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4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不朽的青春跨越时代

——“清明祭英烈 扫码献鲜花”活动引发社会共振

本报记者 蔡梦吟 庄庆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4月07日   05 版)

    这个清明节,许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个微信H5专题“刷屏”了。

    清明晚上,北京网友“nini”准备催促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睡觉,发现儿子正捧着她的手机看得入神。

    “nini”拿过手机,随着手指滑动,页面上依次出现了从秋瑾、李大钊,再到邓稼先、王伟等多位英烈的身影,以及细腻的文字说明。

    原来,儿子不知怎么点开了“nini”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条H5专题页面——“清明祭英烈 扫码献鲜花”。这一页面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制作,是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活动的一部分。截至4月6日17时,该页面全网浏览量已超过8000万。

    追忆那些不为人知的名字

    “nini”的儿子是数千万被打动者之一,他的专注甚至让“nini”有些惭愧。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平时我很少和孩子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没想到孩子看得那么认真。”她不由得揽住儿子,把这条H5专题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并成为第2556358位网上献花者。

    年轻妈妈“nini”自称是“应试教育下的蛋”,因为那条H5专题中出现的英烈们大多都曾出现在她儿时的课本中,却总让她觉得有些距离感。而这个与儿子一起“献花”的夜晚,让她觉得自己上了“走心”的一课。

    她意识到自己几乎从没和儿子聊过祖辈——她的祖辈,其实也都在青春年少时便投身革命,历经战火。看儿子还沉浸在这个H5专题带来的震撼中,她说:“我给你讲讲你太婆婆——也就是妈妈的外婆年轻时的故事吧。”

    “nini”的外婆名叫鲍侃,出身宁波一个富庶之家,中学毕业后,向往进步的她瞒着家人,于1938年辗转到延安,成为延安保育院的一名教师。在延安,鲍侃邂逅了自己的初恋——来自湖北的八路军某团团长高自和。然而就在二人向组织打了结婚报告不久,高自和就在一场战斗中牺牲了,年仅33岁。

    “不朽”二字,经历过者更知其分量。尽管后来鲍侃与另一位老红军——也就是“nini”的外公结婚了,但“nini”记得,外婆在晚年的日记里仍写道:“他(高自和)的形象永远鲜活地活在我心里,刻骨铭心,永世不忘。”

    那代人的青春,就是与“牺牲”联系在一起的。“一次护送孩子们转移,遇到日本飞机轰炸,我外婆把几个孩子压在身下,结果孩子们毫发无损,她差点送命。” “nini”说。她大难不死的外婆后来一直活到97岁——临终前,老人还对家人念叨:“日本鬼子来轰炸了,孩子们怎么样了?” 

    每个人的家族史,都由时代写就。在“清明祭先烈”H5专题留言区,有许多网友和“nini”一样,追忆着那些不为世人所知却重于泰山的名字——

    “我们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还有一个红军烈士吴华先,家人至今不知他具体牺牲之处……”

    “我的舅舅张继芬也是抗日英雄,作为共产党员跟日本鬼子拼刺刀直至牺牲!”

    “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英勇牺牲的林凤云烈士永垂不朽!”

    许多烈士牺牲时,小的十七八,大的也不过三四十岁,正是最好的年华。

    有许多网友感叹:“他们牺牲时,正是我如今的年纪。”也有网友发问:“谁的青春不热血?在今天,青春的热血又该如何挥洒?”

    借助微信朋友圈的巨大能量,这一话题正引发广泛的思考。

    今天,我们以何致青春

    以何致青春?

    默默奉献,是一种答案。

    2012年毕业于北大的张宸,曾是首都高校传媒联盟主席,现任新华社驻西藏分社记者。他也在微信上看到了“清明祭英烈”的H5专题,感慨颇多。

    “西藏高寒缺氧,但我们从不缺少为西藏建设献身甚至牺牲的干部。扎根西藏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北大毕业生,在西藏各村、乡、县里各岗位上都有。”张宸对记者说。

    张宸曾在世界海拔最高的乡——普玛江塘乡采访。“那里人均寿命45岁,在平均海拔5373米的乡政府,连喘口气都是费劲的。”张宸问当地的干部为什么不离开,一位年轻干部这样回答他:“这里是中不(不丹)边境,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坐标。”

    这个清明假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五印乡五印中学的英语教师李书豪,忙着家访。

    李书豪是个90后男孩,本科就读于外交学院英语系,研究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时,他放弃了不少听起来“高大上”的工作机会,选择到云南支教两年。

    和大多数山村一样,五印乡的壮年劳力常常打工在外,清明节是他们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回乡日子。4月5日,李书豪花了一个半小时,翻过一座山来到几名学生所住的村庄。

    有朋友把“清明祭英烈”的H5发给了李书豪,他认真地看完了。“我的学生们没有手机,也无法上网,看不到这个专题。”他决定利用家访时间,和孩子们聊聊梦想,“我告诉他们,只要为了理想而努力、坚韧,人生总有不一样的色彩”。

    忠诚勇敢,也是一种答案。

    H5专题激起了人们心中久违的敬意。看着网友们纷纷“献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公安局的80后民警小陈,想起了他的同学李富龙。后者的人生已永远停留在25岁。

    2014年7月19日12时许,四川汶川县公安局交警李富龙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舍己救人,壮烈牺牲。他是个长脸、清秀的男生。

    “这是我牺牲的第5位同学。”小陈说。他还记得学校老师的话:“任何一届警校学生,若干年后聚会都是残缺的。总有人为共和国献出生命。”他的藏族同学蒲东生,毕业后回了老家,在四川省炉霍县公安局当刑警。2012年2月9日凌晨,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他和犯罪分子英勇搏斗直至牺牲,年仅29岁。

    2014年年底,四川省公安厅发微博祭奠牺牲民警,最后一名英烈让小陈无声哽咽。那是一个“无名者”:“2014年度,四川公安队伍还有一位民警因公牺牲。因为案件侦破工作的需要,我们不能公布这位民警牺牲的经过,甚至不能公布他的姓名。”

    这个清明节,小陈还记得这名“无名战友”:“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在他的微博下,青年网友们不断点上蜡烛,道出心痛和感谢:“正是有你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在4月的阳光下欢笑,致敬!”

    奋斗创新,也是一种答案。

    “祭奠英烈最好的方式,是让英烈的在天之灵看到,这片土地正越变越好。”昆明拾翠滇文化中心创始人之一、80后女孩陈璐告诉记者。

    美丽的昆明翠湖湖畔,曾留下了包括朱德、闻一多、聂耳等诸多先辈的人生印记。在外地人看来,有着700余年历史的翠湖一定别有韵味。就在2013年以前,翠湖公园还显得相当单调——偌大一个翠湖公园,除了“有湖”,看起来和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公园并无不同。

    “杭州有西湖,成都有宽窄巷子,北京有798……翠湖就应该是我们昆明最具文化魅力的地方。”难道这不是一个创业的好机会?陈璐被自己的念头一下子点燃了,并兴奋地找小伙伴们交流。

    2013年年初,她和自己在云南大学的同窗好友李进平、丁建宇一拍即合。申请到一定的政策扶持后,他们给这个初创的公司取名“拾翠滇文化中心”,在翠湖畔展示和培育各种符合年轻人消费心理的云南文化产品,并同步在各种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

    眼下,“拾翠”已正式运营一年多。类型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沙龙聚会等,使这里已经成为年轻人来昆明的“不可不去之地”,在大众点评网上还被网友广为推荐。

    对陈璐而言,“今天翠湖的魅力,是先辈们难以想象的。这也是一种自豪的告慰”。

    对家国命运的朴素情感,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曾担任《建国大业》、《辛亥革命》、《黄克功案件》等电影编剧的国家一级编剧、全国政协委员王兴东,听说“清明祭英烈 扫码献鲜花”活动引发社会广泛共鸣、参与人数已超千万,高兴地连说了3遍“好”。

    这位以擅长撰写主旋律电影而闻名的编剧一直关注未来一代的“精神信仰”。他常常琢磨的,就是怎样把故事讲好讲活,让年轻人入眼入心,“毕竟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某种程度上,“清明祭英烈 扫码献鲜花”正是用“讲好故事”的方式,浓缩了英烈们的人生轨迹,也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王兴东对此很认同,他说:“清明节,就好比西方的感恩节。我们在清明缅怀先烈——不是走形式,而是真切地感知我们这个国家的根、源、脉,这是非常必要的。”

    王兴东强调,清明祭英烈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精神命脉、文化基因”。

    “那些先烈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信念、人格都还活着。爱祖国、爱人民、爱不断进步的社会,我相信这种信仰才是国家不断向前的动力。”王兴东说。

    在网上祭奠烈士的同时,也有不少人选择参观相关的展览,回望历史。

    《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专题,展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复兴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清明节期间,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观众,较之平日有明显增长。”

    陈履生说:“现在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比较多元,也有人对凝聚社会共识感到悲观。但根据我们的观察,那些爱国主义的展览,往往是观众参观最为踊跃的。这说明,对家国命运的朴素情感,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记者还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了解到,清明期间,参观该馆的观众也大幅增长。据该馆办公室新闻组组长吴娟介绍,该馆还在抗战网上纪念馆推出“清明节的铭记”专题,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300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的故事。

    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网友“nini”带着儿子去参观了国博、抗战纪念馆的相关展览。参观完展览回到家,儿子想起一件事:“妈妈,我在你手机上那个讲革命英雄的网页留言,留言会永远存下来吗?”

    “nini”想了想,告诉儿子“是的”。

    儿子郑重地在“清明祭英烈 扫码献鲜花”网络专题上写下:“我是北京东城区板厂小学学生张铭。我要向英雄学习。我长大了,也是好样的。”

    与其一同出现在中青在线网络专题留言版上的稚嫩话语,还有很多。

    长春市绿园区朝小一年一班金蕊说:“谢谢英雄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要谢谢你们!”

    临汾市曲沃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六班秦昊然说:“缅怀革命烈士,你们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伟大。”

    在王兴东看来,这些孩子们的心声,或许正是这次H5网上祭奠专题“最大的收获”。

本报记者 蔡梦吟 庄庆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4月07日 05 版

不朽的青春跨越时代
“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活动网友留言摘登
网友勉励当代青年做民族脊梁
一个H5专题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