项目走向全省,使得宣传的范围扩大、我们的发挥空间也更大、我们也更加有信心做好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垃圾分类大篷车项目也将参加今年的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参加志交会是一个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我们通过自身的项目教育他人垃圾分类,而其他项目也在教育我们。”陈美楣如是说,“我们在志交会上吸收了不少优秀的经验。之前有一个残疾儿童项目团队在志交会上展示,我们打算今年与他们合作,用手语传播垃圾分类。还有一个用回收物品制作服装的环保项目特别启发我,他们是让模特走秀展示环保服装,而我将把这种形式创新后引入我的节目中。”

本报记者 刘芳 实习生 梁碧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12月02日 04 版

广州:志交会哺育志愿服务“生态系统”成长壮大
志交会做大了“垃圾回收大篷车”
志愿提升个人价值
孵化培育:残疾人圆创业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