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云南河口开往昆明的K9828次列车里,乘客不时拿出手机向车窗外拍照。车窗右手边,南溪河缓缓流过,河对岸,另一条铁路在香蕉林间时隐时现。这就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滇越铁路,运气好的时候,能看到驮着香蕉、菠萝等水果的马帮从铁路上走过。
滇越铁路是指从越南海防港至我国云南昆明的铁路,全长854公里,1903年开工建设,1910年建成通车。在我国境内的部分称为滇段,从昆明至位于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全长468公里,这一部分后来改称昆河铁路。这是云南的第一条铁路,也是目前我国仅有的几条“米轨”(轨距为1000mm,以及小于1435mm大于1000mm)之一。
2003年,因线路自然灾害频发,滇越铁路滇段客运停运,只保留了昆明市内的37公里客运里程。河口开往昆明的K9828次列车,正是去年年底随着泛亚铁路东线云南段准轨(轨距为国际标准轨距1435mm)的建成而开通的,全程仅需6个小时。这条新的昆河铁路,已取代了滇越铁路滇段的绝大部分运输功能。
如果人在准轨上徒步,无疑是有风险的。但走在这条滇越铁路的米轨上,几乎不会担心火车的突然来临,因为一天最多只有四五趟车经过,还是以30公里的时速“缓行”。于是这条铁路,成了沿途人们行路的便道。在昆明,它是周边市民健身散步的去处,周末人们还能坐个小火车,感受下慢生活。而一遇上下雨,这些上年纪的铁轨就会因铁锈而变成金黄色。难怪云南著名诗人于坚写道,在别的铁路你永远都是乘客,但滇越铁路,却有可能使你成为一位诗人。
最舍不得这条铁路的,则是一些小站的居民,沿途好几个乡镇曾经因集市繁荣而称为做“小香港”,如今人们却必须绕远道乘车才能走出大山。隶属昆明市管辖区的徐家渡站,当地人要走一小时山路,到玉溪市辖区去坐车才能到昆明。而这里,有因铁路兴起而随之产生的百年渡口,有几个大家族的百年宅院,他们的后人都已经离开了,将这里著名的特产带到昆明去发扬光大。全村只有一家饭店兼旅社还在继续经营,老板见人便讲起过去客满忙碌的经历,蹲在旁边的八旬老人则回忆着她少女时见过的高鼻子洋人。
车站里的老人,都是“活历史”,他们有的是从一上班就在同一座车站,有的退休20年了还整天穿着铁路制服,有的在站台旁住了一辈子……曾经,列车一来,车站便瞬间成为一个集市,沿线居民立即可以赶集。火车不仅带来了物资,也带来了对沿线人们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让他们接触到咖啡和交际舞。徐家渡站旁的一个村长,收藏了一个法国人当年留下的煤油马灯,这件器物在改革开放后才停止使用,这已经成为滇越铁路工作人员的独特记忆。
据记载,滇越铁路是当年除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有上万名工人在修建铁路中不幸去世。有些地段修筑在垂直的悬崖峭壁之间,下面是深达一两百米的山谷,不少工人就直接葬身于山谷之中。如今,山谷里湍流的南盘江已经建起了水电站。遇上水库放水,村民还会沿着铁路到河边捕鱼。
到了河口县,悬崖峭壁则变成了海拔只有几十米的河谷,这里靠近北回归线,3月底的气温便达到了35摄氏度。每天八点一开关,会有许多小贩从越南那边跑步过来赶早集。贸易,是河口这个城市最根本的活力所在,满街的越南草帽便可窥见一斑。1979年至1990年间,河口中越大桥被炸毁,滇越铁路滇段变成了一条地方铁路,河口亦随之变成云南境内一个封闭的内陆城市,返回到它在历史上的那个传统的地理位置。如今,世事变迁,河口重新繁荣,滇越铁路却难以回到过去。当越南小贩一早跑到河口来时,一天只有两趟的中越货运火车也从越南那边行驶过来,进入滇越铁路滇段。
19世纪到20世纪初,中国的许多铁路随着改造而消亡,但滇越铁路因其特有的文化背景而留存至今。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抗日战争,无论是蔡锷,还是朱自清,乃至胡志明,都在这条铁路和沿线城市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如今,有着百年历史的滇越铁路,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同为国际铁路的奥地利塞默林铁路和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早已在册。鉴于此,有专家建议,应该将滇越铁路的申遗准备提上日程,并且采用中越联合的方式。
近年来,云南当地也借鉴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的经验,与特色旅游相结合,准备将滇越铁路打造成为一条让游客感受历史文化追溯的旅游专线。未来的滇越铁路,或许将不再沉寂。
张浩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