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阅了自己新学期的课表后,颜毅超感到十分欣喜:下学期,他们将接触到影像田野调查等以往学长学姐从没见过的新奇课程,而诸如网页设计等以往学生们眼中较为乏味、意义不大的则从新课表中被“开除”了。他将消息在朋友圈一发,同班同学纷纷点赞。
颜毅超是浙江农林大学摄影专业的大二学生。在浙江农林大,类似的课程变化情况近日在很多专业陆续发生。该校教务处有关老师介绍,在学校新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原来全校的4113门次课程已调整为2514门次课程,总课程近半“换血”。“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不少传统课程被挤走,新上位了众多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课程。”
新课表的升级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和点赞,大家从新的课表中发现了各种变化。健康管理专业大二学生沈宁说:“以往一直要上的中药学概论、中医技术理论等众多理论课程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礼仪实训、健康测评等理论少、实践多的课程。”这让她对新学期的课充满了期待。
“面面俱到的知识灌输不仅对理论学习没有帮助,还会耽误同学们学习实践技能。”健康管理专业的常明老师介绍,课程改革方案并非凭空制定,而是教学团队在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得出的结果:“对于健康管理专业来说,社会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样过硬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课程“换血”后,学生们课堂上的时间也有所减少,原本平均每周28个学时减少到25个学时,4年下来,理科的学生少了310个学时,文科更是少了385个学时,随之减少的还有同学们在校所需修的学分。一位同学认为,课堂时间减少了,可以让自己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多自主研发、实践创业的机会。
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梅亚明表示,课程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根据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学校希望,通过不断优化、升级同学们的课程体系,建立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术兴趣,让课堂鲜活起来”。 梅亚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