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版专”)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适应需求”的办学模式,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指导下,在印刷、出版等行业协会支撑下,组建由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系部与企业共同实施,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1. 发挥部市共建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学校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进一步完善校、专业群、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从校企合作组织结构、资金和制度保障、政府支持等方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
2. 坚持“二+五”原则,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牢牢把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等关键点,进行实质性合作。理事会日常运行中坚持“二+五”原则,即“二个建设”和“五个环节”,切实把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和项目上。 “二个建设”是 “校企合作理事会科学化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通过“二个建设”,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出版印刷高端技能型人才。“五个环节”即:分析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的背景和基础;明确理事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路及原则;确立理事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理事会建设的内容和步骤,并组织实施;提供理事会建设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建成高效运行+关键绩效管理模式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架构。
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1. 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与行业企业逐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上海印刷集团、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烟草印刷厂、苏州日报社、深圳雅昌印刷有限公司、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日本小森印刷公司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实习签约基地113个,并与500多家行业企业建立了联系,开展多方位、多样化的校企合作。
2. 搭建专业建设管理平台
学校将行业企业专家视为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先后建立了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及19个专业指导委员会,有近100名校外行业企业专家受聘担任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或委员。该项举措使得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承担培养工作。受聘专家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建设。
3. 搭建师资队伍管理平台
为了打造“上得了讲堂下得了车间”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个桥梁纽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一是坚持“要上讲堂,先下企业”,要求专业教师下企业,带着任务到车间、带着技术去交流。为此学校建立了“教师实践锻炼质量监控管理体系”。二是坚持“优秀校外人才进课堂”,学校各专业外聘了一批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主要来自校外实习基地,他们大都具有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负责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搭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学校主动寻求有高度责任感和品牌意识的龙头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构建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一是订单式培养模式,与全国著名印刷企业“雅昌集团”合作实施了“雅昌班”培养。“雅昌班”的学生在完成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由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一新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产学合作的范式:将实习变为了一个持续的实践过程;学生有机会在大一时就与三年后的就业挂钩,使专业学习变得更具现实意义。 2014年5月,学校开设了柯尼卡美能达高端定向培训班,共同为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培养高端人才。二是实施“预备技师班”模式,该模式是在上海市教委、劳动局支持下,与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实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其特色在于:强调了在校学生上岗技能的培训,学生经过“预备技师资格”技能训练,可以更早的取得技师资格;培养过程中学生、学校、企业可得到上海市政府的补贴,真正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社会的四赢。三是与浙江百丽特公司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形成“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工学做结合。此模式一方面可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相结合;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实际产品设计与学生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更多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情况。四是构建“准订单”模式。其特色为:学生提前半年解决就业;毕业设计结合企业实习内容,由校企双方指导答辩,很好地解决了就业工作与毕业设计冲突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
深化校企合作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以“工作站”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建设
工作站是在理事会的指导下为实现校企资源与信息共享而设立的联络互通站点,主要包括驻地工作站(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环渤海区域)、驻厂工作站和专家工作室三种形式。工作站建设的预期目标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考察、引进、交流、合作等途径,承担学校和理事单位在校企合作、学生就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设任务。
2. 以“两基一园”建设为平台,创新出版印刷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和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培养出版印刷高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校企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与实施课程教学,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立足于有针对性地提升出版印刷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应用先进数字技术进行工作的能力。在教学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各类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3. 以“海外工作站”建设为契机,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行业,学校坚持“适应国家出版印刷‘走出去’战略、适应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适应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方针,加强国际合作。目前,学校已与20多个海外学术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进行印刷技术、出版传播、动漫设计等方面的合作办学和学生跨国(地区)交流,并在莫斯科印刷学院建立了“海外工作站”和“学生暑期实习基地”。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与国际交流能力,学校每年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去国外著名高校进行业务进修,开展科研、培训、交流互访等多项合作。今后学校将与海外教育及培训机构合作建立若干海外工作站,使其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窗口、桥梁和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办学的有力工具。
上海版专长期以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贴近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走“同建一门课、同写一本书、同管一基地、同育一方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大力推进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多方合作办学,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和教育资源优势,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实践条件,推动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以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行业指导,完善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是上海版专为出版印刷传媒行业的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作出不懈的努力。(顾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