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2014年以来,各部门加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绘就人们的共同理想,凝聚社会人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戏比天大,德如地厚
2014年岁末,80岁的上海话剧界元老娄际成抱病登台参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原创大戏《长生》,在上海话剧界传为佳话。
舞台上的娄际成把角色给演“活”了;但台下的观众却不知晓,因为查出心脏有“房颤”危险,首演前不久娄际成曾在家中昏倒,需及时入院治疗。
谢幕那一刻,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观众目送娄老走下舞台,前往医院。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所在。
2014年7月中旬,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印发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活动。自去年8月底开始,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先后召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艺术家和作家代表纷纷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上签名,向社会公众许下庄严承诺。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追求理想,服务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戏比天大,德如地厚”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中,德艺双馨,行为世范,为行业内外树立榜样,为各界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表率。
文化惠民,以文化人
“不办堂会、不依赖政府,朝着文化服务性单位迈进,为老百姓多排戏、排好戏,才是正路子。”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静告诉记者,“转企改制、节俭办会……一项项改革,逼着国有文艺院团重新定位:强调文化服务属性,才能使我们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2013年,成都艺术剧院率先与成都市高新区合作,量身打造多场文化惠民演出,让演员从舞台走向老百姓,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惠民服务。2014年,剧院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门创作了主题晚会,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群众中和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自2014年11月下旬起,由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开展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上千名文艺工作者深入革命老区、民族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开展慰问演出、艺术采风、结对帮扶等活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要求。
2014年12月初,在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全国各级文联组织超过2.5万名文艺家、文艺工作者深入300多个城市基层开展服务采风活动,服务基层群众280万人。活动所到之处,艺术家们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更推动了文艺工作者在实践中实现“身入”“心入”“情入”,努力推出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来。
网文传善,以行向善
“父母健康,是我们生活上的福气;父母正直,是我们精神上的福气。”这样短小而真切的文字,出自在浙江嘉善举办的名为“善文化微散文”的创作大赛。该项比赛已在全国连续开展三年,它将“善”与网络微文相结合,虽不大言扬善,却以点滴之行涓涓惠人,得到网友们的积极响应。
据“善文化微散文”活动的评委之一、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介绍,作品中不少是根据社会新闻和真实事件写作而成,作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善行善举。“将善铭记,以行向善。”许多家长反映,“善文化微散文”也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善良、正直的芬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2014年,各地各部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坚持全方位覆盖,从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机关抓起,大力培育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打造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工作载体;通过编写《中国梦》等系列读本,摄制《国魂》《百年潮·中国梦》等电视专题片,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活动,加强教育引导和文化熏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正推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