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地方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与特色发展

——从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到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发展历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09日   06 版)

    在2013(第十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的合作协议

    宝马英才株洲培训基地落户湖南汽车工程职院,图为宝马培训师指导学生实训

    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全国首届北京汽车BESP班开班仪式在湖南汽车工程职院北汽培训基地举行

    在国务院部署开展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技术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如何加快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特别是我们业内人士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学院积极践行“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湖南职教办学思路,主动适应湖南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深度融入汽车产业,着力培育专业集群,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培养汽车人才,走出了一条地方性高职学院抢抓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可持续办学之路。

    一、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基本情况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前身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于2005年3月,由株洲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在整合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重汽集团株洲职工大学的基础上升格的。

    建院之初,学院班子都没能到位,到2008年接受第一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时才配齐。学院的办学基础比较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落后。

    面对艰难的办学条件和复杂的办学环境,全院师生团结一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工作方针,立足和服务该省汽车产业的大发展,着力推进办学内涵和办学条件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学院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2年,学院获得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南省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文明建设红旗单位。职教集团入围省级示范性集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入围省级特色示范性专业。

    2013年,学院获得湖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并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的合作协议。

    2014年,学院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入围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入围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

    2015年,学院将启动新校区建设。

    二、学院的转型发展与特色发展

    要改变学院建院之初办学基础比较薄弱、办学规模较小、办学效益不明显的状况,怎么办?经过几年的艰难探索,我们着力推进3个转型建设:办学定位转型、专业建设转型和师资队伍转型。通过3个转型建设,学院实现了专业设置由分散到集中,办学基础由薄弱到不断夯实,办学特色由模糊到凸显的大转变,走出了一条地方高职学院抢抓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可持续办学之路。

    (一)办学定位转型

    近几年来,学院紧紧围绕长株潭“四化两型”建设和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对接地方汽车产业需求,通过调整、优化办学定位,有效实现了学院主要服务汽车产业的办学定位转型。

    前几年,随着湖南省产业调整升级战略的实施,北汽控股、广汽菲亚特、吉利、比亚迪、北汽福田、众泰江南、陕汽环通、上海大众等大型汽车厂商相继落户长株潭地区;与此同时,株洲市也将汽车产业作为地方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有力推进了汽车产业园、国家汽车城和汽车主题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地方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强劲需求。

    针对学院原有专业设置门类较多、集中度不高,但有一定汽车专业办学基础的实际,学院领导干部广泛深入企业调研,认真学习省内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经过干部职工和行业企业专家的充分调研论证,逐步确立了学院“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服务面向和特色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这一办学定位,学院不断优化系部和专业设置,先后完成了3次大的专业整合和系部调整,组织实施了“专业改造工程”,全面深入地服务区域汽车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了专业方向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专业发展格局:即以汽车类专业群建设为主体、以信息工程和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为两翼。经过调整优化,学院6个专业系中有4个系以开办汽车专业和培养汽车人才为主;初步建成了汽车制造、汽车商务、汽车售后服务等汽车专业群,形成了整体面向汽车前、后两个市场,覆盖汽车中、高端两级人才需求与技术岗位的专业布局。

    目前,学院汽车办学特色在省内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形成了一定的办学品牌。已建成1个省级精品汽车类专业、4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培训认证)基地;两个汽车类专业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汽车专业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立项为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二)专业建设转型

    1. 主动服务汽车产业前后市场,着力培育了汽车制造、汽车服务两大核心专业群

    学院在专业建设上紧密对接湖南汽车产业前、后端市场的发展需要,稳步推进“专业改造工程”。学院以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为依据,结合汽车产业职业岗位群和自身办学实际,以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为龙头,将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课程基础相似的专业,优化组合成为专业集群,并对系部和专业设置进行了布局调整。

    一是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龙头,组建了汽车电子系。优化调整机电工程系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及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汽车电子系专业形成合力,打造对接汽车前端市场的汽车制造类专业群。

    二是优化设置了汽车运用系、汽车商务系等两个汽车系部,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为龙头,以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定损与评估、汽车服务与管理、汽车整形技术等专业为主体,着力打造对接汽车后端市场的汽车服务类专业群。

    目前,学院两大汽车专业群相关专业共有16个,学生规模有5000多人,均超过学校专业和学生总数的60%,形成了以汽车类专业为龙头、全面对接汽车产业链的专业格局,彰显了“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育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特色。

    2. 紧密对接汽车产业职业岗位,初步构建了“平台+模块+方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学院汽车专业群根据汽车产业职业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各类“汽车医生”为目标,坚持“医德”、“医术”培养并重,按照“基础——核心——拓展”的思路,设计了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专业群课程架构,构建了“平台+模块+方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一是搭建基础课程通用平台。汽车专业群各相关专业均设置了相同或相近的人文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比如,汽车服务专业群均以“一个经典保健”作为各类“汽车医生”必会的一个“规定动作”,通过《汽车文化》、《汽车结构》、《汽车维护》等基础课程的开设,强化了“汽车医生”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

    二是开发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学院以培养“完成汽车产业相关职业岗位较为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为目标,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新技术为主线,加大了综合性训练项目、工作任务和学生作品的开发力度。比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形成了“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的模块化核心课程体系。

    三是设计拓展方向课程项目。学院打破了专业界线,构建了“六横六纵”的拓展方向课程体系,可供群内各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学院与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北京汽车、上海大众、长安福特等六大整车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引进或联合开发了以品牌技术为主线的“纵向拓展课程”;同时,以湖南汽车职教集团为平台,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博世汽车、南车时代电动汽车、汽车营销创新联盟等汽车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以“汽车装调、故障检修、售后服务、整车营销、汽车智能、新能源汽车”为方向的“横向拓展课程”。

    通过汽车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既提高了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也提高了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变化要求。

    3. 持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初步共建了“分层递进、集约共享”的专业群实训条件

    学院打破了传统的实训条件由各专业分散建设的做法,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共享型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核心技能训练——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思路,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现代化、集约共享的汽车实训基地。

    一是通过“整改”、“重组”、“集成”等措施,建设了发动机拆装、底盘拆装、汽车电器、汽车电子产品制作等12个专业群基础实训平台。在优化原有实训室功能和布局的同时,重点考虑了“教学做一体化”,所有汽车实训室增加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条件。学院还与景格公司合作,共建了教学做一体、全方面交互的现代化景格网络教室。

    二是以专业群面向的就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模块化专业实训室。以汽车服务专业群为例,学院依托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行业企业合作项目,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汽车检测、汽车钣金等8个生产性实训车间,以及汽车营销中心、汽车美容中心、汽车临床诊断中心等,这类实训室的建设不仅考虑了工作过程的职业化和系统化,还实现了与企业的共建共享,更好地发挥了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比如,学院与博世公司共建的汽车临床诊断中心,面向社会承接各类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使工学结合、社会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以订单培养为主导,引名企入校园,共建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实现学生拓展能力培养和员工技术技能培训两大功能。近年来,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北京汽车等企业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按照汽车专业群所在技术领域的要求,建设了柴油机共轨检测、驱动电机及控制、汽车智能创新、汽车营销体验等7个专门化方向实训室,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集约共享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4. 坚持集约高效开放互动,初步建设了“数字化、共享型”的专业群教学资源

    学院汽车专业群以湖南教育网频道共建项目和教育部信息化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湖南汽车在线”为信息化交流平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初步构建了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学习需求、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开放共享的专业群教学资源,主要涵盖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模块,重点包括培养方案、行企标准、网络课程、测评系统等内容,广泛采用图片、文本、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形式,以及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故障案例、职业资格等专业素材。通过整体顶层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化运行、可持续更新等方式,为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资源检索、教学指导、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

    同时,学院汽车专业群还通过“职教新干线”等网络平台,组织群内师生上传各类教学或学习资料,实现了专业群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另外,专业群还在“职教新干线”上开设了“汽车文化长廊”特色空间,建有“汽车会客室”、“汽车人物”、“名企名车”、“行业动态”等栏目,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汽车文化教育服务。

    (三)师资队伍转型

    在推进专业建设转型的同时,我们科学统筹、加快推进师资队伍转型,通过实施“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初步打造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学团队。

    一是实施“名师引领”行动。学校先后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聘请了中国汽车维修领域顶尖专家朱军教授、汽车营销领域顶尖专家裘文才教授、新能源汽车知名专家袁翔教授、汽车制造领域知名专家高卫民教授分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和兼职教授;引进了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类教指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分委会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尹万建教授,担任汽车专业群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相关教师队伍建设中“传、帮、带”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引进了一批年轻的硕士生,通过师徒制进行“一对一”的帮教培养。初步形成了以专业群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为支撑、以专业课程团队为基础的专业群教学团队。

    二是实施“企业历练”行动。学校利用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优势,每年分期分批轮流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等知名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到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吉利汽车公司、广汽菲亚特等落户本士的企业进行现场锻炼。近3年来,所有汽车专业教师都至少到两个以上的企业进行为期30天以上的培训和锻炼,真正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双师”型。

    三是实施“就近转型”行动。学校在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内部集训、企业送培等方式,对原电子工程系的教师进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机械工程系的教师进行汽车制造与装配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经济贸易系的教师进行汽车营销方面的转型培训,实现了教师的“就近转型”。

    教师的“就近转型”培训一般是利用暑期和寒假时间,采取全封闭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对部分教师实施汽车方向的强化培训。从2012年到现在,共对70多名教师进行了汽车方向转型培训和30多名教师的提高培训。从学员们的理论学习、备课试讲和实践操作等三方面进行分项考核,最后由学院聘请校外专家主持综合考核(结业考试)。对于考核成绩合格的教师,学院按考试成绩和一定的比例评出等次并分别给予奖励。从目前培训情况看,教师汽车方向转型培训和提高培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强化提高汽车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打下了重要基础。

    同时,学院建立了适应不同课程团队内在要求的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近年来,学院依托保时捷PEAP项目、北京汽车BSEP项目、宝马BEST项目、上海通用ASEP项目、长安福特STWP项目共同培养了校内培训师26名;依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借助汽车职教集团等平台,引进或培养了汽车名师和骨干教师达33名。

    学院的办学成绩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院校的充分肯定,社会声誉逐步提高。2013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的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积极发挥学会在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为学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把学院作为学会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认证、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将学院建设成为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窗口学校。

    学院办学质量的提升也为学生就业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令人欣喜的“三高”局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履约率高,毕业生就业层次显著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不断提高。

    更令学院充满希望的是,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即将在株洲职教大学城建设一个高起点的现代化汽车职业院校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680亩左右,将依托宝马、保时捷、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汽车等五大名企建设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利用博世汽车职业教育等合作项目,以快修连锁方式形成自主创新的产业品牌。到2015年,力争实训用车达到100辆以上,汽车专业教师达到100名以上,努力把新校区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及汽车专业师资的培训认证基地。

    总结回顾近几年的改革发展,学院深深体会到:

    ——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地方发展,推进办学定位转型,使学院的办学基础得到了夯实,办学特色得到了彰显;

    ——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专业建设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转型,使学院的办学内涵得到了大幅提升;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师资队伍转型,使队伍的创新活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当前,全国各地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如春潮浪涌,百舸争流,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作为职教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职业教育的明天定将更加美好,职业院校的前景定将更加绚烂!

    (邓志革)

    AD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12月09日 06 版

地方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与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