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些去过日本的游客讲,他们在日本逛街的时候如何被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吸引。如贴在凳子腿下降噪的各种规格的小垫;功能巧妙的五金工具;适合不同季节的化妆品,有防花粉过敏的,有防雾霾的;不勒腿的高筒袜;各种功效的糖果,仅口香糖就有很多种功效,有利于睡眠的、清腹的、除蒜味的……似乎这些商品都没有什么文化,但游客喜欢,需要,并大量购买。
反观国内的旅游商品,在设计时经常是大谈文化,甚至提出了文化创意的概念。文化创意是个好概念,确实很多旅游商品需要有文化,需要创意。但笔者认为,旅游商品设计的核心不应该是为了文化,应该是为了生活,为了提高生活品质。
现在为生活而设计的旅游商品之所以少,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缺乏对生活的研究。国内不缺乏对文化的研究,有很多研究文化的机构,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有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国内也不缺乏对科技的研究,从航天到深海都有研究。这些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必须要有的。
但是对生活,对人们每天都面对的生活却研究得很少,对生活品质的研究则更少,即便有研究也往往是从文化和科技的角度。很多研究虽很必要,但与生活的关联度不高,也就造成了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并不是我们说研究不出好的马桶盖,只是没有用心去研究生活。
第二,缺乏对生活的设计。一提到设计,大到建筑设计小到旅游商品设计,很多人喜欢追求奇形怪状,以此来博得少数人的欢心。而大众真正需要的舒适、方便、有品质的生活,却经常被设计者忽视。即便设计了,也很粗糙,不方便,不系统,不全面,甚至脱离生活。能够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用品设计则更少。
十几年前,在东京的浅草寺出售一种通过外面的小孔能看到里面佛像的手链,时至今日在国内也很难买到。对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大众生活用品,国内的很多设计师不屑一顾。于是就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进而还有千篇一律的仿古商业街,千篇一律火柴盒似的建筑,千篇一律的小区,千篇一律的城市。
第三,缺乏对生活品质的理解。生活类商品可以做得很多、很细、很广。但目前国内很多生活用品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国内创造的很少。从洗衣机到电冰箱,从电灯、电话到卡拉OK,还有大多数人都使用的手机,好一点的内衣内裤,各种规格的创可贴等几乎都是外国的发明。中国人讲究勤劳简朴是没有错的,但不等于什么都要凑活将就。
笔者15年前买过一个进口煮蛋器,可以煮出各种熟度的鸡蛋。二十几年前还曾买过一个上排风的吸尘器,因为后排风会吹起地面的土。为什么我们没有早些想到呢?说明我们对生活品质的理解是不够的,甚至缺乏生活品质的理念。
第四,缺乏对生活的重视。现在政府提供了多种扶持资金,但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科技产品上,而对生活相关的产品扶持却往往被淡化了。很多人认为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科技产品已经包括了生活用品,其实是颠倒了主次,应该以生活用品的开发为主线,去研究、设计、开发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科技产品。
在2014年的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作品中,有浙江的可爱的六音笛,重庆的大足菜刀,江苏的返璞归真的变色杯,北京的骨传导蓝牙墨镜,这些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获得评委的高度认可。大赛的目的是为中国旅游商品的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以此为风向标鼓励人们去重视开发提高生活品质的旅游商品,想必今年的大赛会有更多的生活类作品参赛。
对生活类产品的理解、研究、设计并不难,难在是不是真的认识生活,重视生活。生活类旅游商品同样需要创意,经过创意的生活类旅游商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生活用品的开发应该体现出对人的爱,对人的尊重,对生活完美的追求,对不同人的生活追求的包容等,它们是对文明的丰富和延伸,能使生活的品质不断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有品质的生活是一种必然趋势。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需要。国内游客出国旅游时购买好的生活用品早已蔚然成风。一些城市提了多年的振兴“文化”、“科技”之后,开始提出“宜居”,开始关注生活。中国有足够的制造企业,也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旅游购物的困境。我们不能只提文化、科技,也需要用心去研究生活,着力去设计生活,两手一起抓,才能扭转旅游购物的被动局面,这样人们才能够买到需要的、喜爱的生活类旅游商品,才能享受更美好的,更有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