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学校园的“百团大战”相比,中学生社团的数量并不多。用天津耀华中学心理教师、青少年心理学家张丽珊的话来说,“每年都有社团成立,每年也都有社团消失。”
也不是有激情就能做好社团。张丽珊见过一个高中学生,成绩平平,抱着一种“补偿心态”,狂热地参与社团活动,后来还想办刊物、卖刊物,事情做得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这孩子其实是在逃避现实——既然我学习不占优势,就搞个文学社团吧。高一高二两年,他就没有好好念书,而当初跟着他一起干的同学也慢慢全被家长拽走了。最后,不仅社团没能办下去,学业也荒废了。”张丽珊说,“这当然是一个极端案例。但中学生办社团,特别容易理想化,而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从张丽珊的经验来看,指导老师对中学生社团来说至关重要。“中学生的能力、阅历有限,如果没有指导老师,仅凭一时的热情,社团到后来很可能不了了之。指导老师的意义在于,能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成长”。
在耀华中学,比较流行且持久的学生社团有cosplay社、动漫社、相声社、模拟联合国等。1998年,张丽珊在耀华中学创办了心理健康使者团;2004年,创立了天津市未成年人心理自助互助协会;从2008年起,心理健康使者团发起了心理剧大赛,至今已是第八届。张丽珊说:“有指导老师就会有传承,一年一个台阶往上走。”
张丽珊认为,其实中学生参加社团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大致有三点:
一是人际圈子的扩大。学生无法选择自己的班级,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和社团成员志同道合,甚至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
耀华中学心理健康使者团中曾经有一个学生,高三时得了抑郁症,一上课就全身疼。家长想让孩子休学,但张丽珊发现孩子完全是心理问题,就让他通过运动来缓解。学生一开始并不相信,“我坐着上课都疼,你还让我跑步?”于是,张丽珊发动了全社团的同学来帮助他。“同学们先是天天求着他跑步,后来,社团中形成惯例,每天一放学就在操场集合跑步,这个孩子只能跟着一起跑。最后,他的抑郁症也慢慢好了,还考上了大学。”张丽珊说,“这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孩子们内心的东西被激发出来,不让任何社团成员掉队。”
二是自信心的增强。张丽珊指出,没来由地夸孩子棒,其实是对孩子的伤害;自信心的来源,应该是通过做事积累经验,今后再遇事就不会害怕,相信自己能够解决。“有的学生在参加社团之前很内向,但慢慢参与活动就有了经验,就会比后来加入社团的学生胆子大——因为他做过了,他还会告诉学弟学妹应该怎么做”。
三是处事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做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统筹时间,学会了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
有的学生在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受了委屈,哭着来找老师。张丽珊就对他说:“你的同龄人还是成年人羽翼下的乖宝宝,你已经在经历风雨,这样的经历花钱都买不到。将来进入社会,很可能要面对类似的事情。如果你在高中时就经历过,以后再遇到就都不怕了。”这些话最初是张丽珊告诉学生的,后来就在学生中间一届一届地传下去了。
前两天,张丽珊受邀参加一个婚礼,新娘是心理健康使者团的第六届团长,新郎是副团长。新郎硕士毕业两年,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小伙儿的领导告诉张丽珊,这个年轻人永远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替人着想,处事特别冷静。张丽珊笑了:“因为他当年是副团长啊,团长冲在前面,身后的杂事都要靠副团长兜底嘛。”
张丽珊坦言,学生做社团特别不容易,他们要协调班主任、家长与社团的关系。“班主任觉得你不关心班级,家长觉得你耽误学习。有个孩子就因为一次期中考试没考好,被家长从社团生生拽走了。”所以,张丽珊对学生强调,你们热爱社团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要热爱学习,其次,要协调好与班主任、家长和本班同学的关系。
张丽珊经常对家长说:“就算不让孩子参加社团,你就确定他会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吗?他很可能也是在玩玩这个、玩玩那个。而如果参加社团,至少是在有目标地去做一件事。”
本报记者 蒋肖斌