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4月21日挂牌成立。挂牌仪式现场,很多细节在传递一个信息:作为中国北方迄今惟一的自贸区,它是天津的,又不仅是天津的。
见证挂牌的除了天津市多位领导,还有专程赶到的河北省副省长秦博勇,以及河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据悉,天津自贸区很快要在河北省举办多场路演活动,介绍如何更好地为河北服务。河北有关方面也提出,希望选派工作人员到天津自贸区挂职。
今天同时发布的一则消息是,今年8月,京津城际高铁将通往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那里是天津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火车站设在办公大楼地下,距离北京只有45分钟车程。
天津自贸区也是京津冀自贸区
此前一天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天津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有16处提到了“京津冀”,“京冀”两地出现了两次。对天津自贸区的战略定位,该方案阐述为“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今天在会见记者时说,天津自贸区主要是服务于国家的两大战略:一个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个是作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服务“一带一路”。
他对记者概括指出,天津自贸区有“五新”:制度创新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新平台,“一带一路”新支点。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商务委主任兼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剑刚说,从国家定位的角度来讲,天津自贸区也是京津冀自贸区。这不是挂在嘴头上,而是发自内心的。三个省市要联起手来,共同实现自贸区创新的目标。
作为当地知名企业家,天津市企业联合会会长、天津港集团原董事长于汝民十分看重天津自贸区对京津冀以及内陆地区的辐射效应。他说,现有的4个自贸区都在沿海地区,如果它们在对外开放上能够与中西部地区联手,就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天津自贸区直接面对中国的中心,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与最初获批的上海自贸区一样,天津自贸区方案中明确的5项任务的前4项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而第5项任务则是不同的——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来天津自贸区诞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要经国务院同意后率先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具备条件的,再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
刘剑刚打了个比方:如果天津自贸区是个“苗圃”,那么京津冀就是“试验田”。在“苗圃”与“试验田”之间,“一亩三分地”思想的空间被压缩了。
“2.0版本”意味起点更高、改革力度更大
天津自贸区挂牌当天,即有银行、保险、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财务公司、证券等30家金融机构在这里落户。
天津自贸区获批于去年12月。据统计,今年1月1日起至挂牌前一日,天津自贸区119.9平方公里土地上新增市场主体2660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值得期待的是,自今日运营后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正如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年间,新增企业数达到了过去20年的总和。
不过,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对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今天的挂牌仪式力求务实、俭朴,特地没有安排企业签约环节,希望突出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而不是“地方优惠政策”。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认为,随着上海自贸区扩区以及广东、天津、福建3个新自贸区诞生,全国的自贸区建设已经进入了“2.0版本”。上海自贸区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已向外地推广。“2.0版本”意味着新建的自贸区可以做到起点更高、改革力度更大。4个自贸区可以南北呼应,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示范地和新引擎。
天津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的一名官员表示,如果今天仍以引进投资项目、靠自贸区拉动GDP的思维来考虑如何发展,那就仍是传统的“开发区”思维,是要克服的。
于汝民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天津港负责筹建天津港保税区,当时中文名是“保税区”,英文名则直接叫“自由贸易区”——国内很多保税区都是如此,实际上借鉴的就是国外的自由港模式。今天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非彼“自由贸易区”。
他认为,我国进行过两个波次的对外开放,第一个波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深圳为先导,对外商投资生产制造业的开放,使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第二个波次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成为全球贸易大国。2001年,我国“入世”之前,很多国内企业怀着恐惧,称之为“狼来了”。事实证明,打开国门,看到差距,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学习和成长,很多旧制度才陆续被淘汰。现在对外开放到了第三波次——借助自由贸易的推动,积极参与全球自由贸易活动。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指出,从1984年我国设立最早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等,再到自贸区,这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自贸区与此前那类区域的主要区别在于,要通过自贸区实现与国际规则更高水平的接轨,利用全球新规则“倒逼”国家机制、体制改革,远远突破了过去的概念。
在天津市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恩专眼里,无论上海、天津、福建还是广东自贸区,都可称之为“中国式自贸区”。“中国式自贸区”是我国对特殊开放区域的功能和使命认识逐渐深化的产物。
刘恩专说,追溯源头,欧洲城邦制国家时期就有类似自贸区的贸易促进机制。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常用常新的区域开放模式。美国是建立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国家,称得上“遍地开花”。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外自贸区模式曾是国内开发区、特区灵感的思想来源。特区、开发区等特殊开放区域是一种“政策飞地”。但发展至今,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上是在创造性地利用自贸区形式,进行带有全局性的改革开放的制度试验,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典型特征是承载国家使命,执行国家战略。国外自贸区半个多世纪历程中,这一点是没有的”。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黄兴国对记者强调,自贸区不是政策的洼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要针对高水平的国际贸易规则在自贸区进行风险测试、压力测试,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天津自贸区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目前,天津自贸区承担的5项创新任务,已经细化为122条具体内容。如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天津正在推行一份清单管边界、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份单卡管通关等“十个一”的改革。
据天津市审批办主任李连庆介绍,自贸区实行的是市级权限,全部241项行政审批事项都不必再到市里各部门办理审批,“区内的事区内办”。比如在自贸区设立企业,来到办事大厅,一个窗口就可办理,一天之内就可办结“一证一章一备案”——企业注册所需要的全部手续。“这应该是国内效率最高的地区。”
天津市检验检疫局今天宣布实施中转货物原产地证签证制度、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制度、国际航行船舶电讯检疫制度等12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以推进天津自贸区建设,并将陆续推出36项新制度。与此同时,天津海关则推出了18项新措施。另据透露,天津保税展示交易将推广到京津冀地区,首次在全国实现跨关区监管……
——随着天津自贸区招牌亮相,被寄予厚望的改革齿轮开始了转动。
天津港东疆片区的一名官员表示,我国正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参与新的投资贸易规则谈判。自贸区承担着压力测试的角色。在“自贸区2.0时代”,只有站在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才能最先享受制度创新带来的“自贸区红利”。
黄兴国说,天津要通过自贸区的建设,努力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本报天津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