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中国青年报》1月15日文章《我们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我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普及的常识。然而,单单从文章的标题我们就能够看出一个问题,“更需要”恰恰说明现实中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是多么稀缺。
尽管基层教育创新事例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局部的、零散的、非制度化的自主创新和教育探索”,目前还是个别现象,仍然属于“新闻事件”。各地教育局的文件上都在大谈特谈“教育创新”,很多不过是跟风赶时髦炮制话题而已,实质内容与创新没多少关系。
甚至可以说,某些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对教育创新丝毫没有兴趣,因为他们都急于在自己的任期内看到立竿见影的成绩,哪有心思去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且,教育创新会让一些官员很不放心:你教育创新能保证考高分出成绩吗?他们所谓的成绩就是毫不含糊的“分数”。
我在学校工作多年,深深感觉到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对教育创新的态度,说好听一点是“叶公好龙”,口头上讲几句,文件上写几行,表示自己没有落后于时代,同时也是一种应付,但当地若真的有教师大胆实践教育创新,突破了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条条框框,领导们马上就会出来“指导”“帮助”,实际就是批评警告甚至是坚决封杀。谁不按照领导的安排老老实实工作,那就是不服从领导,就是个人主义,如果不加以制止,势必会有更多的教师“盲从”而让领导被动。
就算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领导接受创新,也必须是在他们的部署下创新,要体现领导的智慧才行。要创新也得领导先创新,老师们只是把领导的“创新”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领导通过到外地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弄出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老师们都照本宣科按这模式上课,这就叫“新课改”,就是“教育创新”。如果是校长想出来的就称之为“校本特色的教育创新”,是局长提出的就是“县域特色的教育创新”。作为一线教师,你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你只有按照领导“教育创新”设计好的剧本去表演,领会了领导的意图,你才能成为领导赞赏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课改标兵”,称号有了,荣誉也就来了,职称也能升了。
应试教育阴魂不散,中小学生普遍课业负担沉重,教育创新真正走进课堂了吗?一些地方所谓的“教育创新课”“新课改课”都是在电教室、大礼堂、会议室表演的,这就是最生动的证明。
一边大喊教育创新,一边又把教育创新的成果模式化用来表演,这是某些基层教育管理者的作风。在这样的氛围中,自下而上真正的教育创新会有多大的发挥空间?教育创新依然是稀缺资源。如果政绩意识——说白了就是急功近利思维——主导的教育管理体制没有改变,教育创新就依然只是底气不足的口号。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