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回来后,汪慧梁成了学校的“名人”。有一天宿管阿姨问他“你援藏回来啦”,汪慧梁赶紧解释说自己是去服务西藏:“我没有资格谈援藏,更多的是西藏给了我多少,而不是我为西藏做了多少。”
这位国际关系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2012级研究生,2013年7月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共青团中央统一调配下赴西藏参加基层志愿服务工作近一年,现在已经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其实,汪慧梁对雪域高原的向往在本科时就开始了,“觉得很神秘,想去体验体验,多经历一些事情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当时在校园里看见宣传西部计划的横幅,他就“很振奋、心潮澎湃”。后来上了研究生,他再也不想错过,得到父母的支持后,做了西部计划志愿者。作为北京队队长的他和众多志愿者一道,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
刚到西藏不久,汪慧梁就参与组织了拉萨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雪顿节。雪顿节文艺演出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那天他们从早上开始就忙着布置会场,顾不上吃饭,直到晚上焰火表演的时候才席地而坐,边喝牦牛酸奶,边看烟火表演。
最令汪慧梁难忘的,是表演结束那天志愿者们离场时的情景:当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所有的志愿者组成了一个方阵,大家一起将一张巨大的篷布举过头顶,步调一致地向前移动,“那么多年轻人一边走一边唱,太开心啦!”
拉萨的生活很多时候得自力更生。比如伙食问题就是用“搭伙”的方式解决。有的择菜、有的做饭、有的掌勺,大功告成后“边吃边聊天,特别亲切”。一位女同学有段时间加班回来得比较晚,剩下的几位同学每天就去下班路上迎她,然后再一起回去吃饭。
大家的感情越来越深,最后就“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汪慧梁被安排到拉萨市当雄县的一个村庄驻村。这个村庄紧挨着青藏铁路,是典型的牧区农村,条件比较差:“冬天的时候漫天黄沙,一到下午就只能待在室内。”
在这里,汪慧梁真切地体验到了原生态的牧区生活,也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见到用牦牛粪做的燃料,热心的当地人教他怎么把牛粪点燃。汪慧梁笑着说:“用它做出来的饭很香。”第一次,汪慧梁一顿吃了那么多的馒头,因为当地缺乏蔬菜,只能一两周去城里采购一次蔬菜,所以每天从早上就开始啃馒头,“这么多年加起来吃的馒头都没有在村里吃的多”。汪慧梁还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藏族同胞对信仰的虔诚,在回拉萨的公路上,他看见一路磕长头前往布达拉宫朝拜的藏族同胞:“那种对信仰的虔诚很让人震撼。”
在驻村的4个月里,汪慧梁与驻村工作队一道,帮助牧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比如帮牧民打井,解决因土层出水难和常年冰冻造成的饮水难问题;协助畜牧局为牧区牲畜打预防针,协调草料,帮助牧区群众顺利过冬;深入牧民家中,开展走访调研,发放食品药品等物资,结对慰问帮扶,等等。
了解到村里有两名孩子家境贫困后,汪慧梁找到国际关系学院的公益团体,在他的牵线搭桥下,这两名孩子得到了资助,每月都能领到一定的生活费。
汪慧梁坦言做志愿者心里很充实,自己并不是为了物质报酬才去西藏的:“就是很纯粹地做服务,压根儿就没关心发多少补贴。”
2014年4月,作为基层工作典型,汪慧梁被选入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宣讲团,对此他诚惶诚恐:“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代表,把自己作为典型感觉有点承受不住,比我优秀的还有很多。”说到贡献,他说:“我担当不起,要归功于前辈们的铺垫。”
其实西藏一年,对于汪慧梁来说最大的一个收获是:经历了这样一段纯粹的、真实的生活之后,自己的心态更好了:“对人对事不会再有过多的纠结,开阔了眼界,心态也变得更平和。”过去比较内向的汪慧梁,现在改变了许多。
也许是受到汪慧梁的触动,汪慧梁曾经的一个室友,在毕业时就选择了去西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