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劳动吃住3天,我们居然都不知道。像这样深入一线调研的,我是第一次遇到。”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知新回忆。
今年6月,在这家公司闷热的车间里,7名来自河北经贸大学的“社会实践调研师生”与青年员工一起打包空调部件。“和我们一起坐班车上下班、吃食堂、住宿舍,真以为他们是新来的。”公司钣金分厂员工王秀排说。在两天后的企业青年座谈会上,青年员工们才发现,这些“大学老师”原来是河北共青团“一融三同”活动的小组成员。
同样的场景,同时在全省232个村和民营企业中出现。今年暑期,河北共青团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省市县三级团委的专职团干部,以及国企、高校处级以上团干部787人,混合编成116个组,每组由一名副处级团干部带队,分赴一个村和一个民营企业,深入开展团干部直接联系普通青年“一融三同”活动。
隐去身份、隐去职务,以普通青年身份,深度融入青年,与基层青年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这都源于2013年团河北省委机关在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有益探索。2014年,团河北省委进一步总结经验,并组织全省专职团干部集体参与。
“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好、使用好群众路线这一法宝,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是我们开展这个活动的初衷。”团河北省委书记张泽峰介绍,“以隐去身份职务的方式,深度融入青年,体验生活状态,了解所思所想,锤炼优良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密切团员青年联系,切实把从家门到学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变为懂基层、懂青年、懂社会的‘三懂’团干部,进而找到凝聚引导服务青年和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全省大调研:400余个青年案例、两万余份调查问卷
在崇礼县的上三道河村,“一融三同”活动张家口第七组的团干部连续几天与当地农民在大棚田间拔草、锄地。劳动之余,团干部们还走街串巷与村民、青年唠家常,话衷肠、发问卷,从人生理想到困惑需求,听到了青年的心声。
“他们没架子,干活实诚,说话实在,心里有什么事都愿意和他们聊一聊。”这是“一融三同”活动中基层青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只有同劳动、同生活,才能拉近团干部与青年的距离,使我们听到许多以前报告、报道中看不到的问题,也想出了许多以前在办公室想不出来的工作措施。”第一次参加“一融三同”活动的团市委机关干部如是说。
“一融三同”邯郸市第十组开展活动的蔺家沟村90%以上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突出。了解这一情况后,“一融三同”小组在村内开办了“留守驿站”,在村委会开辟专门场所,由村内文化水平较高的妇女、大学生村官和退休教师担任辅导员,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点半到6点半以及周末全天开放。目前,这一做法正在邯郸各地推广。
打工青年的婚恋交友问题、农村基层团组织的空壳问题、民营企业团组织活力不足问题……“一融三同”活动使一系列当下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被梳理出来,纳入解决序列。
85.6%的农村青年希望得到培训,但真正参加过创业培训的不足30%;相对于传统培训方式,41%和22%的农村青年更愿意“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考察”和“请成功人士传授经验”……利用“一融三同”活动遍及全省的优势,116个小组每到一地都面向农村、企业青年以及企业管理者、农村“两委”干部、基层团干部五类群体,发放统一制式的调查问卷。一系列统计数据,使服务青年的措施和路径更加清晰。
据了解,活动期间,“一融三同”小组共深入到全省114个县(市、区),走访青年4600余名,搜集青年个案400余个,发放调查问卷两万余份。
青年大宣讲:232场座谈宣讲会、3716个长期联系青年
栾城县范台村5天一次的集市上,有许多常年在家带孩子的青年妇女前来赶集。“一融三同”石家庄十五组抓住时机,与乡镇团委书记一起在集市上亮明身份,并邀请赶集的青年参加座谈交流会。“以前总以为党的方针政策离我们百姓很遥远,今天听团干部一讲,原来好多与我们利益相关。”一个参加完座谈的年轻人很有感触。
每到一个村或民营企业活动点的最后一天,“一融三同”小组都会表明身份,针对当地青年开展宣讲,或几十人,或上百人。活动期间,共举办各类宣讲会232场、受益青年4600余人。
小组成员还利用劳动、生活中与基层青年结成的长期联系对子,有针对性进行青年思想引导。一天晚上,团省委干部郭佳在圣雪大成制药公司职工宿舍遇到员工贾田田后发现,这名新入职的青年对工作和生活充满迷茫。一番朋友式的交心下来,谈理想、讲人生,小贾坚定了对工作的信心和对人生的目标,两个人还互加了微信好友。“我觉得像这样知心的交谈,好久没有了,心里豁亮多了。”贾田田说。
深入青年之中,把党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要求,用青年通俗易懂的话语、用知心朋友交流的方式讲述出来,青年才能从心底产生亲切感、认同感,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认识。活动期间,各级团干部共与3716个基层青年结成长期联系对子。
基层大服务:为青年办579件实事,与538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各小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基层群众、基层青年办实事、送温暖。有的小组送去团务用品、学习用品,有的对青年进行培训座谈,有的根据当地需要购置了体育设施、环卫设施,有的结合专业特长开展义诊活动。
“做青年友、解青年忧。”团保定市委书记杨跃峰说,“我们就是要把握好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虚与实’的结合。”活动之初,团河北省委统一制作了4套台账,即1名团干部联系5名普通青年台账、团干部办实事台账、结对帮扶贫困户台账、小组志愿服务台账,使办实事成为“一融三同”活动的重要内容。
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扶贫帮困“春雨行动”等河北省委重点工作,小组成员因地制宜在基层开展各项助力工作,体验群众生活艰辛,感悟基层运行机理。为了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支持基层、服务青年,团省委还安排省、市的青联委员也加入各小组为基层办实事行列中。
团省委办公室一位同志告诉记者,“从基层回来后,各个小组在一周内都召开了组内分享会,整理台账,进一步细化联系帮扶措施,确保联系青年青年和办实事都不是一阵子,而是长期性、机制性的工作。”目前,活动点农村建公厕、绘制文化墙、帮扶贫困户等活动正扎实开展,全省团干部共与538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为青年办实事达579件。
团干大练兵:12项规定动作,10条作风纪律规定
为了融合青年,团省委设计了“隐身融入”环节。全省专职团干部统一以“大学师生社会实践调研”的名义,在青年不知道实际身份的情况下接近青年、融入青年3~4天,既有“背靠背”的隐身听意见,也有“面对面”的表明身份座谈。
为了融合团干部,团省委安排了“混合编组”的组织结构。来自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团干部,混合编在一个小组,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合心相处、合力干事,无差别参与。
为保障活动扎实开展,团省委共部署了12项规定动作、8项综合任务,采取了3项保障措施,制定了10条纪律规定,搭建了三级微信群和共青团网站两类信息平台,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全程控制、收到实效。每个小组要完成参加劳动、调研座谈、撰写日志、结对子、办实事等“12项规定动作”,具体到“天”,细化到“项”;不接不送不陪,全部费用自理,不要求特殊照顾,不接受宴请聚餐,不以任何理由收受土特产和礼品,“10项作风纪律规定”使团干部作风焕然一新,得到基层群众和青年的一致赞誉。
活动期间每天深夜,小组成员忙碌之后,又拿起手机,用手指点击出一条条心得体会,发送出一张张活动照片……团河北省委办公室的一位同志介绍,这次活动充分利用微信作为交流平台,大家在“群”里分享劳动心得,晒出活动成果,抒发个人体会,在无尽“热聊”同时,也激发了团干们互相借鉴、比学赶超的工作劲头。活动期间,三级共青团微信平台共发布各类信息7万余条,其中心得语录1.3万条,活动图片2.5万张,成为“一融三同”活动的生动记录和鲜活写照。
通讯员 赵雷鹰 韩德强 本报记者 樊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