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刘翔的中国田径,犹如卸了戏妆的演员,足可以令旁观者看到这支队伍的真实面貌——不是光彩照人,却也不是羞于见人,张培萌、李金哲、谢文骏、王镇、巩立姣,一个个年轻的形象尽管稚嫩,但前途并不灰暗,今年8月在北京“鸟巢”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就是中国田径在挥别刘翔之后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我们当时申办田径世锦赛时,就确定了申办的战略思想,就是要把2015年变成中国田径年,最终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田径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告诉记者,“其次,我们希望通过备战世锦赛的比赛,锻炼我们田径队整体竞技实力,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为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2012年刘翔奥运会再次受挫,让田管中心清楚地认识到将项目荣辱寄托在某一位明星运动员身上的“巨大风险”,因此,“让更多项目进入决赛(前八)”的目标,被放在与“优势项目争金夺银”同等重要的地位。
“世锦赛我们是东道主,虽然我们底子并不厚,但也非常希望能在家门口展示新一代田径运动员的风采。”杜兆才说,“我们根据队伍的情况,制定了参赛目标,现在还不敢说要拿金牌,只能说是力争1枚金牌,保证4~5枚奖牌,这也是中国田径运动员的真实水平。”
和“力争1枚金牌”、“确保4~5枚奖牌”相比,中国田径需要扭转的,是“优势项目和优秀选手偏少”的态势,据记者了解,竞走和投掷仍是中国田径依赖的重点项目。
在国际田联赛历上,4月是绝大多数田径运动员的调整时期,从5月开始,各国挑战赛相继展开,到7月底,钻石联赛亦要告一段落,所有的运动员将开始8月世锦赛的备战。
“田径是基础大项,伦敦奥运会我们1枚金牌5枚铜牌(俄罗斯竞走运动员因兴奋剂问题受罚,中国田径应为1金1银4铜)说明中国田径仍有一定的竞争力。”杜兆才说,“整体发展是中国田径不断寻求突破的目标,我们需要通过世锦赛的考验,来为中国田径重新定位。”
本报北京4月6日电
本报记者 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