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1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工程师上座上上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08日   T02 版)

    本报汽车周刊主编武卫强(右)与中央直属机关团工委书记、中直青联主席吴佳松(左)为北京现代颁奖

    本报汽车周刊主编武卫强(右)与全国青联委员、本报教育科学部主任堵力(左)为上海大众、长安汽车颁奖

    本报创业周刊主编许革(右)与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汽车周刊主编刘世瑜(左)为东风悦达起亚、一汽马自达颁奖

    本报国际部主任陈为民(左)与车云网创始人程李(右)为奥迪、捷豹路虎颁奖

    本报广告与品牌推广部主任许海涛(右)与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周刊主编徐锋(左)为广汽本田、东风雪铁龙、奇瑞颁奖

    本报编委、军事周刊主编李雪红(左)与汽车梦车厂创始人李潮(右)为吉利、广汽乘用车颁奖

    本报副社长罗旭辉(右一)与一猫汽车网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何醒言(右二)为沃尔沃、宝马、北京奔驰颁奖

    本报副总编辑马年华(左)与《汽车周刊》杂志出版人郭登礼(右)为上汽乘用车、比亚迪颁奖

    本报副总编辑董时(左)与汽车头条App创始人张耀东(右)为东风日产、北京奔驰颁奖

    本报副总编辑刘健(左)与中国消费者报社副总编辑李晓光(右)为广汽丰田颁奖

    本报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张坤(左)与中央直属机关团工委书记、中直青联主席吴佳松(右)为2014汽车年度工程师廉玉波颁奖

    本报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张坤为本次调查活动致开幕词

    本报副总编辑刘健(右一)与中国消费者报社副总编辑李晓光(左一)为2014汽车年度十大杰出青年工程师颁奖

    去年11月,在国人都为阿里巴巴上市欢呼时,中国的“首富园丁”、一手缔造了潘石屹和史玉柱两大财富传奇的大佬——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在一次演讲中从宏观视角分享了未来制造业的升级。他大声疾呼:“如果中国的互联网全部都冲着零售消费,买便宜货、求方便等,这样下去我们民族一定会完蛋。永远不要忘了制造业是我们的根本,如果这一波我们再跟不上4.0工业革命,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他说:“国内工业升级缺两个东西。第一是心态。在阿尔卑斯山脉里面,冒着大雪静静地做一个个小的零部件,坚持做两百年,国人有没有这个心态?很少有,都很浮躁。第二是生态。华为的任正非从美国带来几个科学家,在深圳做了很多研发项目,但他们还是回去了。因为没有这个环境。”

    他的话道出了工程师在中国的尴尬生存状态。以汽车工业为例,由于政府、企业不重视技术人才,官本位思想,薪资待遇相对不高等原因,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或者在车企内闲置,或者不安于一辈子干技术的现状而转行,造成了技术资源的流失,进而影响了自主研发的步伐。“我有个同事是搞车内降噪技术的,很优秀。回国后去了一家汽车国企,整天没事可做。”一位海归人士这样描述国内的就业环境。 

    第五届“青年态度·绿色环保汽车调查”中“年度工程师奖”获得者、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兼碰撞安全实验室总工程师赵会,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回国搞自主研发的心路历程:“当时跟我一起回国工作的同行、同事有很多,他们都很优秀,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造诣比我深。但回国后多数都从事了行政工作,有的在大公司里当总裁,有的自己干起了公司,有的虽然仍然做技术,但也承担了大量行政工作。个人觉得,中国汽车要发展,更需要扎扎实实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一直躬身于技术研发工作。”

    百年汽车发展史证明,尊重技术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程师的文化氛围,是各大跨国车企发展壮大的根源。无论是奔驰创始人卡尔·本茨还是保时捷创始人费迪南德,都有深厚的工程师背景,翻开各大外资车企掌门人的履历,几乎都能发现技术领域的工作经历。发展汽车产业需要一支技术精湛、踏实肯干的工程师队伍,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为了打造汽车界的工程师文化,2012年,中国青年报首次评选年度工程师奖和十大杰出青年工程师奖,特意提出了“工程师上座,上上座”的口号。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呼吁社会重视培养技术人才,提升技术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全社会打造工程师文化,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储备人才力量。

    2014年12月30日, “青年态度·第七届绿色环保汽车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 最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汽车产业群总工程师廉玉波获得“青年态度·2014汽车年度工程师”称号。吉利、奇瑞、长安和上汽等企业的10位技术人才获得“2014汽车年度十大杰出青年工程师”称号。

    本届年度工程师廉玉波,就是一位耐得住寂寞,为自主品牌汽车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领军者。他曾供职于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担任过上汽仪征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同济同捷汽车设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2004年2月进入比亚迪,由他主持研发的比亚迪F3、S8、F6获得多项业内大奖。

    “我们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想着马上发财。我们需要有一两批的傻瓜,一两批的工程师,像很多德国人一样,两百年做一个小产品,产品的深度深到你没法想像。我们需要独具匠心,而不是马上发财,忘记你的发财心,忘记那些首富们。”蔡洪平的话,正与工程师“上座上上座”的理念如出一辙。

    本版撰文 马连华 本版摄影 李庚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1月08日 T02 版

工程师上座上上座
节能环保让“APEC蓝”常驻
榜单
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