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人才特区
2011年3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中关村加快建设首个中国特色的人才特区。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所;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中关村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超过1.5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
这所“学校”名师云集:徐老师来自清华控股,王老师来自时代集团,雷老师来自小米科技;如果你发现课堂上授课的老师好像曾经在电视广告或者地铁招贴画上看过,那么他可能是来自聚美优品的陈老师……
在这所“学校”里,你可能得不到语文、数学、外语方面的专业指导,可能得不到近代史、动量守恒抑或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解答,但是这所“学校”的魔力在于,你可以通过导师的讲解和辅导,迅速获得一笔融资,甚至趁其他人还徘徊于寻找创业团队时,突然间上市。
这所学校的“教务长”叫郭基梅,“亚杰商会”的秘书长。
但凡遇到挫折和问题,学员们都会找她谈心;有了新的创业点子和想法,他们会第一时间与“教务长”分享;她每天都在微信群里和学员们互动,似良师更似家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所“学校”,知道了这群“导师”,知道了这个窝心的“教务长”。
当初创立亚杰商会时,郭基梅和其他的创始人就想把这个发源于美国硅谷的亚裔科技商业界高端人士沟通平台引入国内,通过加强美国硅谷企业、亚太地区企业与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投资等方面的联系,汇聚科技商业领域的精英人士,将其打造成培育中国科技商业界领袖阶层的摇篮。
自2004年年底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建立后,亚杰商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吸纳了一大批各界精英人士成为商会的导师、创业家学员,日渐成长为帮助创业家成长,传承企业家精神,倡导现代商业文明的开放组织。
2006年,亚杰商会推出“摇篮计划”。“当时本着‘成功不能复制,智慧可以传承’的理念,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只是想着怎么把硅谷的成功经验复制过来,至于最后做成现在的规模,完全没有想到。”郭基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摇篮计划”是亚杰商会一项推动中国青年创业家成长与进步的公益项目。自2006年开始,每年邀请10位在科技、商业、投资金融界的精英人士作为导师,为年轻创业者提供面对面和导师学习的机会。
郭基梅介绍说,截至目前,“摇篮计划”已经有近百位导师和两百余位创业者进入,先后有完美时空、达内科技、东芯通信、神州付、聚美优品等12家企业在纳斯达克、纽交所、创业板及新三板成功登陆或挂牌。
如同进名校一样,挤进“摇篮计划”也有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的架势。
郭基梅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600多件申请表寄过来,亚杰商会的团队会根据创业者企业的市场空间、团队组成、商业模式等进行初选,这个过程会有一半人被淘汰;通过初选的300多人会经过第二轮的复选,剩下两百多人;再通过“摇篮计划”执委们的第三轮筛选,留下大概60个人;最后导师团集中面试,决定入选名单。最终选出的20多家企业的创业者成为正式学员,开始接受导师培训。
“我们有一套自己的课程体系,每位入选学员要修满14节课,一节课几天时间,两年修完。”郭基梅说,“导师主要有三类: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人,还有跨国公司的高管。近两年来,导师团队逐渐多元化,不仅有了海外的导师,也有了一些政府官员。”
她告诉记者:“导师授课各有特色,有的是师生一起进驻一家企业,实地解决问题;有的是通过集体活动答疑解惑。像清华控股的董事长徐井宏,每年带两个学生,一共带了4年,现在他的学生组成一个‘徐家班’。‘徐家班’的活动丰富多彩,徐老师会带大家去登山,在登山过程中,边看风景,边讨论问题,在‘一上一下’的谈笑和运动中解决学员们的困惑。”
“摇篮计划”发起时,郭基梅定制的授课模式是“一对一指导,一对多培训,多对多交流,多对一问诊把脉”。“当时还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手头的导师资源也不足,只能让导师擅长什么讲什么。现在不一样,我们的课程完全按照创业者的需求量身定制,需要什么,就让相应的导师讲授。”
郭基梅坦言,亚杰商会初创时走过了一段波折的路途。“前5年,一个人,一台电脑,我像打游击一样到处借场地。清华待一段时间,北大待一段时间,会长那里待一段时间,大家都说‘May(郭基梅的英文名字)在哪儿,亚杰商会就在哪儿’。”
当时,郭基梅辞掉工作,全职做这一公益项目。由于没有资金,公司完全招不到人。“到处去‘化缘’,活动没钱支付了,年会结不了账了,只能向导师们求助。”2011年,郭基梅下定决心放弃商会,准备跟着朋友去创业了。但当她无意间翻开几年来的年鉴,看到导师和学员们的一张张合影,她还是回绝了友人的创业邀请,坚持了下来。
“2014年,亚杰商会终于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有了自己的地方。”她欣慰地说,“10年前,像我们一样做创新孵化的就这么几家;而现在,类似的机构已经成百上千,怎样做一家领跑的创新型孵化器,是现在团队忙碌的重点课题。”
“教务长”不时地翻着明天的日程安排,回复着手机上一连串的未接来电,“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团队,商会这台大机器运转起来了,事情也多了,但我的心却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