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数字:80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宣布,2014年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此外,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成果。
习近平在会上强调,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工作。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巩固改革良好势头,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
公司名称升级是中小微企业对改革的最直观感受
陈子寒终于摘掉了公司字号前的“晋安区”三个字,升级成了“福州市”的公司。
与大多数公民一样,这名福建省福州市的创业者起初并不关心宏大的改革概念,更看重的是能否从中获得实惠。2014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宣布“80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对于陈子寒而言,公司名称的升级,无疑是他对改革最直观的感受。
2013年1月注册这家文化传媒公司的时候,陈子寒刚刚大学毕业两年。福州市工商局当时的规定是,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在公司名称前加上“福州”两字。他的3万元注册资本,刚够着注册公司的最低门槛,更别谈冠名了。
瓶颈慢慢来了——假设,他想去广西桂林开分公司,名称只能是“福州市晋安区××公司桂林分公司”,“分公司在地级市,总公司却在一个区,让人看笑话”。
担忧在2014年3月1日化解。在简政放权、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的背景下,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推出,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这被视为释放市场机制活力、社会资本活力、创新创业活力的改革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也认为,政府下放大量审批项目,对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一个半月之后,陈子寒认缴了50万元的注册资本,顺利升级了公司名称。他还注册了另一家冠名为“福州市”的公司,专注其他业务。新公司不需要验资50万元,办完工商、税务等系列手续的时间也比原来少了半个月。
“我现在有16名全职员工。”陈子寒说,2014年,他的文化创意产品年销量上百万套,打进重庆、天津、江苏等地市场,他还找了几百名当地经销商,带动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氛围,“政府简政放权,我就能把更多精力放进开拓市场、创造利润上”。
这样的中小微企业,按照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它们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
户籍改革的意义在于公民选择工作更自由
正当陈子寒的创业如火如荼推进的时候,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户籍改革破冰。在与福建相邻的广东,全国人大代表、东莞瑞丰物业公司工会主席曾香桂意识到生活将发生变化。
曾香桂是“农民工代表”的典型。她认为,户籍改革的意义之一,就是公民选择工作能更加自由,不再受到户籍带来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限制,“这对年轻务工人员的前途发展很重要”。
36岁的曾香桂已在东莞打拼15年,户籍仍然在湖南老家的农村。她办理港澳通行证,要回老家;回老家治病,也没法实现异地报销。如果小孩要上公立学校,她还得去相关部门计算积分,考核有无稳定的工作、收入、住所,社保缴纳年限的长短也在考核之列。
“在830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达640万”、“人口市民化是东莞推进新型城镇化最艰巨的任务”,在2014年11月东莞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地方官员再次梳理了这些要点。
曾香桂在一个非常细微的变化中看到了风向。过去,非东莞籍的老人不能免费坐公交车,今年1月,东莞市启动“非莞籍敬老优待卡”申办工作,符合条件的外地老人也可享受免费乘坐规定范围内的市内公交车优待。
虽然迈出的是一小步,但曾香桂认为,“这一点是很实在的推进”。
“户籍制度改革最大的难点,是捆绑的权利太多了,包括来自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各种各样的权利。现在要一项一项地把它拿下来、减下来,解决掉,改革才能成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
打破养老金双轨制是出于公平的考量
为社会带来活力的绝不止户籍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活力”成为2014年的关键词。活力在2014年年底得到更多释放,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公布,政府将不再直接管理科研项目;而在价格改革中,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被放开,1项定价权限得到下放。传统管理观念中的那只大手,渐渐放松了。
更吸引海外关注的是,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广东、天津、福建三地自贸区。有学者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带来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
也就是在这个月,中央深改小组第八次会议宣布,2014年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出台370条改革举措。
在学者看来,在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今天,剩下的改革任务不少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些领域亟须由改革盘活,而有些改革任务,早已进行了多年的讨论或试点。
养老金并轨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任何改革,公平是最基本的考量。打破养老金双轨制首先代表了社会公平的发展。之前部分人不缴,部分人缴,但大家都是拿工资的人,这样显得很不公平。”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说。
多名受访公职人员表示,他们的养老金暂时还没有自己缴纳。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之前公务员不缴养老金,的确不够合理和公平。他算了一笔账,按照新的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即使缴了养老金,工资依旧会上涨300元。他觉得可以接受。
他说,最大的阻碍就是观念和资金这两个方面。以前很多人觉得公务员是旱涝保收,福利优厚,也不用缴纳养老金,退休后就能拿钱,现在,传统观念需要变化更新。
侯欣一委员还关心,将来上缴的社保钱,到底怎么用,会发挥什么用途,“个人退休的时候是否还存在并升值,这期间是否考虑物价水平的波动”。
任何改革都无法一蹴而就
尽管80张“重点改革成绩单”受到好评,但所有理性的改革者的共识是,任何改革都无法一蹴而就。
多位受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坦言,许多改革举措方向正确,但目前成效有限,因为从政策出台到社会末端的反应,从来都需要一个过程。
在侯欣一看来,简政放权、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虽然方向正确,但仍然面临挑战,“国务院出台总文件说取消多少项行政审批,这样打包式地放开了,但过一段时间,出台具体实施条例时,会发现又变相收权。不仅是地方,国务院出台的条例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汤维建委员但最担心的,则是被称为“二政府”的行业协会,政府的管理职能可能会通过行业协会发挥,“最核心的,就是完善市场规则和机制,以及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体制”。
户籍制度也有待推进。曾香桂代表认为,相关方案虽然出台,目前还没有真正开始落实。她希望,身边“新莞人”的居住证能发挥作用,持有居住证就能享受到当地公共服务。
对陈子寒来说,他希望公司注册的手续、流程能更加简化。不过,他目前已经能感受到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比如,每月开票额在3万元以内,可以享受免税优惠。另一个细节是,以前会有一些公职人员来公司频繁地“检查”、“品茶”,实际是暗示塞红包,“反腐之后,都没人敢这样了”。
这名雄心勃勃的创业者,和之前采访过他的记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有一天,他的公司要从东南沿海,杀进北京城。
本报记者 卢义杰 实习生 谢亚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