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悉尼发生支持“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劫持事件

本报记者 陈婧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16日   04 版)

    12月1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一名逃出咖啡馆的人质跑向警察。本报截稿前,警方确认已有5名人质逃离咖啡馆。新华社/法新

    当地时间12月15日,澳大利亚悉尼发生一起劫持人质事件。16日凌晨2时左右,悉尼警方开始采取武力行动,击毙了劫持者,并有一名人质死亡。

    当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一名携带武器的男子闯入位悉尼市中心马丁广场的一家咖啡馆,劫持了数量不明的人质。10时10分左右,一面黑色旗帜和几名举起双手的人质出现在咖啡馆窗口。黑色旗帜上用白色文字写有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标语。15日下午,澳大利亚警方已确认挟持人质者是一位在伊朗出生的、得到澳大利亚庇护的神职人员。

    劫持者要求停止对“伊斯兰国”的打击

    当日下午劫持人质事件发生数小时之后,有5名人质安全逃离。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傍晚,劫持者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求与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直接对话,二是希望有人能将一面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旗帜送到咖啡馆。目前澳大利亚警方并未确认劫持人质者的动机。但澳大利亚总理当日就此事发表讲话时称,人质劫持事件“非常令人不安”,警察和安全组织已经响应此次事件。他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劫持者的动机,但“一些迹象”显示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15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时分析说:“从目前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劫持者打出了‘圣战’的旗号,而且也要求澳大利亚方面给其提供‘伊斯兰国’的旗帜。这表明,该劫持者应该是一个地道的‘伊斯兰国’组织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因此这次事件的定性,应该是澳大利亚本土的同情、支持‘伊斯兰国’组织的极端分子或恐怖分子发起的‘独狼式’的恐怖事件。”

    李伟分析说,此次劫匪采取的劫持人质行动,最关键的目的应该是向澳大利亚政府表明他的政治诉求,同时表明其支持“伊斯兰国”的立场。劫匪最可能提出的政治诉求是,要求澳大利亚停止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并退出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但这一政治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李伟说。

    据媒体报道,11月中旬,200名全副武装的澳大利亚特种兵开始在伊拉克展开行动,帮助伊拉克部队抗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10月以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战机就参与了美国主导的空袭“伊斯兰国”目标的行动。今年,澳大利亚的安全形势趋于紧张,今年9月,澳大利亚政府曾将恐怖警戒级别提升至第二高等级,相应安保措施随之加强。

    澳警方武力解救人质

    15日的劫持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警方对事发区域进行了疏散和封锁,事发地点附近的火车已经停驶,公共汽车改道。本报截稿前,澳大利亚警方仍在与劫持者谈判,但由于谈判正在进行中,警方拒绝透露详细进展。

    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发布紧急声明称,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在事发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并在第一时间与澳警方取得联系,核实是否涉及中国公民。但截至目前,暂时无法确定人质中是否有中国公民。中国驻悉尼总领馆表示,将密切跟踪事态进展并及时采取相应领事保护措施,并特别提醒在澳中国公民和机构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防范,近期暂勿前往有关区域。

    对于事件的处置与解决,李伟认为,这种带有政治目的的劫持人质事件,处置起来要比普通的刑事案件难度大一些。要确保人质安全首先要与劫持者进行谈判,澳大利亚方面目前也正在与劫持者进行谈判。

    李伟分析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事件有可能出现3种可能的结果——一种可能是,由于此次事件是单人发起的劫持事件,一旦发现劫持分子有所松懈,就可以通过武力解救人质。第二种可能是,通过谈判让劫匪放下武器,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第三种可能是,恐怖分子大开杀戒,屠杀人质。最终,澳大利亚警方采取了武力解救人质的行动,并最终击毙了劫持者。

    “伊斯兰国”已成全球恐怖威胁

    李伟指出,这起事件进一步表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恐怖主义威胁已经从一个区域性的恐怖主义威胁上升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威胁。

    李伟分析说,目前全球的反恐形势“既严峻又复杂”,当前国际社会打击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打击手段也是有限的,因此并不是十分充分有效。“事实上,反恐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打击的问题。它是和国际上诸多其他国际矛盾与问题联系在一起,国际关系与政治、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性政治生态问题、大国博弈问题等都包括在内。因此,国际社会要真正解决恐怖主义问题,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今年11月,美国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最新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指出,军事行动或许并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手段。这份《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是根据马里兰大学的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得出的,这个数据库积累了1970年至2013年之间,总数超过12.5万次恐怖袭击的相关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之一是,纵观40多年间,全球恐怖主义事件的终结方式中,政治介入占到了43%,警力管制的方式占到40%,而只有7%的恐怖主义事件是通过军事行动解决的。该报告指出,这一数据说明了外国军事介入在结束恐怖主义暴力上的局限性。

    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

悉尼发生支持“伊斯兰国”恐怖主义劫持事件
日本众议院选举:安倍成功保住相位
美国媒体从中国公祭活动解读中日关系
徐彬:守护“中国金融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