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2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打理农机合作社 做留守妇女领军人

80后女农机手的新春愿望

通讯员 何淼 本报记者 雷宇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2月18日   04 版)

    在湖北省蕲春县青石镇水车河村三组,参差绵延的小洋楼群中,一栋墙面斑驳的旧瓦房显得十分突兀,这就是何兰云的家。她走出来,戴着黑框眼镜、红围巾,扎着利落的小辫,与寒假返乡的女大学生毫无二致。

    即将过去的马年,对于这个只读过半年小学的80后农村女青年来说,“有太多的意料之外”。

    不久前,湖北首届“寻找乡村好青年”活动评选揭晓,何兰云的名字跻身全省“十佳乡村好青年”之列。

    2014年6月,当村里找到何兰云要推荐她参评省里的“乡村好青年”时,她吓了一跳,“我就是挣钱养家糊口而已,没啥成就,凭啥当好青年?”

    8月,她被请上华中农业大学的讲堂,面对近千名即将奔赴全省各地的大学生村官,有些羞怯地讲述自己的曲折人生,讲述多年来倔强、自尊、求知求新的心路历程和真情故事,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9月,她拿到了黄冈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而苦难和磨砺是这个娇小女人的另一所大学。

    1984年,何兰云出生在蕲春县大同镇的一个小山村。母亲聋哑智障,父亲寡言少语,从来都是早出晚归干活赚钱。

    随后几年,两个弟弟相继出生,原本贫寒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揭不开锅是常有的事。

    靠着东拼西凑来的钱,何兰云8岁才背起书包。没多久,父亲操劳过度脑淤血中风。刚读了半年小学一年级的何兰云辍学了,她挑起家庭重担,种地、干家务,春天里挖野山参,秋天摘野菊花,到茶园里帮工,一天不下能采来的20斤茶叶,这个稚嫩的肩膀还要分两次背下来。

    3年后,父亲病逝,12岁的何兰云到县城帮人看护小孩,也曾南下打工,在黑砖窑每天18个小时不停地打砖坯。

    2006年,何兰云在上海打工结识了男友,婚姻维系到孩子半岁,丈夫嫌何家包袱太重选择了离婚。

    何兰云回到蕲春老家,独自拉扯着儿子,并盘下了几亩水田,也曾试着养猪。其间,何兰云把两个弟弟分别送进了大学、技校,把孤苦无依的聋哑叔叔接到了身边。

    深受家中没有男劳力之苦,2011年,当何兰云在镇农机服务处听说国家惠农政策只需1000多元就能买一台插秧机时,她马上凑钱买回了家。

    “女娃也能开插秧机?”当何兰云要用农机的消息传出,十里八乡议论纷纷。

    靠着小学半年认全了拼音的底子,何兰云买书学习、四处悉心请教,常常一摸索就是一整天,很快熟练掌握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技术要领,并摸清了选秧田、筛土、平整、催芽、育秧规律。

    不仅会开,还懂修理。附近村民的农机出现问题,都会来找何兰云,她逐渐成为大家口中的“小何老师”。边干边学,何兰云还自考读完了中专。

    何兰云开着插秧机从撂荒多年的土地上耕作起步,当年亩产一季稻谷达到1020斤,成了全县的第一块农机插秧示范田。初尝甜头,她开始慢慢承包一些地。

    2011年年底,何兰云获得全县第一个女“机插秧能手”称号,走上表彰台的那一刻,这个“女汉子”有点激动。一切恍然如梦,上一次有这样美妙的感觉,差不多是20年前的事了——那是小学的期末考试,“考了班里第二名,得了一张奖状、一支铅笔,还有一个算术本”,这之后,何兰云的校园求学路戛然而止。

    何兰云成了县里聘请的农机阳光工程教师,走遍了全县15个乡镇,教学人数超过1000人。

    2013年年底,当地一名返乡青年成立农机合作社,请何兰云做理事长。在她的打理下,合作社而今拥有各类机具30台套,成功流转水田510亩,作业覆盖千亩田地。

    农历小年的头几天,合作社刚算完一年的账,一年里打了50多万斤粮食,为70多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工作,其中已经有9名会开农机,她们工作日的劳动报酬超过100元。一名63岁的大婶拿到6000多元,一下子乐开了花。

    农田沃野,呼唤新一代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新的一年,何兰云期待土地流转再顺利些、能再多上几百亩,她说:“男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只要肯学、肯做、肯吃苦,女人不比男人差。”

    本报武汉2月17日电

80后女农机手的新春愿望
福州市中院决定对念斌国家赔偿一百多万元
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
“挖洞代表”李宝俊被批捕
让心灵在家的港湾里诗意栖息
中国年中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