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招数用在其他领域或许能立竿见影,但在大学里却未必有效。大学不是战场也不是公司,市场经济的金钱杠杆在这里不仅难以发挥激励作用,而且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这些年,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没少设立与教学相关的奖项,譬如从国家到地方的高校教学名师奖,但这些力度不断加大的奖励措施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本科教学如今还是问题多多。正如周鼎所言,奥运金牌拿了不少,但不等于全民体育就搞好了。
所以,川大斥资百万元设立“卓越教学奖”,最主要的意义可能只是表达了“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这样一个态度,至于实际效果怎样就不好说了。
当下教育界给“重科研轻教学”痼疾开的另一个药方是将高校教师职称分成科研序列和教学序列,申报教学序列的教师在评职称时可不再为找课题、发论文而困扰,就此可以安心教学。
改革的设想很好,实际执行如何呢?在东南某省高校任教的两位老师告诉我说,他们所在学校也专门开辟了教学序列的职称上升通道,可申报时仍然需要有课题,但要求是和教学相关的课题。申请了课题就要发论文,否则怎么检验课题成果呢?最终又回到科研的老路上。
我们的大学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去的怪圈:不管舆论如何批评“不谈教学还算什么大学”,各级教育官员如何三令五申“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校长们如何表态“本科教学是重中之重”,主管机构如何用精神物质奖励、政策措施来激励和引导教师潜心教学,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在何处?我最近和分别任教于东西部不同层次高校且都在职称路上被科研绊住脚的几位朋友交流过这个话题。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对大学老师教学的好坏优劣很难进行评价,也无法制定一个客观标准,不像中小学还可以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当标杆。有些老师上课就像“段子手”,学生上课笑声不断,当时觉得老师讲得精彩,可能离开校园后又觉得什么也没学到,同行评价也不高;有些老师讲课严谨,内容充实,但枯燥无趣,在有些学生眼里也未必是好老师;有些老师讲课,声光电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可授课内容杂乱无章、不成体系。
由谁来评价也是一个问题。理论上说,学生是学校和课堂的主体,老师教得好不好要由学生说了算。现在基本所有高校都安排了学生评教环节,但也没有哪所高校完全根据学生评教的结果来评价老师,大家都清楚,学生评教非常随意,容易掺杂个人情绪,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对管理者来说,对主观性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显然比科研评价要复杂得多,也不好操作,而且很容易吃力不讨好。因此,一些学校评选出来的教学名师,有的得不到同行认可,有的干脆就是科研强人。
对教师而言,潜心教学干好干坏差别不大,收入又低,而搞科研、做课题成果显而易见,有名又有利。一位青年老师说,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如果真想把课讲好,老师必须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讲课时间和备课时间的比例至少不能低于1∶3,而现在大学青年老师一周的课时都有十几个。教师在教学上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
那究竟怎么做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地位呢?有人说,最简单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提高课时费。有学者认可这个办法并称其“虽直接但触及了改革的痛点”,并进而建议:取消各种名目的教学项目和各级的教学评奖,将这部分经费投入教学过程,使所有从事教学的教师真正受益。
这一建议是否可行,值得考量。不过,看到那几位还不到40岁的教师朋友头上的白发,听他们说起少得可怜的课时费,我想,这位学者提出的方案至少是普惠性的,比起有些作秀成分的大奖,要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